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酒文化

綜合介紹

瀘州酒文化麒麟溫酒器—瀘州酒文化標誌
瀘州酒業,始於秦漢,興於唐宋,盛於明清,發展在新中國,與源遠流長巴蜀酒文化一脈相傳。瀘州老窖與郎酒,是酒城瀘州的兩大白酒奇葩!瀘州是國內惟一擁有兩大知名白酒品牌的城市,瀘州因酒而著名,酒因瀘州而發展。

麒麟溫酒器

麒麟溫酒器出土於瀘州納溪區上馬鎮,原件系漢代青銅器,是國家一級文物精品和瀘州市博物館鎮館之寶,長35厘米,寬27.5厘米,高26厘米,器物為飲酒時溫酒用具,以吉祥物麒麟為基本造型。它的腹腔是爐堂,尾部是爐門,飲酒時打開尾部爐門,在爐堂內放木炭,將酒杯盛酒置於麒麟腹部兩側盛水的圓鼓內溫酒,酒隨水溫而升溫,前胸和臀部通聯,水可循環從口腔噴出,它充分說明了瀘州人飲酒講究情調、講究酒器、富有文化,被權威專家譽為“瀘州酒文化與藝術的完美結合”。麒麟溫酒器構造獨特,情趣生動,在我國古代酒器中尚屬孤品,是古代巴蜀文明的結晶,令人嘆為觀止。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瀘州典型性、代表性器物。

瀘州酒文化中國第一窖—1573國寶窖池群

瀘州老窖

瀘州老窖源遠流長,是中國濃香型白酒的發源地,以眾多獨特優勢在中國酒業獨樹一幟。擁有我國建造最早(始建於公元1573年)、連續使用時間最長、保護最完整的1573國寶窖池群,1996年經國務院批准為行業首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國家文物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被譽為“中國第一窖”,以其獨一無二的社會、經濟、歷史、文化價值成為世界釀酒史上的奇蹟。“瀘州老窖酒傳統釀製技藝”作為川酒和我國濃香型白酒的唯一代表,於2006年5月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酒行業唯一擁有“雙國寶”稱號的。瀘州老窖具有“無色透明、窖香優雅、綿甜爽淨、柔和協調、尾淨香長、風格典型”的特點,國窖1573是中國白酒鑑賞標準級酒品和釣魚台國賓館特供酒,已經成為中國白酒超高檔品牌而享譽世界。瀘州老窖特曲是中國最古老的四大名酒,蟬聯歷屆中國名酒稱號,被譽為“濃香鼻祖”、“酒中泰斗。1915年獲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金獎,是唯一蟬聯五屆獲得“中國名酒”的濃香型白酒。

郎酒

瀘州酒文化郎酒之天寶洞、地寶洞
郎酒與茅台酒,被人們並稱為“赤水河畔的姐妹花”。郎酒的產自四川瀘州古藺二郎鎮,此鎮地處有“中國美酒河”之稱的赤水河畔中游,四周崇山峻岭。就在這高山深谷之中有一清泉流出,泉水清澈,味甜,人們稱它為“郎泉”。因取郎泉之水釀酒,故名“郎酒”。

郎酒已有100多年的釀造歷史。據有關資料記載,清朝末年,當地百姓發現郎泉水適宜釀酒,開始以小曲釀製出小麯酒和香花酒,供應當地居民飲用。1932年,由小曲改用大曲釀酒,取名“四沙郎酒”,酒質尤佳。郎酒的主要特點:其酒液清澈透明,醬香濃郁,醇厚淨爽,入口舒適,甜香滿口,回味悠長。
郎酒在釀造流程上,繼承和發揚傳統工藝,採取分兩次投料,反覆發酵蒸餾,七次取酒,一次生產周期為9個月。每次取酒後,分次、分質貯存,封缸密閉,再送入具有“酒類兵馬俑”之稱的天然岩洞--“天寶洞”“地寶洞”中,待3年後,酒質香甜,再將各次酒勾兌調味,經過質量鑑定合格後,裝瓶包裝出廠。

瀘州青獅

青獅酒廠地處中國白酒金三角四川酒城——瀘州,歷經多年的探索,並於1981年註冊生產“青獅”牌高粱酒。“青獅”牌白酒精選瀘州本地優質糯米小高粱為原料,採用傳統工藝精心釀造而成,是獨具風格的瀘曲清香型白酒,90年代青獅高梁酒風靡國內,因質優價美而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其年銷售近萬噸,是四川清香型白酒典範,和瀘州老窖(濃香)、郎酒(醬香)並稱“酒城三香”。[1] 2009年企業改制,由瀘州龍馬潭海通酒業有限公司更名為瀘州瀘府酒業有限公司,下屬瀘州青獅酒廠和瀘州青獅貿易有限公司兩個全資公司,以“青獅”為主力品牌,同時註冊擁有“酒城青獅”、“府瀘”、“瀘府”、“白象”、“瀘翠”等9個系列產品品牌。

有機原料

任何高檔白酒,都離不開高粱作原料,因此,高粱也被稱為“白酒原料之王”。而瀘州特產糯紅高梁更是高粱中的精品。糯紅高粱皮薄紅潤、顆粒飽滿,桿矮而粗壯結實,穗大而籽粒豐碩沉澱,屬天然栽種、雜質含量低、營養成分高,澱粉含量為62.8%,其支鏈澱粉比例超過90%,大量的支鏈澱粉,特別利於出酒。

釀造技藝

以高梁等穀物為原料,以大麥和豌豆製成的中溫大曲為糖化發酵劑,純糧固體發酵工藝生產。經過長時間的發酵周期,清蒸清燒,再經過幾次蒸餾,蒸餾後的原酒注入大酒池儲藏,然後轉換到酒缸放在低溫地窖儲藏幾年,從而造就了酒中極品,清亮透明,氣味芳香,香氣清香醇正、入喉綿甜醇厚、不苦不辣不嗆、自然協調的特點。
瀘州青獅瀘州青獅

百酒碑

《百酒碑》又叫《九九歸一圖》,由瀘州籍書著名法家倪為公先生書寫,位於瀘州老窖羅漢鎮生產基地。該圖99

瀘州酒文化《百酒碑》
個書體各異的小“酒”字環繞在大“酒”字周圍組成,形同眾星拱月,1995年被列入世界吉尼斯記錄,把中國傳統書畫藝術和瀘州酒文化完美地融為一體,再現了瀘州悠久而豐富的酒文化歷史。

美酒河

美酒河風景區位於瀘州古藺與貴州省仁懷市接壤處的赤水河南岸蜈蚣的懸岩上,鑲刻著著名書法家邵華澤寫的“美酒河”三個氣勢恢弘巨形大字,美酒河風景區雄偉、神奇、美麗、險峻。這裡的摩崖石刻“美酒河”三字是當今世界之最,美酒河

瀘州酒文化美酒河風景區
三字以其磅礴的氣勢鑲嵌在三百米高如九刀削的懸岩陡壁上,面積約為四千八百平方米。美酒河邊,盛開著兩朵在酒林奇葩中分外耀眼奪目的鮮花—國酒茅台和中國名酒郎酒。美酒河泉涌如酒,產酒如泉,譽滿全國,香飄海外,每年產酒數萬噸,真是美酒如河,這在全國是絕無僅有的,堪稱全國之最。美酒河風景優美,人文景觀別具一格,沿美酒河北岸,築有石刻長龍四條,每條長一百九十二米,共768米,既是公路護攔,又是石雕藝術,工藝精湛,形象生動,堪稱一絕。

瀘州酒業集中發展區

目前,瀘州有大小酒廠700多家,不同品牌的酒約1000多種,而比較知名的品牌酒就有近200個。正在建設的“瀘州酒業集中發展區”是我國最大白酒加工工業園,位於瀘州市黃艤鎮,採用川南民古居建築風格,古色古香,占地4200餘畝,總投資35億元,建成後,推動瀘州乃至全國酒業的發展,將瀘州酒文化提升至一個新台階。

美酒美詩

瀘州是叫酒城,古往今來,眾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了眾多讚美瀘州的詩詞歌賦,現選錄幾首與熱愛瀘州文化的朋友分享:唐代大詩聖杜甫在《瀘州紀行》一詩中寫道:“自昔瀘以負盛名,歸途邂逅慰老身。江山照眼靈氣出,古塞城高紫色生。代有人才探翰墨,我來系纜結詩情。三杯入口心自愧,枯口無字謝主人”。北宋詩人黃庭堅曾因貶謫來瀘州住了半年,吟出了“江安食不足,江陽酒有餘”、“余甘渡頭客艇,荔枝林下人家”的詩句,寫出了瀘州釀酒、家家飲酒的習俗。蘇軾的《浣溪沙·夜飲》一詞,“佳釀飄香自蜀南,

瀘州酒文化瀘州酒業集中發展區
且邀明月醉花間,三杯未盡興尤酣。”傾注了蘇軾對瀘酒的偏愛和迷戀之情。時代大詩人楊升奄的“花驄小市頻頻過,落日凝光緩緩歸”,就寫出了夕陽西下在小市喝酒後緩緩歸家的情景。寫瀘州酒的詩,影響最大的是要被稱為“巴蜀第一才子”清代著名詩人張問陶,在他嘗遍天下美酒之後來到瀘州,船一到瀘州,他就吟出“禁愁憑蜀酒,扶醉一開顏”的詩句。他在將離開瀘州時,帶著對瀘州老窖深厚的感情,寫下了《瀘州》(三首)被世人稱道的好詩,其中之一的“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樓紅處一江明;銜杯卻愛瀘州好,十指寒香給客橙”,寫出了瀘州的釀酒業的興盛。朱德同志作為護國軍旅長駐守瀘州城時寫道:“護國軍興事變遷,風煙交警振滇滇;酒城幸保身無恙,檢點機韜又一年”,從此瀘州“酒城”的美名傳遍全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