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性結腸炎中醫療法

中藥灌腸治療,保留灌腸者。 【治法】解毒,清熱、祛濕。 【方名】解毒清熱湯。

潰瘍性結腸炎中醫療法

潰瘍性結腸炎在中醫應屬於“泄瀉”、“腸”、“休息痢”等範疇。結腸炎吃什麼藥則為中醫辯證和西醫辨病相結合的“整體觀念”為指導。因此,治宜攻補兼施,祛邪為主,兼顧培土扶正。以健運脾胃,利濕熱為主。祛邪應清熱消炎,可選用黃連、黃芩、白頭翁、馬齒莧、蒲公英、敗醬草等;扶正健脾、利濕,可選用黨參、黃芪、茯苓、山藥、扁豆、苡仁、白朮等。再根據患者具體症狀,進行加減。
中藥灌腸治療,保留灌腸者。
亦有用中成藥與西藥配合治療潰結,取得良好效果。

正文

潰瘍性結腸炎
【辨證】熱毒挾濕。
【治法】解毒,清熱、祛濕。
【方名】解毒清熱湯
【組成】金錢草30克,柴胡10克,黃芩15克,葛根15克,白頭翁20克,金銀花25克,秦皮10克,黃柏15克,黃連6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或頻服(或飯後半小時服)。可用30-50毫升保留灌腸。
【出處】王旭方。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