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啟超

潘啟超,男,1930年5月出生, 廣東省三水市人。1952年畢業於中山大學醫學院,1961年在蘇聯醫科院癌症研究所取得醫學博士學位。曾任原中山醫科大學腫瘤研究所副所長、抗癌藥物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兼任衛生部第三屆藥品審評審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三屆評議組成員; 廣東省藥品審評審員會副主任。

基本信息

個人經歷

先後擔任中國藥學會、中國藥理學會常務理事及其腫瘤藥理及化療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藥理學會理事長、廣東省第四屆科協委員、廣東省藥學會常務理事以及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任5癌症6、5中國臨床藥理雜誌6、5中國新藥雜誌6等10多種刊物的編委。大學畢業後任原中山醫學院藥理學助教、講師, 1957年赴蘇聯留學, 1961年回國後致力於腫瘤藥理學及化學治療學工作。研究植物及合成藥抗癌作用及機制、合併用藥、增效減毒等。

成就榮譽

協作完成海南粗榧研究。與新疆協作, 確定駱駝蓬鹼抗癌作用, 證明偽石蒜鹼、短刺虎刺有抗癌作用。與美國合作, 證明穿心蓮內酯琥珀酸單酯體外抗愛滋病病毒( HIV) 作用。對甲氨蝶呤藥代動力學、三嗪類抗癌作用、國產羥基脲、氟嘧啶醇及順鉑、番荔枝內酯類化合物的抗癌作用進行了研究。證明腺苷二磷酸核糖轉移酶( ADPRT) 抑制劑可增強博來黴素、匹來黴素、順鉑的療效而不增加其毒性。證明維生素B12可減低阿黴素的心臟毒性。研究粉防己鹼等體內外可逆轉多藥抗藥性( MDR) , 且強於經典的維拉帕米, 與抗癌藥物合用可能提高臨床療效, 建立了一種以Fura-2/ AM篩選MDR逆轉劑的新方法。

先後在國內外雜誌發表科學論文160多篇, 綜述及譯文數十篇, 出版專著有5鼻咽癌臨床與實驗研究6( 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 、5腫瘤藥理學與化學治療學6等。參加全國統編教材5藥理學6、5國家基本藥物6、5臨床用藥的藥理學基礎6等10多種書籍編寫。特別是對5癌症6雜誌的編輯和出版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潘教授先後獲得省級以上科研成果獎6項8次。培養研究生獲碩士學位17人, 博士學位9人。多次赴美、日、德、英、新加坡、泰國、澳洲等進行學術交流。1988年曾被美國加州戴維斯大學聘為客座教授。1992年榮獲國家專家特殊津貼。

潘教授數十年來, 兢兢業業、潛心鑽研, 教書育人, 為我國的藥物研究和腫瘤防治專業作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

座右銘: 勤奮和汗水遠勝於空談; 開拓創新的勇氣和毅力則是不斷攀登科學高峰的必要條件。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