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帝論

漢高帝論

封建統治者為爭奪政權而殺人如麻,不值得奇怪。這篇卻從丁固被殺戮的小事上,層層剝筍,揭露出漢高祖劉邦極端自私的心理和詭譎手段:帝王的尊嚴是損害不得的,殺了人,還要找出冠冕堂皇的理由。文章用季布、項伯等人作對照來論證,更增強了無容置疑和反駁的說服力,是一篇鞭辟入裡,深刻而有獨見的好文章。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漢高帝論
作品年代:清代
作者:周樹槐
文學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

丁公為楚將[2],逐窘高帝彭城西[3],帝急顧曰:“兩賢豈相厄哉[4]?”丁公引而去之[5]。及楚滅,丁公見,高帝斬以徇[6],曰:“後世毋效丁公[7]。”
壯學子曰:丁公死晚矣!然譎哉[8],高帝乎?高帝曰:“使項王失天下者,丁公也。”丁公為項王臣不忠,然則為項王臣忠者,宣莫如季布[9]。丁公已戮,而季布方購[10],高這非能以公滅私者也。
然則高帝曷為斬丁公?曰:高帝之怨丁公,猶其怨季布爾矣[11]。然而丁公斬,季布終赦者,季布數窘高帝,卒無害於高帝,自以為罪而逃之,則非高帝之所甚惡也。丁公能窘高帝,能釋高帝,自以為德而謁之,是則高帝之所甚恥也。不然,鴻門之役[12],使項王失下天者,項伯也,而封之,其有詞於後世也哉[13]?[1]

作品注釋

[1]漢高帝: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沛縣(今屬江蘇)人,滅秦後與西楚霸王項羽爭奪天下,最後滅楚建漢。
[2]丁公:丁固,項羽手下的將領,是季布同母異父的弟弟。
[3]彭城:古縣名,治所在今江蘇徐州市。
[4]厄:逼迫,困。
[5]引:避開。
[6]徇:通“殉”,示眾。
[7]以上事俱出自《史記•季布欒布列傳》。這句話原文是:“使後為人臣者無效丁公!”
[8]譎(jué):詭詐,變化多端。
[9]季布:項羽名將,數圍困劉邦。劉邦得天下後,懸賞追捕他,後由於夏侯嬰進言,得赦免,任河東守。
[10]購:懸賞徵求。
[11]爾:如此,那樣。
[12]鴻門之役:鴻門,在陝西臨潼東。《史記項羽本紀》載,劉邦攻占秦都鹹陽後,派兵守函谷關。項羽率四十萬大軍攻入,進駐鴻門,準備消滅劉邦。項羽叔父項伯從中調和,使劉邦親至鴻門會見項羽。宴會上,項羽手下人想舞劍刺殺劉邦,項伯又幾次以身掩護,使劉邦脫險。統一天下後,劉邦封項伯為射陽侯。
[13]其:猶“豈”,表反詰。詞:此指藉口,理由。[1]

作品賞析

封建統治者為爭奪政權而殺人如麻,不值得奇怪。這篇卻從丁固被殺戮的小事上,層層剝筍,揭露出漢高祖劉邦極端自私的心理和詭譎手段:帝王的尊嚴是損害不得的,殺了人,還要找出冠冕堂皇的理由。文章用季布、項伯等人作對照來論證,更增強了無容置疑和反駁的說服力,是一篇鞭辟入裡,深刻而有獨見的好文章。[1]

作者簡介

周樹槐,字星叔,號壯學子,湖南長沙人。公元1809年(嘉慶十四年)進士。歷官山西沁源、江西吉水知縣。有《壯學齋文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