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廣播電視報

簡介

《濟寧廣播電視報》創刊於1991年12月,具有國內統一刊號(CN37-0086)。現任總編輯張建生。報社下設辦公室、編輯部、發行部、廣告部、採訪部、策劃部6個部室。
目前,《濟寧廣播電視報》為每周一期,4開52版,封面銅版彩色印刷,裝訂本報,期均發行量8.8萬份,12縣市區發行。

經營理念

《濟寧廣播電視報》堅持“立足聲屏、指導視聽、繁榮生活、服務家庭”的辦報宗旨,密切聯繫千家萬戶,服務於廣大廣播電視聽眾觀眾,該報融指導性、服務性、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集深、短、新、強於一身,內容豐富,形式活潑,圖文並茂,雅俗共賞。創刊以來,辦報水平不斷提高,在全國、全省、全市各項評比中多次獲獎。

內容設定

在內容上,該報在堅持宣傳廣播電視、體現廣電報特色的前提下,加強了報紙的新聞性和生活服務功能,使其更符合周刊報紙的辦報規律。目前,該報版面綜合起來可以分為5大版塊:影視、新聞、體育、生活、教育。劇情介紹和節目表是廣電報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該報12個版面分別介紹中央台、省市台的重要電視節目,能夠很好地指導讀者收看收聽廣播電視節目。《新聞話題》、《媒體中國》、《環球縱覽》、《法制廣場》、《科技大觀》等版面,重點刊登一些近期讀者比較關心的國內外各類時事新聞、縱深新聞、科技新聞、法制新聞。現代社會發展日新月異,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房產、各種家用電器、汽車等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同時也是人們相對來說比較陌生的區域。為了更好地為讀者服務,在這些方面為讀者做好指導和參謀,該報開設了《物業家居》、《駕駛時代》等版面。《旅遊天地》主要介紹旅遊方面的相關知識,《現代休閒》則融幽默、笑話、垂釣、棋畫、收藏等於一體,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另外,該報還開設了青年喜歡的《潮流時尚》、《體壇內外》,老年人愛讀的《健康人生》、《銀髮生活》,以學生為主要閱讀群的《青春季風》等版面。

背景介紹

《濟寧廣播電視報》隸屬於濟寧廣播電視局(台),2001年底由市廣播電視局

局機關和直屬的廣播電台、電視台、網路中心、廣播電視報社整合成立的,實行“局台合一”管理體制,是濟寧市政府主管廣播電視宣傳和廣播電視工作的職能部門,也是發展廣播電視產業,承擔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責任的經營單位,具有獨立的事業法人地位。整合後的濟寧廣播電視台最佳化了資源配置,拓展了發展空間,開創了濟寧廣播電視事業的新局面。
濟寧廣播電視台是魯南經濟帶和淮海經濟區較有影響的強勢媒體,擁有豐富的頻道資源、網路資源和有線電視用戶資源。現有3套電視節目頻道即第一套新聞綜合頻道、第二套影視頻道、第三套公共頻道,開設了《新聞聯播》、《直播民生》、《新聞今日談》、《閆虹訪談》、《家在濟寧》、《說法》、《相約十五分》、《戲曲大舞台》等自辦節目10餘個;4個廣播自辦節目頻率,即新聞頻率、經濟頻率、交通文藝頻率和娛樂廣播,開設了《濟寧新聞》、《行風熱線》、《新聞110》、《交通路況播報》、《快樂早八點》等自辦節目40多個;廣播電視報精心打造濟寧家庭第一周報,現為4開52版,每期發行6萬多份。擁有有線電視用戶20多萬戶,其中數位電視用戶16萬戶,市區有線電視數位化整體轉換全部完成。 濟寧廣播電視台積極實施頻道專業化、欄目品牌化、節目精品化戰略,獲得累累碩果。新聞、社教、經濟、文藝、廣告等都有多部作品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飛天獎” 、泰山新聞獎、山東省“精品工程”獎、山東省廣播電視“十佳”欄目等獎項。
濟寧廣播電視台擔負著“面向全省,宣傳濟寧”、“面向全國,宣傳濟寧”的神聖職責,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向上級台發稿。每年都有1000多件稿件、節目被中央台、省台採用,不少節目還在境外媒體播出,一直居於全省17市領先地位。
2002年12月底建成並投入使用的濟寧市廣播電視中心大樓,高21層,建築總面積25000多平方米,總投資1.4億元,擁有多功能電視會議室、兩個100平方米的演播室、一個200平方米演播室和600平方米大演播室,是一座現代化的廣電綜合大樓。目前,廣播四個頻率全部達到5千瓦的發射功率,固態化率達到100%;電視三個頻道均達到10千瓦的發射功率,固態化率達到100%。在2005年引進了新型的數位電視轉播車,實現了電視節目的全硬碟播出,確保了安全優質播出,2008年又累計投資超過1000萬元,新購置廣播轉播車、新聞移動電視直播車各1輛和一批數字調音、採訪設備。優良的技術設備和先進的製作手段,以及高素質的人才為濟寧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奠定了更高的平台。
目前,濟寧廣播電視台已實現節目採制數位化、網路化,打造了廣播、電視、報紙、網站四位一體的宣傳平台,邁向綜合利用資源,媒體經營產業化、多元化道路,成為魯南乃至淮海經濟區的重要媒體。

辦公地址

地址:濟寧市紅星中路8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