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靈岩寺旅遊區

濟南靈岩寺旅遊區

濟南靈岩寺旅遊區位於濟南市長清縣萬德鎮境內,距104國道8公里,北依濟南,南靠泰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佛教聖地,總面積約50萬平方公里,以其悠久的宗教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馳名於世,素有“游泰山不游靈岩,不成游也”之說。靈岩寺初建於東晉,興於北魏,盛於唐宋,列全國四大古剎之首。

基本信息

景點簡介

濟南靈岩寺旅遊區濟南靈岩寺旅遊區

靈岩寺旅遊區位於濟南市長清縣萬德鎮境內,距104國道8公里,北依濟南,南靠泰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佛教聖地,總面積約50萬平方公里,以其悠久的宗教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馳名於世,素有“游泰山不游靈岩,不成游也”之說。靈岩寺初建於東晉,興於北魏,盛於唐宋,列全國四大古剎之首。

內部景觀

靈岩寺峰巒奇秀,風光旖旎,以風景幽深、泉石秀麗著稱於世。寺周群山環抱,深奧幽邃。寺內外摩頂松、千歲檀、朗公石、“鏡泄春曉”、“方山積翠”、“明孔晴雪”等勝景別具情趣。寺內古木蒼翠,怪石林立,殿宇崢嶸。靈洞曲澗、青峰翠巒環繞著古剎精舍,構成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著名勝境有千佛殿、墓塔林、辟支塔、大雄寶殿等幾十處。其中最為引人入勝的是千佛殿內40尊宋代彩色泥塑羅漢,歷來為觀者和專家們讚譽不絕,梁啓超稱其為“海內第一名塑”;藝術大師劉海粟有“靈岩名塑,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靈活現。”此外,不少名勝古蹟大都流傳著美麗動人的傳說,如辟支塔基裝飾的浮雕“地獄中的蓮花”、“最後的半庵摩勒罘”,反映的是阿育王的政治生活。 
千佛殿是寺內保存下來最早的木構建築,始建於唐貞觀年間(627—649年),宋、明、清時予以重修,至今保存完好。千佛殿為單檐灰筒瓦頂建築,殿面7間,建於兩米高的基座上。前檐八根石柱,柱礎雕刻著龍、鳳、花葉水波及蓮瓣、寶裝荷花等紋樣,雕工精美,匠心獨具。斗拱由於層層疊套,使前檐伸出兩米,檐角長伸高聳,顯示出展翅欲飛的風采。

辟支塔

寺內的另一勝跡是辟支塔,它挺立於千佛殿西北。此塔始建於宋代,塔高54米,是八角九層的樓閣式磚砌建築。造型奇特,塔身上下不一。一至三層是重檐,四至九層為單檐。古樸的門窗、富有變化的塔檐和纖巧挺拔的塔身,使人感到莊嚴大方中不失玲瓏奇巧。不少名勝古蹟大都流傳著美麗動人的傳說,如辟支塔基裝飾的浮雕“地獄中的蓮花”、“最後的半庵摩勒罘”,反映的是阿育王的政治生活。
墓塔林簡稱塔林,在大雄寶殿的西側,是由靈岩寺歷代住持高僧的墓塔、墓碑組成的。墓區里保存著自唐代至清代的各種墓塔167座,墓志銘石碑81座。規模之大、數量之多僅次於河南嵩山少林寺的塔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