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陽香稿塑

潮陽香稿塑

捏塑工藝。香稿塑也稱香末塑,有100多年的歷史。原是局限在大神香上。

彩塑龍鳳、花鳥、戲出人物的浮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藝人們突破彩大神香的格局範圍,吸取了泥塑、紗燈的特點,發展成為有擺件、掛件等品種的捏塑工藝。擺件是精工產品,多由藝人手捏塑制;掛件屬一般產品,以模具印製,批量生產。香稿塑工藝品可塑性強,重量輕,且不易損壞,是潮陽市工藝美術廠的傳統產品。該廠於1975—1989年設香稿塑車間,專以香稿塑制人物、花鳥、蟲魚、禽畜等,由於造型誇張,神態生動,富有藝術情趣而逗人喜愛,產品行銷歐美及東南亞各國。潮陽著名的香稿塑藝人有黃星閣、黃斯毅父子兩人。黃星閣(1894~1977)是潮陽縣的棉城鎮(今屬汕頭市潮陽區)的興歸人,1961年被汕頭專署授以“民間藝人”稱號。黃斯毅為助理工藝美術師。他們兩人先後創作的工藝品有《十五貫》、《桃花過渡》、《穆桂英掛帥》、《牛郎織女》、《濟公傳》、《二老弈棋》、《八仙遊戲》、《劉胡蘭》、《八女投江》、《李白醉酒》等。其中《八仙遊戲》於1958年獲廣東省民間工藝品優秀獎。《劉胡蘭》、《八女投江》於1959年參加廣東省的展覽會展出。《二老弈棋》被拍攝成電影紀錄片,並被廣東省工藝美術館收為藏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