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大學

漯河大學

漯河大學(漯河職業技術學院)是1999年經國家教育部(教發199926號)批准建立的一所綜合性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學院是由漯河大學與漯河職工大學合併轉制而成。學院實行的是由省教育廳、漯河市政府領導管理,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辦學管理體制。學院堅持不懈地實施開放辦學,積極擴大對外交流與合作。目前已與英國、美國、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的高校與教育機構建立了文化交流與教育合作的友好關係。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漯河大學(漯河職業技術學院)是1999年經國家教育部(教發[1999]26號)批准建立的一所綜合性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學院是由漯河大學漯河職工大學合併轉制而成。學院實行的是由省教育廳、漯河市政府領導管理,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辦學管理體制。
漯河大學漯河大學

辦學規模

學院坐落在河南漯河市雙龍文景區大學路中段,占地580 畝,建築面積31餘萬平方米,各類固定資產總值1.81億元。有教職工797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135人,“雙師素質”教師217人。全日制在校生11000餘人。學院建有數控技術、機電CAM、高頻電路、通信原理、計算機套用、計算機網路、服裝CAD、建築CAD、全數字多媒體語言實驗室等一流專業實驗室近60個,綜合計算機中心大樓、工科實訓大樓、語音大樓、音樂樓、美術館各1棟,教學樓8棟,宿舍樓12棟,大型餐廳3個,圖書館1棟,藏書88.67萬冊,電子期刊400種,電子圖書20.50萬冊。建有千兆校園網,以DDN專線的形式接入國際網際網路。校內教學、生活設施齊全,環境幽美,校外沙澧河環繞,景色怡人,交通便利。學院先後被河南省教育廳、河南省建設廳、河南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中共漯河市委等授予河南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視窗學校、文明單位、河南省園林單位、衛生先進單位等160多項榮譽稱號。
學院有12個教學系部:機電工程系、計算機工程系、經濟貿易與管理系、輕工系、建築工程系、外語系、社會發展系、美術系、音樂系、基礎部、成人教育部、中專部。開設有電氣自動化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機電一體化、數控技術、製冷與冷藏技術、建築工程技術、建築裝飾工程技術、工程監理、環境藝術設計、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計算機套用技術、生物技術及套用、食品營養與檢測、食品加工技術、紡織品檢驗與貿易、服裝設計、電子商務、市場行銷、會計電算化、連鎖經營與管理、酒店管理、商務英語、涉外旅遊、物流管理、商務管理、套用英語、文秘、多媒體設計與製作、雕塑藝術設計、裝潢藝術設計、攝影攝像技術、音樂表演、舞蹈表演共34個專業。其中有兩個省級改革試點專業、四個校級改革試點專業、九個校級重點建設專業。
學院堅持以“創新、競爭、發展”為辦學理念,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實踐教學力度和課程建設力度,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學、科研管理,著力突出高職特色。2004年,作為河南省高職高專人才培養水平評估第一家試點單位,學院順利通過評估,並被確定為優秀格次。
學院堅持不懈地實施開放辦學,積極擴大對外交流與合作。目前已與英國、美國、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的高校與教育機構建立了文化交流與教育合作的友好關係。

實訓基地建設

學院高度重視實驗室及實習實訓基地建設,不斷加大資金投入。近三年以來,學院先後投入2000萬元資金用於購買儀器設備。目前,學院擁有教學儀器設備6912台/件,總值4364萬元。2005年,學院投資1700萬元,建成了一棟建築總面積為11676㎡的綜合實訓大樓。還投入近500萬元資金,建成了建築總面積1200㎡的校內機加工實訓基地。
學院注重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先後建立了包括雙匯集團、銀鴿集團、南街村集團、杉杉集團、錢江集團、青島大學國際學術交流中心等在內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65個。為確保學生專業技能達標,提高綜合素質,學院還建立了國家級職業技能鑑定所,實行多種崗位資格證書制度,組織全院學生參加專業技能鑑定考核工作。

師資力量

學院注重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通過大力推行“雙百工程”、“教授工程”和“雙師素質”教師培養計畫,鼓勵支持優秀中青年教師攻讀碩博學位,重點加強雙師型教師培養力度,加強在產業一線實踐鍛鍊。目前已經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56人,正在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教師120多人。學院逐步建立起了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骨幹隊伍,取得了一批具有較大影響的科研成果,連續六年被授予“漯河市科研工作先進單位”稱號。僅2004、2005兩年,全院就獲得省部級科研成果獎161項,編著教材82部,在CN級核心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71篇。

校園文化

學院致力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創辦了擁有國內統一刊號的《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和《漯河職院報》,還編印有《漯職院通訊》、《機電動態》、《漯職院青年》等校內刊物10多種;成立有各種學生社團組織23個,使學生能一展所長,全面提高自身素質。

校企合作與所獲榮譽

學院堅持以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為宗旨,走產學研結合之路。積極開展的“訂單培養”,已先後與雙匯集團、銀鴿公司、奧克集團、中國移動漯河分公司、河南省天運科技公司、漯河網通公司、杉杉集團、世林(漯河)冶金設備公司、錢江集團、北大青鳥、三星電腦公司、奇瑞集團、上海市昂立教育集團公司等國內100多家實力企業建立了長期訂單培養關係和聯合辦學意向。訂單培養學生人數每年均超過1200人。學院的“訂單培養”模式在社會上產生了較大影響,《中國教育報》、中央電視台、河南電視台、《大河報》、《教育時報》等多家新聞媒體都對此加以報導。國家教育部周濟部長在2004年河南省高教工作會議上對該院的“訂單培養”給予高度讚揚。2005年4月,在首屆全國高職高專院校實力評估公投活動中,學院榮獲“中國十大特色高職院校”榮譽稱號,院黨委書記陳黎東榮獲“中國職業教育創新獎”。2005年8月,院長李五聚榮獲“中國職業教育傑出校長”稱號。2006年5月,學院獲得河南省教育廳、人事廳等七部門表彰的“河南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2006年6月,榮獲“河南省最具特色的十大職業院校”稱譽。2007年1月,院長李五聚教授榮獲“全國傑出教育家”稱號。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組部部長賀國強,原河南省委書記李克強,原教育部副部長張保慶等先後來該院視察,對該院的辦學模式及發展方向給予高度評價。

招生就業

學院高度重視招生就業工作,不斷探索新的訂單培養、實習、就業三位一體的合作辦學模式,建立起多形式、多層次、多渠道的就業網路。學院主動和企業聯繫,推薦學生到“雙匯”、“銀鴿”等大型上市企業就業,就業率年均達96%以上。就業工作連續多年處於全省同類院校領先地位,連續六年三次榮獲河南省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學院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就業帶動招生,招生計畫、錄取人數、報到人數始終位居全省同類院校前列,連年獲得全省招生工作先進單位。

學校規劃

學院十一五發展規劃制定了整體改革思路和長遠規劃。在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堅持“以服務地方經濟和區域經濟建設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產學研結合為核心,以創辦特色教育為目標,立足河南,輻射全國”的辦學思路,求實創新,開拓拼搏,力爭早日實現全國示範性高職院校的總體目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