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林村

瀚林村

瀚林村位於杭州市保俶路20號,是一家開張於3年前的男子洗浴場所。

瀚林村瀚林村
“瀚林村”是一家男子洗浴場所,這個設在地下室的洗浴場所面積大約有300多平方米,一個浴室,一個大廳休息室,10個小包廂。被放大掛在門口穿著情趣短褲的多幅男孩照片特別鮮艷。“工作”的場所,寫著“男子休閒,女子謝絕進入”;他們的存在,讓這個叫“瀚林村”的地方,“名氣”越來越大。每天24小時,這裡都有小伙子進進出出。他們很帥,但又有點娘娘腔。這裡生意一直不錯,甚至有客人從外地“慕名而來”。

基本信息

瀚林村瀚林村
位於杭州市保俶路20號的瀚林村,是一家男子洗浴場所,開張於3年前。這個設在地下層的洗浴場所面積大約有300多平方米,一個浴室,一個大廳休息室,10個小包廂。被放大掛在門口穿著情趣短褲的多幅男孩照片特別鮮艷。“工作”的場所,寫著“男子休閒,女子謝絕進入”他們的存在,讓這個叫“瀚林村”的地方,“名氣”越來越大。
每天24小時,這裡都有小伙子進進出出。他們很帥,但又有點娘娘腔。這裡生意一直不錯,甚至有客人從外地“慕名而來”。一群男人,在這裡乾什麼呢?2008年8月1日晚上10時半,在掌握了“瀚林村”涉嫌同性戀淫亂的確鑿證據後,杭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隊、西湖公安分局巡特警(治安)大隊和北山派出所,聯合組織30多名民警,對該同性戀者聚集場所進行突擊檢查,當場查獲一對正在實施淫亂行為的男子,並當場控制了40多名男同性戀者。據悉,這是杭州市警方查獲的首個同性戀淫亂窩點。這裡為什麼會成了不少男同性戀的自由天堂。瀚林村其實是一家男子同性戀洗浴場所,老闆姓孫,是一名同性戀者。進浴場消費的都是男同性戀者,每晚的客流在四五十人左右。到該浴場來的男人只要花30元浴資,穿上寬大的浴衣,如果兩人看對了眼,在昏暗燈光的掩護下,兩人就做些淫穢的遊戲。
為了招攬客源,“瀚林村”還養著8名專業“技師”。這些“技師”都是些年輕的小伙子,長相清秀。他們穿梭在休息廳里,和客人搭訕。只要客人付出198元的服務費,“技師”就把客人帶進包廂,為客人進行“服務”。 從2005年開辦以來,生意為什麼會很旺?據孫老闆交代,主要是二個渠道,一是網路。在一些同性戀網站上,“瀚林村”很有名氣,有詳細的描述。二是,男同性戀之間的口口相傳,讓這裡的生意一直很穩定。一些外地的男同性戀,經常利用旅遊的機會,到“瀚林村”找伴侶。
據警方調查,當晚抓獲的這對賣淫嫖娼男子,嫖客是來杭旅遊的張某,47歲,山西人,是一名同性戀者,他是聽朋友介紹而來。“技師”邵某,23歲,江蘇人。為什麼男人和男人也屬於“賣淫”,法律規定:“不特定的異性之間或者同性之間以金錢、財物為媒介發生不正當性關係的行為,包括口淫、手淫、雞姦等行為,都屬於賣淫嫖娼行為,對行為人應當依法處理”。“瀚林村”是目前杭州最大的男同性戀聚集地。目前,西湖警方已對店主孫某處以行政處罰,並責令“翰林村浴室”停業整頓。張某和邵某因涉嫌賣淫嫖娼被行政處罰。

同性戀情

瀚林村瀚林村被拘留40餘名人員
同性戀是一種性取向或指向,具有同性戀性取向的成員對與自己性別相同的同性產生愛情、性慾或戀慕,同性戀性取向者對社會中與自己性取向相同的同性或者社會中與自己性取向不相同的同性產生愛情,具有這種性取向的人稱謂同性戀者,同性戀有時候也可以用來描述同性性行為,即同性成員間發生的性行為,而不管參與者的性取向如何。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同性戀作為一種現代概念,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含義,是無法直接一一對應為現代的“同性戀”的,例如古羅馬的“愛者”與“被愛者”的關係與現代的“同性戀”可能有區別。 其他尚有“男風”、“走旱路”等詞婉指男同性戀現象。另因李安之電影《斷背山》奪得奧斯卡後,“斷背”一詞亦成為同性戀之別稱。 在現代中文口語中,常常使用“同志”來稱呼同性戀者(但是在正式場合下,這個詞語的原意不變),另外“同性戀”也有“同性愛”等近義詞。
此外還有粵語吸收的英文單詞gay後的稱謂“基”,用來指代同性戀。但是這個詞語通常具有貶損意味。這種帶有貶損意義的單詞還有例如“玻璃”等。在某些地區的方言中,還把男同性戀者稱做“飄飄”。 隨著網路和同性戀酒吧的出現,更多的中文辭彙在同性戀社區內部出現。這些辭彙通常是非同性戀社區的人所不熟知的。例如在台灣,motss(Member Of The Same Sex)通常使用於BBS這種網路系統上。 女同志族群中,“T”指特質傾向於陽剛,或外貌喜歡作男性化/中性化裝扮者(“T”來自英文的Tomboy),但“Tomboy”的本義並沒有同性戀的意思;“婆”指裝扮、行為、氣質陰柔的女同志(又稱為P)。
台灣女同志文化中的T/婆之分,相當於西方的Butch/Femme。“婆”這個詞在最早是相對於T而來,指“T的老婆”。但近年來,婆的主體性已經逐漸浮現,用以泛指氣質較陰柔者。Uncle指年長的T;這個詞起源於60年代,是女同志用來對長輩的尊稱。在中文裡則稱“哥”,例如“張哥”、“金哥”。至於“拉子”、“拉拉”或“蕾絲邊”指女同性戀者(由Lesbian諧音而來),最早出現在台灣作家邱妙津的女同志小說《鱷魚手記》里,於1990年代開始流行於台灣。 男同志亦有其一套使用的名詞與用語,例如台灣同志文化術語裡較普遍的用語是“C貨”,系由英語“Sissy”及“Nancy”所衍生而來,指氣質陰柔的男同志。Macho Queen(金剛芭比)指外貌非常陽剛,身型健壯,但隱約有陰柔特質或動作及想法的男同志。另外如同於女同性戀者的“T”與“P”,台灣男同戀者一般也分為“哥”(普通亦可稱‘葛格’)、“弟”(亦可稱‘底迪’)兩種角色。但兩者主要的差別並不是女性化或男性化的程度,而是保護及依賴兩種概念。但一般而言,其區分是不明顯且無確實定義的,主要是排陰柔氣質的男性。

形成原因

瀚林村瀚林村室內情景
1:在關於什麼因素決定一個人的性取向問題上存有很多爭議(特別是關於環境和基因方面的爭議):究竟性取向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的,是不可變的還是可選擇的。有些人認為同性戀是一個學習行為。但也有人認為,如果同性戀是一種學習行為的話,應該可以通過讓同性戀者學習異性戀者的性覺醒、性刺激和性行為來改變同性戀取向,但是這事實上是很困難的。他們聲稱一定有一種先天的因素使得大部分人們對異性產生性慾。這些因素也在同性戀者身上體現,只是同性戀是其中非典型的例子。
2:大多數同性戀者是天生的。在人們傳統思維中,“大部分男人女人,所以男人應該愛女人,所以男人愛男人是不正常的”。人們約定俗成的上述觀念沒有任何邏輯推理可言,這是典型的“幼稚歸納推理”,其本質純粹是“感覺”而已。實際的情況是:大部分人是異性戀,少數人是同性戀。這個才是正常現象。所有人都是異性戀的所謂“正常”在有文字記載的任何時期的任何民族都沒有出現過。當然,也有一些同性戀是後天逆轉的,這些和家庭影響、社會風氣有關。而早年的家庭影響則相當的巨大。比如在軍隊里,同性戀的情況間或發生。社會風氣也會影響人們的性取向。在西方的古希臘和中國的魏晉南北朝,是一個男子注重儀容風貌的年代,那個時代,同性戀現象也最為盛行。古希臘著名人物柏拉圖和蘇格拉底,都是同性戀者,在他們觀念中,成年男子和青年男子的愛情比男人和女人的愛情要高尚。而中國古代有周定王“裸衣合睡”;春秋戰國的“龍陽”、“分桃”;漢哀帝的同床“斷袖”;魏晉的“竹林裸嬉”。許多名士的詩歌,很多皆有同性戀影子。又如隋唐的同騎相抱,宋代的執手撫面,直至明清同性之間的關係過度密切依然普遍存在。古代對此並沒有嚴格束縛,這是自古逐漸形成的風氣而不是現在意義上的病態。況且還不一定就是同性戀。許多歷史學家和人文學者也並不認為此“古風”為同性戀做法,而僅僅是超越生死的情誼。但是說到社會風氣的影響,其實其影響的社會因素並不如表面上所顯現的那般巨大,而是一個寬容的社會使得更多的同志走向公開而已,而保守的社會則讓更多的同志選擇了隱瞞。
一些宗教組織相信同性戀是一種選擇,並為同性戀者提供轉化療法(conversion therapies)來改變他們的性取向,但是這些療法受到醫學界和科學界的批評,因為它們帶來的壓抑感有時會導致治療者自殺,或自卑感。美國精神學學會已經於1997年通過決議,表示從事這種療法的醫生將被認為是缺乏職業道德的。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