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鎮[尋烏縣]

澄江鎮[尋烏縣]

澄江位於尋烏北半縣的中心,原屬清代時期的東廂三堡,即尋烏堡、桂嶺堡和大墩堡地境。1949年為澄江鄉,1958年設光明公社,同易名年澄江公社,1984年復改鄉,1988年建鎮。1997年,面積191平方千米,人口2.5萬,下轄北亭、凌富、團豐、謝屋、王屋、汶口、周田、族亨、長畲、江貝、桂豐、桂嶺、黃崗、大墩14個行政村,其中北亭、汶口為畲族村,其餘為漢族。共有181個村民小組。鎮政府駐澄江圩。

基本信息

簡介

澄江鎮澄江鎮

澄江鎮,位於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北部的中心,距尋烏縣城27公里,206國道過境。。北與會昌縣筠門嶺相鄰,南鄰吉潭、西鄰水源、東鄰羅珊、劍溪。下轄北亭、凌富、團豐、謝屋、王屋、汶口、周田、族亨、長畲、江貝、桂豐、桂嶺、黃崗、大墩14個行政村,其中北亭、汶口為畲族村,其餘為漢族。共有181個村民小組。全鎮總面積為191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積134.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8平方公里。人口25667人。

澄江鎮山清水秀,地勢平坦,人煙稠密,物產豐富,人文蔚起,民性強悍,風俗淳樸,確實是中華大地的一塊快樂園地。澄江特產有澄江蜜李。名勝古蹟有尋烏八景之一桂嶺天香。桂嶺黃畲山系真空教發源地,遺址猶存。

區劃交通

澄江鎮經撤村並村後共轄18個行政村,223個村小組,8個居委會,面積158.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10萬人。2002年鎮財政收入達2237萬元。千里贛江、105和319國道、京九鐵路和贛粵高速公路均穿境而過,京九線上最大的縣級站-井岡山火車站也坐落在澄江,形成了一個水路、公路、鐵路交織的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網路。現在井岡山民用機場和泰和至井岡山高速公路也正在建設中,即將投入使用。

農業建設

澄江鎮泰和縣澄江鎮
農業是澄江鎮的基礎產業。目前,種植業主要有水稻、甘蔗、西瓜、蔬菜等;畜牧水產業主要有豬、牛、雞、鴨、魚等。傳統農業正逐漸向附加值高的特色養殖和特色種植業發展,目前全鎮農業總產值13745萬元,農民人年均收入2586元。現已建成上田新池種草養畜示範基地和上田大棚蔬菜示範園一個。薄膜覆蓋塑膠大棚技術在南門等村得到廣泛套用,利用低洼水田進行水面立體開發在西門、北門、杏嶺、城東等村已形成一定規模,文田果業基地開發已初見成效,到處花果飄香。

工業經濟

2002年鄉鎮企業總產值達40872萬元。大浪淘沙,逐漸形成一大批充滿生機的企業,其中包括許多外資企業。其中玉華水泥有限責任公司從1998年年產水泥只有10萬噸,負債2000萬元的小廠發展成為一個年產水泥80萬噸,資產1個億的大型企業。目前在鎮內已建成了機車城、江南建材大市場、月池鋼材批發市場及農機配件等各種專業市場,進駐商戶如魚得水。各種經濟蓬勃發展,湧現出了如以玉華水泥集團為主的建材產業,以半邊天製藥公司為主的醫藥產業,以泰和大北農集團為主的飼料養殖產業,以百事能色織有限公司、天鵝棉紡有限公司、一偉針織有限公司等為主的紡織產業,以志麟公司為主的工藝品加工產業,以生物穀食品園為主的酒業食品產業等。目前,正建設中的文田工業園,通過不斷最佳化投資環境,必將吸引更多的外資企業來澄江鎮投資興業。

城鎮建設

澄江鎮泰和縣澄江鎮
除縣城原有主要街道均進行了改造外,現又新增上田月池商貿一條街和文田白鳳大道、井岡山大道、文沿路、文田路5條主要街道。轄區內各街道寬敞明亮,路燈等配套設施完善。尤其是這些年來縣政府更加重視城市規劃和綠化的投入,使城鎮的品味和內涵得到極大的提高。現已建有南門小康村、文田花園、白鳳山莊和友誼花園4處花園式住宅區。鎮內三星級賓館白鳳賓館和各種娛樂中心將是你娛樂住宿的理想去處。澄江大道一期工程即將完工,又將拉動新一輪的城市化建設熱潮。文田工業園各種基礎配套工程設施建設項目已基本完工。農網改造已基本完成,有線電視和寬頻也早已進村入戶。現在,由江西友誼實業有限公司投資的友誼美食一條街正在興建中,又將為我們提供一個好的休閒娛樂場所。目前,澄江鎮的教育、科學技術、文化、衛生事業也不斷進步,居民的勞動技能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有了全面提高。

贛州澄江鎮

澄江鎮尋烏縣澄江鎮
澄江鎮,位於尋烏縣北部,與會昌縣筠門嶺相鄰,距尋烏縣城27公里,轄區總面積191平方公里。全鎮山地面積20萬畝,耕地1.8萬畝,下設北亭、凌富、團豐、謝屋、王屋、汶口、周田、族亨、長畲、江貝桂豐、桂嶺、黃崗、大墩等14個行政村,其中有北亭、汶口兩個畲族少數民族村,全鎮總人口2.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6萬人。26個黨支部,587名黨員。

近年來,全鎮上下積極開展創業活動,社會經濟事業快速發展。一是果業生產蓬勃發展。全鎮已有果業面積6萬餘畝。人均22畝,2005年果業總產量達3.35萬噸,產值65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000多元。 二是村容面貌日新月異,按照規劃,科學布局,做優做美城鎮。三是社會各項事業快速推進。澄江中學教育教學質量始終保持在全縣前列;民眾文化生活日益豐富;醫療衛生水平逐年提高。四是招商引資成績斐然。引進農業龍頭企業2家,解決果品銷售問題。五是文明新風怡然蕩漾。社會持續保持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江陰澄江鎮

澄江鎮江陰市澄江鎮
陰澄江鎮地處江蘇省江陰市城關,是江陰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和全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2007年4月,澄江鎮黨委、政府撤銷,設立江陰澄江街道黨工委、澄江街道辦事處。

澄江現下轄6個管理區42個社區居委會、22個行政村,總面積124.3平方公里(含新城東辦事處),2006年末常住戶籍人口224707人、暫住人口83024人。2006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3.95億元、工商業開票銷售收入477.05億元、財政收入14.43億元。在全市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綜合考核中,繼續第五年名列榜首。澄江自古人才彪炳,孕育過“劉氏三傑”、教育家吳研因、愛國高僧巨贊、中國中草藥化學研究先驅趙承嘏、“中國機器人之父”蔣新松等一批優秀兒女。

澄江“枕山負水”、“水環巒拱”,歷來是長江下游的軍事重鎮和水陸交通樞紐,素稱“江海門戶”、“鎖航要塞”。改革開放以來,獨特的地理位置成為澄江經濟迅速崛起的有利條件,澄江成為“蘇南模式”的重要締造者和參與者,經濟社會綜合發展水平歷年居江陰鄉鎮之首。如今,以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兩大支柱,澄江街道正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奮力爭當全市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創新發展的排頭兵。

澄江鎮江陰市澄江鎮
江陰市人民政府駐地,面積124.3平方千米,戶籍人口29.281萬。鎮人民政府駐地在人民東路259號,在市政府駐地南2千米。東接雲亭鎮,西鄰夏港鎮,南至南閘鎮,北臨長江。轄文定、朝陽關、河北街、環城東路、壽山路、中街、青果路、剪金街、南門、西大街、西橫街、南園、環西、西杏春、芙蓉、通渡、五星、西園、暨陽路、遠望、澄江路、健康路、澄康路、花家壩、君山路、廣場、文化路、花園、希望、大橋、天鶴、人民東路、澄南、小河、延陵路、黃龍、蒲橋街、春暉路、永安、麗都、新華、澄西新村、要塞、濱江、長山、錦隆、雙牌、山觀、石牌、揚市、金山、通江路、閘橋、北大街、春申、江海社、梅園57個社區;轄澄南、蒲橋、革新、皮弄、文富、先鋒、綺山、新華、貫莊、立新、花北、工農、謝北、斜涇、謝園、浮橋、璜塘上、通運、紅光、黃山、綠園、塔南、五雲橋、黃田港、君山、秦涇、江鋒、石牌、任橋、長山、楊宦、安全、陳橋、江虹、白沙、江海、勝利、許姚、香山、山源、山觀、心涇、朝陽、洪流、壽山、勇峰、金童、團結、紅岩49個村。
澄江是歷代縣、州、軍、路、市府所在地,為江陰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956年12月設澄江鎮,後改公社。1961年復為鎮。1994年7月,西郊鎮併入澄江鎮;2001年6月要塞鎮併入澄江鎮;2003年11月山觀鎮併入澄江鎮。

始興縣澄江鎮

澄江鎮始興縣澄江鎮
澄江鎮地處始興縣以東31公里,東與江西省全南縣交界,南與本縣羅壩鎮接壤,西與頓崗鎮相連,北與本省南雄市毗鄰。這裡風景優美,物產豐富,人民勤勞,有著悠久的革命傳統,曾被廣東省政府授予“革命老區”,光榮稱號。全鎮共劃分為一個社區居委會,7個行政村,共116個村小組,總人口16005人。轄區總面積219平方公里,其中農業耕地面積11000多畝,山林面積達26萬多畝,森林覆蓋率達85%,是該縣林業重點鄉鎮之一。境內的旅遊景點主要巍然屹立、峭壁千仞的南石岩,群石峰起,怪石林立的小武當山和自然天成、熱氣騰騰的暖水溫泉。

澄江是山區農業鎮,農作物主要有黃煙、水稻(含水稻制種)、蠶桑、花生、大豆,經濟作物有香菇、柑桔、李子、枇杷等,水果則以砂糖桔冰糖桔、南豐蜜柑、碰柑、奈李等名優特新產品為主。礦產資源主要以鎢礦、鉛礦、鋅礦和瓷土礦為主。通過大力開發水利資源,全鎮有大小電站13間,總裝機容量達5180千瓦。近年來,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帶領下,圍繞“黃煙之鄉,制種基地”,構建和諧穩定新澄江的目標,全鎮經濟社會等各項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正朝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大步邁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