瀛寰志略

瀛寰志略

《瀛寰志略》是在19世紀中葉由清朝的徐繼畲所編纂。該書成書於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全書共10卷,約14.5萬字,內含插圖42張。除了關於大清國疆土的皇清一統輿地全圖以及朝鮮,日本的地圖以外,其他地圖都是臨摹歐洲人的地圖所制。本書與魏源的《海國圖志》同為中國較早的世界地理志。在徐繼畲作成的《瀛寰志略》初版中,他將"皇清一統輿地全圖"放在了"亞細亞"之後,但是他的好友張穆擔心他的這一安排可能會觸動國內文人士大夫的牴觸,因此建議他把皇清一統輿地全圖的位置加以調整。徐繼畬認為,華盛頓勇武勝過陳勝吳廣,豪雄超越曹操劉備,且功成不居,不戀權位;創推舉之法,乃古代聖賢“天下為公”遺意之體現者。

簡介

瀛寰志略瀛寰志略

《瀛寰志略》是在19世紀中葉由清朝的徐繼畲所編纂。該書成書於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全書共10卷,

約14.5萬字,內含插圖42張。除了關於大清國疆土的皇清一統輿地全圖以及朝鮮,日本的地圖以外,其他地圖都是臨摹歐洲人的地圖所制。

本書與魏源的《海國圖志》同為中國較早的世界地理志。

內容

書中首先以 地球為引子,介紹了東西半 球的概況。之後以此按 亞洲, 歐洲, 非洲, 美洲的順序依次介紹了世界各國的風土人情。在介紹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以及 歐洲文明時,摒棄了以往 士大夫們對於中國以外地區的偏見,儘可能地做到了客觀真實。比如對於西方文明源頭的 基督教的介紹,他就這么寫道“ 摩西十誡,雖淺近而尚無怪說。耶穌著神異之跡,而其勸人為善,亦不外摩西大旨。周孔之外無由宣之重譯,彼土聰明特達之人,起而訓俗勸善,其用意亦無惡於天下。”

除了風土人情的介紹, 徐繼畲對於西方 民主制度也進行了介紹,而這在中國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比如,對於英國的議會制度,書中就有如下介紹:

都城有公會所,內分兩所,一日爵房,一日鄉紳房。爵房者,有爵位貴人及耶穌教師處之;鄉紳房者,由 庶民推擇有才識學術者處之。國有大事,王諭相,相告爵房,聚眾公議,參以條例,決其可否。復轉告鄉紳房,必鄉紳大眾允諾而後行,否則,寢其事勿論。其民間有利病欲興除者,先陳說於鄉紳房;鄉紳 酌核,上之爵房;爵房酌議,可行則上之相,而聞於王;否則報罷。民間有控訴者,亦赴鄉紳房具狀,鄉紳斟酌擬批,上之爵房核定。鄉紳有罪,令眾鄉紳議治之,不與 庶民同囚禁。大約刑賞征伐條例諸事,有爵者主議;增減課稅,籌辦帑餉,則全由鄉紳主議。此制歐羅巴諸國皆 從同,不獨英吉利也。

書目

●序

瀛寰志略瀛寰志略

·瀛寰志略敘

·序一

·序二

·序三

·自序

·凡例

●卷一

·地球

·皇清一統輿地全圖

·亞細亞

·亞細亞東洋二國

·亞細亞南洋濱海各國

●卷二

·亞細亞南洋各島

·亞細亞東南洋各島

·亞細亞大洋海群島

●卷三

·亞細亞五印度

·亞細亞印度以西回部四國

·亞細亞西域各回部

●卷四

·歐羅巴

·歐羅巴峨羅斯國

·歐羅巴瑞國

·歐羅巴嗹國

●卷五

·歐羅巴奧地利國

·歐羅巴普魯士國

·歐羅巴日耳曼諸國

·歐羅巴瑞士國

●卷六

·歐羅巴土耳其國

·歐羅巴希臘國

·歐羅巴意大里亞列國

·歐羅巴荷蘭國

·歐羅巴比利時國

●卷七

·歐羅巴佛郎西國

·歐羅巴西班牙國

·歐羅巴葡萄牙國

·歐羅巴英吉利國

●卷八

·阿非利加各國

·阿非利加北土

·阿非利加中土

·阿非利加東土

·阿非利加西土

·阿非利加南土

·阿非利加群島

●卷九

·亞墨利加

·北阿墨利加冰疆

·北亞墨利加英吉利屬部

·北亞墨利加米利堅合眾國

●卷十

·北阿墨利加南境各國

·南亞墨利加各國

·南北阿墨利加海灣群島

後記軼聞

在徐繼畲作成的《瀛寰志略》初版中,他將"皇清一統輿地全圖"放在了"亞細亞"之後,但是他的好友張穆擔心他的這一安排可能會觸動國內文人士大夫的牴觸,因此建議他把皇清一統輿地全圖的位置加以調整。徐繼畲聽從了建議,將皇清一統輿地全圖放在了卷一的卷首。

華盛頓紀念碑中文摘於此

坐落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華盛頓紀念塔上有一方漢文碑文所用的正是徐繼畲在《瀛寰志略》中稱讚華盛頓的一段話:

華盛頓紀念塔 中文石碑出自《瀛寰志略》華盛頓紀念塔 中文石碑出自《瀛寰志略》

華盛頓,異人也。起事勇於勝廣,割據雄於曹劉,既已提三尺劍,開疆萬里,乃不僭位號,不傳子孫,而創為推舉之法,幾於天下為公。其治國崇讓善俗,不尚武功,亦迥與諸國異。余見其畫像,氣貌雄毅絕倫,嗚呼,可不謂人傑矣哉!美利堅合眾國之為國,幅員萬里,不設王侯之號,不循世襲之規,公器付之公論,創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華盛頓為稱首哉!

品讀碑文,不難體味出作者對華盛頓的讚譽之情。徐繼畬認為,華盛頓勇武勝過陳勝吳廣,豪雄超越曹操劉備,且功成不居,不戀權位;創推舉之法,乃古代聖賢“天下為公”遺意之體現者。此外,還對美國“不設王侯之號,不循世及之規,公器付之公論,創古今未有之局”的新制度予以衷心讚美。

影響

瀛寰志略瀛寰志略

《瀛寰志略》對中國的戊戌變法和日本的明治維新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康有為說:“始見《瀛寰志略》、地球圖,知萬國之故,地球之理”。梁啓超說:“在滬始見《瀛寰志略》,始知五大洲各國——當時中國士大夫之稍有世界地理知識,實自此始”。日本從1859年開始接連翻刻此書,並加注英日文字,以為認識世界之指南。此書早於福澤諭吉《西洋事情》,對明治維新有啟導之功。

作者簡介

徐繼畲(17

95-1873),山西五台人,1826年中進士,1842年任福建布政使,道光皇帝召見,命他辦理廈門、福州兩口的通商事宜。從此,他多方接觸歐美人士,了解近代世界的政治、經濟、歷史、地理等知識。從1844年到1848年,他用五年之功完成了《瀛寰志略》。1865年,他被召進京,擔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兼同文館總管。1867年10月21日,他接受了美國政府贈送的華盛頓畫像。1869年,他告老還鄉,鄉居至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