潁州西湖會老堂

潁州西湖會老堂始建於北宋,現為清代建築。 北宋皇�元年(1049年),歐陽修自揚州移知潁州。 歐、趙、呂會於此堂,飲酒,賦詩,故名“會老堂”。

潁州西湖會老堂 始建於北宋,現為清代建築。位於阜陽城西北3公里處泉河北岸。
北宋皇�元年(1049年),歐陽修自揚州移知潁州。在潁期間,歐陽修對潁州西湖情有獨鍾,寫下許多讚美西湖四時佳景的詞章。熙寧四年(1071年),歐陽修以太子少師、觀文殿學士致仕,退居潁州,寓西湖六一堂。翌年四月,前副相趙概以八十高齡自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市)來訪歐陽公。知州呂公著在六一堂西側專建此堂以作接待。歐、趙、呂會於此堂,飲酒,賦詩,故名“會老堂”。歐陽公即席賦詩,詩中抒發了他與趙概莫逆之誼和對趙概不遠千里尋訪的感激之情,內有“金馬玉堂三學士,清風明月兩閒人”等句。次年,歐陽修便終老於西湖居所。
後來,蘇軾知潁,來到會老堂,感慨賦詩曰:“三朝出處共雍容,歲晚交情見二公。乘興不辭千里遠,於懷還許一樽同。”
會老堂現存為硬山頂,梁架式磚木結構建築,分間為明三暗五,採用柱石斗拱承托,欞門花窗相襯,顯得古樸清雅。堂內有東、西月亮門,門額上分別雕書“景賢”、“尚友”。會老堂在歷史上曾經多次維修,清乾隆時又作過較大修整。1982年初,省、地、縣分別撥款對會老堂進行維修。堂內現存明、清時期碑記4方,分別記述了歷史上對歐陽公祠、西湖亭、西湖書院的修建情況。歐陽修後代把會老堂作為歐陽氏宗祠,堂中石壁上立有歐陽修石刻像碑,碑上刻有清乾隆皇帝題詩和晁悅之、李叔端題字。
1959年4月,阜陽縣人民委員會公布會老堂為阜陽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