澠

的讀音通常在人名 mǐn

基本信息

釋字

讀音

澠,共有三個讀音:miǎn mǐn shéng

筆畫

簡體字:澠 繁體字:澠

部首:氵,部外筆畫:8,總筆畫:11 ;

繁體部首:水,部外筆畫:8,總筆畫:12

釋義

地名(澠)

miǎnㄇㄧㄢˇ

同“沔”,水流充滿河道。

澠池 Miǎnchí

(1) 古城名。一作黽池。因南有黽池得名。在今河南澠池縣西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記載,藺相如曾陪伴趙王前往澠池和秦王對飲,並展開了一場堪稱驚心動魄的外交戰爭。

《三國演義》第三回:進使人迎董卓於澠池,卓按兵不動。

(2) 縣名。在河南省西北部、黃河南岸,隴海鐵路橫貫,鄰接山西省,秦置縣

水名(澠)

shéngㄕㄥˊ

澠水 Sheng shui

在今中國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一帶。

《幼學瓊林·地輿》淄 ~ 之滋味可辨,“澠”即澠水的意思。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食陵切《集韻》《韻會》《正韻》神陵切,音繩。水名。《春秋釋例》澠水,出齊國臨湽縣北。

又水名,在蜀。《山海經》巴國有巴遂山,澠水出焉。

又《廣韻》武盡切《集韻》《韻會》弭盡切,音冺。澠池,水名。亦縣名。亦作黽池。《水經注》漢景帝三年,因崤黽之地以目縣。

又《廣韻》《集韻》《韻會》彌兗切,音緬。義同。通作沔。

拼音是mian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