潿洲島天主教堂

潿洲島天主教堂

潿洲島天主教堂位於潿洲島盛塘村的天主教堂,掩映在一片綠影婆娑的芭蕉林和鳳梨蜜樹林中,是清末“雷廉”地區一座最為宏偉的教堂。

概述

潿洲天主教堂,是一所位於中國廣西北海市潿洲島上的天主教教堂,因位於盛塘村,故而又名盛塘天主教堂。
該教堂由法國巴黎外方傳教會傳教士修建,落成於1880年。該教堂為哥德式建築,樓高21米,總建築面積774平方米,連同附屬建築在內總面積達到2000餘平方米,是廣西沿海地區最大的天主教教堂,2001年被列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前沿

教堂照片1 教堂照片1

它的建造與清政府對潿洲“重開島禁”、法國人有機會上島傳教有關。在清代,清政府因潿洲島“孤懸大海,最易藏奸”而發出“永遠封禁”令。清同治六年(1867年),清政府對潿洲“重開島禁”,法國巴黎外方傳教會利用這一機會,派法籍神父上島傳教。

據史料記載,當時上島的移民“幾乎全是客家人或從本省其他地方移來的,總數約6000人,其中三分之一是羅馬天主教徒”。由於教徒人數眾多,在潿洲傳教的法籍范神父,為解決宗教活動場所,於同治八年(1869年)在教徒最多的聚居點聖堂村(今盛塘村),花了十年時間,用島上特有的珊瑚石,建造了這座占地面積近千平方米的教堂。

景點介紹

教堂照片2 教堂照片2

高大雄偉的天主堂,在四周低矮民居的襯托下,顯得規模龐大,頗有氣勢。正門頂端是鐘樓,高聳著羅馬式的尖塔,有著隨時“向天一擊”的動勢,造成一種“天國神秘”的幻覺,堪稱別具一格。

鐘樓有一個10多級的石造螺旋梯,只容一人盤旋而上直達二樓。頂層掛有一口鑄於1889年的白銀合金大鐘。據說是一法籍寡婦教徒所贈,當年的鐘聲能傳遍整個潿洲島。每個禮拜天的上午,司鍾人上二樓拉響教堂的大鐘,聖堂村及近鄰的信徒們聽到鐘聲,會自覺地、安靜地步入祈禱大廳。陽光透過祭台間後面的彩色玻璃和大廳兩側尖拱大窗,使教堂內部顯得絢麗多彩,就在這“天國之光”中,教徒虔誠地聆聽“天主”的教悔。

潿洲島天主教堂 潿洲島天主教堂

教堂的左側,是一座兩層的券廊式神父樓。天主堂的大院內還設有修道院、醫院、育嬰堂、孤兒園和學校。這些大大小小的建築,可看出天主教在島上傳播的廣泛和影響的深遠。

教堂活動

潿洲島天主教堂 潿洲島天主教堂

在後來大半個世紀的歲月中,好幾位虔誠的傳教士為了傳播“天主”的愛,長眠在異國他鄉的潿洲島。百多年後,這座聞名遐邇的天主堂,還繼續發揮傳播“天主”福音的功能。所不同的是,傳播福音的是中國的神父。神父告訴我,此教堂的神靈很靈驗,凡到教堂祈禱的遊客,一年內吉祥平安,消災免禍。我雖不信卻真誠地希望如此。

這裡除周日做禮拜外,平時無人,只由一位老人管著門。平日的教堂是莊嚴而寂寞的。隨著近年潿洲島旅遊的興起,參觀的遊人日益多了起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