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成

年十三,遇家難,父母挈子女出避仇。 時天成年十五,欲歸苦無貲,出行貸。 又六年,使其弟從父歸,天成奉母挈妹以行。

潘天成,字錫疇,江南溧陽人。年十三,遇家難,父母挈子女出避仇。天成行後,幾為仇所斃。既得免,乃行求父母。經青陽白沙廟,宿廢廟,聞虎聲,為詩述悲。往來徽州、寧國所屬州縣,跡父母所在,至則又他徙。天成行經村聚,輒播{兆鼓}作鄉語大呼。至江西界,母金自巷出,就問之,始相識。乃得父及其弟、妹,皆無恙。時天成年十五,欲歸苦無貲,出行貸。又六年,使其弟從父歸,天成奉母挈妹以行。遇風雪,負母行數里,還抱妹,往復跣行,足流血,入雪盡殷。既歸,出行販以養,暇則讀書。荊溪湯之錡出高攀龍門,治性理之學,賢天成,天成從受業焉。同縣許國昌遇天成尤厚,使為童子師。鄰家兒詈母,天成召其鄉老人呼兒共懲之,兒悔謝乃巳。及父母卒,遊學桐城,遂隸籍為安慶府學生。居二十餘年,移家江寧,天成學益進,狷潔不以幹當道。終窮餓,年七十四卒,葬惠應寺側。國昌子重炎,師天成,編刻其遺書為鐵廬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