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子區

潭子區

潭子區位於中國台灣省台中市,在台中市中面積排名第22位,人口排名第10位。毗鄰北屯區、豐原區、大雅區、神岡區。氣候屬亞熱帶氣候,特產有椪柑、紅柿、荔枝。

歷史

阿里史社碑 阿里史社碑

早期原屬於土著拍宰海族(Pazih)荒埔,亦即為平埔族阿里史社社域,後阿里史社與烏牛欄、翁仔社、岸里大社互結姻親,以“岸里大社”為中心形成二萬多人之同盟;清康熙末年始有漢人入墾。雍正年間,岸里社通事張達京與土官潘墩仔協力著手規劃大規模開發番社以外之荒地,組成“六館業戶”,招來鄉人至此墾闢,其後與兄弟張達朝、張達標以“頭家厝”為中心,漸次增擴其地。至此墾闢鄉人集居於葫蘆墩附近而成聚落,但因習俗相異發生多次械鬥,漳州人移往本區,泉州人遷居清水、梧棲一帶,客家人則往石岡區、東勢區避居。

初屬諸羅縣貓霧捒堡岸里社阿河巴荒草埔地之一部分。雍正後,始分出彰化縣,劃為東、西堡,至乾隆中葉,又改為捒東上、下堡,以屬於貓霧捒東上堡轄區。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台灣設立為省,以台中地區為台灣府附屬首縣,本區隸屬台灣縣捒東上堡。

日據時代明治34年(1901年)屬台中廳捒東上堡葫蘆墩支廳“ 潭仔墘區”。大正9年(1920年),台灣實施州郡街莊制,設“潭子莊”,隸屬台中州豐原郡。日據時代後期,改設台灣民政支部,旋以民政支部為台中縣,下設辦務署,為台中縣葫蘆墩辦務署捒東上堡管轄。

1945年中華民國政府光復台灣後,改為台中縣豐原區“ 潭子鄉”,1950年廢區署。2010年12月25日台中縣市合併升格為直轄市後,改為台中市“ 潭子區”。

交通

鐵路

台灣鐵路管理局台中線

潭子車站(高架改建中)

頭家厝車站 【興建中】

台鐵捷運紅線(興建中,預計2017年全線完工通車。)

公交

55路,營運區間:光明國中-豐原火車站

58路,營運區間:南區區公所-甘蔗村活動中心

63路,營運區間:豐原車站—台中榮總

65路,營運區間:南區區公所—潭雅神綠園道

100路,營運區間:亞洲大學-豐原

202路,營運區間:豐原-台中

公路

台3線

台中生活圈二號道路

環中路

中彰延伸段、台中生活圈四號道路 (東行線興建中)

國道四號豐原─大坑段 (規劃中)

教育

高級中學

私立常春藤高級中學

私立弘文高級中學

台中市私立大明高級中學套用藝術分部

國民中學

台中市立潭子國民中學

台中市立潭秀國民中學

國民國小

台中市潭子區潭子國民國小

台中市潭子區東寶國民國小

台中市潭子區新興國民國小

台中市潭子區僑忠國民國小【瓦窯】

台中市潭子區潭陽國民國小

台中市潭子區頭家國民國小【頭家厝】

私立華盛頓雙語國民國小

行政

組織

潭子區 潭子區

潭子區公所隸屬於台中市政府,官派區長一人綜理區務,區長下設主任秘書一人,另置秘書及專員各一人。下設行政室、民政課、財政課、工務課、農經課、社會課、人事室、主計室及政風室等九課室。

區劃

大富里 栗林里 潭秀里

大豐里 新田裡 潭陽里

甘蔗里 福仁里 頭家裡

東寶里 聚興里 頭家東里

家興里 嘉仁里

家福里 潭北里

領導

傅錫祺:1920年-1924年(莊長)

林瓊彰:1925年-1928年(莊長)

林森田:1994年-2002年(鄉長)

蕭隆澤:2002年-2006年(鄉長)

簡文祥:2006年-2010年(鄉長)

簡文祥:2010年12月25日-至今(區長)

衛生

潭子區聚興里的國光生物科技與道觀中樞院。

慈濟醫院台中分院。

旅遊

宗教

潭子區風光 潭子區風光

潭水亭觀音媽廟-在每年農曆六月十九日,是潭子墘文化季活動開羅,並結合潭水亭觀音媽得道日的盛大慶典,加上荔枝與竹筍大餐,可說是潭子一大盛事。

保全寺

得天宮

廣福宮

潭子將軍廟

大豐里土地公廟(雙株榕樹)

文化

潭子糖廠

摘星山莊(潭子林宅)

紅門樓

自然

潭雅神腳踏車道

風動石登山步道

新田登山步道

石牌公園

潭子運動休閒公園

福仁里環保公園

頭家公園

栗林公園

小西湖生態景觀區

風動石觀光休閒農莊

新田香草花園農場

大豐社區有機環保農園

大木塊休閒農場

蓮花坊休閒農場

天馬行空休閒農莊

特產

潭子除了工業以外,仍保有豐富的農產品,夏季在聚興、新田裡的山坡有清脆的綠竹筍;還有冬季潭子的椪柑甜美多汁。頭家裡更有獨特的黑葉荔枝,皮薄子小,果肉豐腴。林家古厝前的荔枝老樹,據說是黑葉荔枝從福建引進台灣的始祖。

田媽媽欣燦珍珠包:由民國90年(2001年)傑出婦女獎得主羅美蘭研發,以米漿、珍珠米、瘦肉和當地盛產的竹筍製成,為農委會輔導的田媽媽品牌之一。

筆柿

烏葉荔枝

新田綠竹筍

椪柑

海芋花卉

馬鈴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