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白日薄西山

2001年5月,參加哈佛儒學研討會。 2001年6月,訪問美國達特慕斯大學東亞系。 2004年8月,赴香港理工大學參加“國際比較文學學會年會”。

內容介紹

本系列從翔實的歷史材料出發,以雄渾的構思記錄了中國歷史上幾個大的封建王朝興衰的歷史過程。在洞察世態人情毫末的基礎上,探索了這些昔日王朝興衰錯綜複雜的原因,散發著智慧的熾熱光焰。新穎的表現手法是本系列的一個重要嘗試。它試圖在史學家和小說家之間找到一條新路:吸取歷史學的觀點和成果,避免枯燥繁冗的敘述方式;借鑑文學的敘述與神采,但沒有虛構的情節。從而賦予歷史以活力,在歷史的花崗岩中融入道德的激情和審美的詩意,有著“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的氣度和風範。在這裡,歷史不僅僅意味著過去,它處於人類的理性思考、道德評判和審美觀照的光亮之中。
大漢帝國是中國歷史上壽命最工的帝國,她和在她之前試驗性的秦帝國一起,開創並發展了一種嶄新的政治制度和社會文化,是中華本土文化孕育出來的第一個強盛的時代。然而自東漢和帝以後,君主幼弱、外戚專政、宦官擅權、黨錮事件、士族崛起、莊園經濟、宗教運動、流民暴動、邊將叛變、軍閥割據等現象比肩接踵。至桓、靈以後,這些矛盾集中爆發。本書截取了靈帝、獻帝兩朝五十二年的時間段,全景式地展示了這個帝國走向滅亡的過程,並由此提示了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的一些根本矛盾。讀者不難發現,此後中國歷史上任何帝國的滅亡,都以不同的形式重蹈大漢帝國的覆轍。因為這個帝國的滅亡不僅賦予了我們這個民族的姓名,而且鑄造了我們這個民族的個性。

作者介紹

徐興無,男,1964年7月19日生於江蘇揚州市,原籍江蘇濱海縣。1983年考入南京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1987年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1987年考入該系中國古代文學專業,攻讀碩士學位課程,1990年畢業,獲文學碩士學位;1990年考入該專業攻讀博士學位課程,1993年畢業,獲文學博士學位;1993年留聘南京大學中文系,任教於中國古代文學專業。1997年聘為副教授。2000年7月至2001年7月任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學社訪問學者。2003年聘為教授。2005年增列為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思想文化、中國古代文學。兼任南京大學中文系副系主任(2002-2005)、《文學評論叢刊》(南京大學中文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文學評論》編輯部合辦)執行編委。
學術交流活動:1999年3月赴香港中文大學擔任訪問學者。1999年10月,赴台灣清華大學參加 “紀念聞一多先生百周年誕辰學術研討會”。2001年5月,參加哈佛儒學研討會。2001年6月,訪問美國達特慕斯大學東亞系。2003年12月,赴香港浸會大學參加“漢魏六朝宗教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04年8月,赴香港理工大學參加“國際比較文學學會年會”。

作品目錄

總序
第一章 孝靈皇帝
第二章 大放逐
第三章 風雨如晦
第四章 太平道
第五章 烽火狼煙
第六章 北邙山
第七章 東京西京
第八章 蒿里行
第九章 日蝕蒼黃
遺響
附錄:東漢帝王列表
後記
再版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