潯溪鄉

潯溪鄉

潯溪鄉位於南城縣東北方向,東與資溪縣石峽鄉交界,南與本縣龍湖鎮、洪門鎮接壤,西通徐家鄉,北連沙洲鎮。全鄉人口0.7萬,均為漢族江右民系。

基本信息

行政區劃

潯溪鄉位於南城縣東北方向,東與資溪縣石峽鄉交界,南與本縣龍湖鎮洪門鎮接壤,西通徐家鄉,北連沙洲鎮。國土面積101.38平方公里,耕地8039畝,人口6772人。轄石磺、墩頭、潯溪、高嶺、大竺、太坪、敖家灣等7個村委會。鄉政府駐墩上。 55個村小組。2002年財政收入122.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00元。

經濟發展

潯溪鄉屬典型的山區鄉,境內山清水秀、林木蔥鬱,溪水潺潺,竹聲濤濤,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這裡木竹資源豐富,山林面積達13.9萬畝,其中:毛竹林6.5萬畝,木材蓄積量達40萬方,毛竹立竹量達600多萬根,年產杉木、松雜木3000立方,原竹60萬根,冬筍15萬公斤,筍乾1萬公斤。
林業是潯溪鄉的支柱產業,也是鄉、村、民眾收入的主要來源,鄉黨委、政府立足做強。

一是大力進行植樹造林,採取集體和個人齊植共管辦法,多年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連片開發,連片撫育,確保成活率在80%以上,全鄉現有高效人工林2萬畝,其中鄉林場4千餘畝,村組都有自己的林區,處處都是綠色的寶庫。
二是著力進行毛竹低改,建立鄉村毛竹低改示範點,每年進行砍雜、墾覆和施肥,帶著農民乾,做給農民看,動員農戶對毛竹林進行逐年改造,每年改造1萬畝以上,毛竹產量增加50%。
三是抓好退耕還林工作,我鄉一季田較多,產量低,效益不高,因此積極回響國家退耕還林號召,2002年退耕1800餘畝,2003年退耕還林2000餘畝,採取用材林和果木林、藥材林相結合,為林業生產發展增添了後勁。
四是抓好特色林業開發,近幾年從浙江引進蕾竹新品種試種成功,現在蕾竹基地3個,擴展到千家萬戶500餘畝,同時筍乾加工,袋裝香菇等產業方興未艾。
到2003年,共引進浙江、奉新、晉安等客商6家,進資550萬元,其中大型加工廠兩家,年創稅收50萬元,主要產品有竹涼蓆、竹絲、竹地板、竹筷、竹粉等 ,產品遠銷各地,深受用戶的青睞。

社會事業

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大力發展教育事業,認真落實"兩免一補"政策,廣泛開展貧困學生助學活動,"兩基"工作順利通過省、市驗收。醫療衛生工作進一步加強,非典、禽流感等重大疾病預防機制進一步完善,同時,穩步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民參合率達到88%,廣大人民民眾的身體健康保障水平明顯提高。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進一步鞏固,全鄉持續保持低生育水平,計畫生育獎勵扶助政策全面落實,二女戶助學基金正常運轉。農村救助對象比例得到大幅提高,全鄉農村低保人口達256人,優撫對象9名,城鎮低保救助對象2名。對鄉敬老院實行改建,改善了集中供養人員居住條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