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辭彙研究百年史

葛本儀的《漢語辭彙研究》 21世紀的現代漢語辭彙研究 曹煒的《現代漢語辭彙研究》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8月1日)
叢書名: 現代漢語辭彙學叢書
平裝: 617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7560059368, 9787560059365
條形碼: 9787560059365
尺寸: 21 x 14.2 x 2.6 cm
重量: 621 g

作者簡介

周薦,男,1957年生,天津人。南開大學文學學士、文學碩士,日本關西大學文學博士。南開大學辭彙學與詞典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全國語言文字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漢語語彙分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等。學術專長是辭彙學、詞典學、語法學和修辭學,主要著作有:《辭彙學詞典學研究》、《漢語辭彙結構論》、《漢語辭彙研究史綱》、《漢語辭彙新講)》。

內容簡介

《漢語辭彙研究百年史》在充分借鑑、吸收各漢語研究書的優點基礎上,著重對19世紀末期至21世紀初期這一百多年的研究情況進行總結,儘量勾勒出漢語辭彙研究發展的脈絡。漢語辭彙學史的研究工作已經有了良好的基礎,本書是在這個良好的基礎上編纂而成的。科學地總結漢語辭彙研究發展的歷史,無論對漢語辭彙研究本身來說還是對漢語辭彙學史的研究來說,都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漢語辭彙學的醞釀時期(1898-1949)
第一節 三次語文運動對漢語辭彙研究的影響
一 漢字改革運動及其對漢語辭彙研究的影響
二 白話文運動和國語統一運動對漢語辭彙研究的影響
第二節 20世紀前50年漢語辭彙研究的表現形式和觸及到的內容
一 語法論著中反映出的一些辭彙研究的內容
二 新式訓詁學論著中涉及到的一些辭彙研究的內容
三 語言學理論著作中涉及到的漢語辭彙問題
四 以獨立著述形式出現的漢語辭彙研究
第三節 20世紀前50年漢語辭彙研究呈現的一些特點
一 從研究的方式看,是零散的而非系統的
二 從研究的材料看,有古代的、有現代的
三 從運用的方法看,以分析說明為主,缺少描寫
第四節 小結
第二章 漢語辭彙學的創建期(1950-1966)
第一節 漢語辭彙學創立的背景
一 建國初期的語文運動
二 史達林的語言學說及其對中國語言學研究的影響
三 中學語文教材的變化——“漢語”和“文學”分科
四 現代漢語規範問題學術會議的召開
第二節 20世紀50年代前期辭彙學創立之前的研究情況
一 陸志韋對北京話單音詞辭彙的研究
二 漢語詞的觀念的確立
三 對漢語基本辭彙的認識
四 對詞的結構形式的探討
五 對詞的意義內容的探索
六 對熟語問題的探索
第三節 漢語辭彙學的創立
孫常敘與《漢語辭彙》的問世
二 周祖謨與《漢語辭彙講話》的發表及結集
三 張世祿與《辭彙講話》
四 《漢語知識講話》叢書(辭彙部分)
第四節 漢語辭彙學創立之後的研究情況
一 對詞義的全面研究
二 詞的結構形式的問題
三 辭彙構成的兩類單位:詞和固定詞組
四 對基本辭彙特點的研究
五 對一般辭彙範圍的研究
六 對辭彙體系的研究
七 對辭彙規範問題的認識
第五節 陸志韋的構詞學研究
第六節 小結
第三章 漢語辭彙學的蕭條期(1966-1976)
第四章 漢語辭彙學的恢復與發展期(1977-1989)
第一節 以普及辭彙知識為主的漢語辭彙研究
一 高文達、王立廷的《辭彙知識》
武占坤的《辭彙》
三 徐青的《辭彙漫談》
四 羅世洪的《現代漢語辭彙》
郭良夫的《辭彙》
第二節 任學良和張壽康對造詞法和構詞法的研究
一 任學良的《漢語造詞法》
二 張壽康的《構詞法和構形法》
第三節 朱星的漢語詞義研究
第四節 張永言的《辭彙學簡論》
第五節 馬國凡高歌東等人的熟語研究
一 馬國凡的《成語(修訂本)》
二 馬國凡和高歌東的《歇後語》
三 武占坤和馬國凡的《諺語》
四 馬國凡和高歌東的《慣用語》
五 劉潔修的《成語》
六 溫端政的《諺語》
七 溫端政的《歇後語》
八 劉廣和的《熟語淺說》
九 孫維張的《漢語熟語學》
第六節 武占坤、王勤的《現代漢語辭彙概要
第七節 符淮青的《現代漢語辭彙》
第八節 葛本儀的《漢語辭彙研究》
第九節 辭彙問題專題研究
一 對詞和辭彙的一般性探討
二 對詞義問題的研究
三 對詞的結構形式的研究
四 熟語研究的新創穫
五 詞語的規範化研究
第十節 小結
第五章 漢語辭彙學的創新期(1990-1999)
第一節 描寫在漢語辭彙學中的運用
劉叔新和他的《漢語描寫辭彙學
二 許德楠的《實用辭彙學》
第二節 外來詞的新探討
第三節 第一屆全國現代漢語辭彙學研討會的召開
第四節 漢語辭彙發展史的研究
一 梁曉虹的《佛教詞語的構造與漢語辭彙的發展》
刁晏斌的《新時期大陸漢語的發展與變革》
第五節 漢語辭彙研究的歷史回顧
一 周薦和他的《漢語辭彙研究史綱》
二 符淮青的《漢語辭彙學史》
三 專題研究的階段性總結
第六節 漢語詞義研究的深入開展
蘇新春和他的《漢語詞義學》
二 黎良軍的《漢語辭彙語義學論稿》
三 符淮青的《詞義的分析和描寫
楊振蘭的《現代漢語詞彩學》
第七節 漢語文化辭彙學的興起
常敬宇的《漢語辭彙與文化》
二 蘇新春的《當代中國辭彙學》
三 楊琳的《漢語辭彙與華夏文化》
四 崔希亮的《漢語熟語與中國人文世界
第八節 張清常的北京地名研究
第九節 徐國慶的現代漢語辭彙系統的研究
第十節 其他的辭彙學著作
許威漢的《漢語辭彙學引論》
二 A.л.謝米納斯的《現代漢語辭彙學》
第十一節 現代漢語辭彙專題研究
一 對辭彙問題的研究
二 對詞語意義的研究
三 對構詞法和造詞法問題的研究
四 對熟語問題的研究
第十二節 小結
第六章 21世紀的現代漢語辭彙研究
第一節 漢語辭彙研究的歷史回顧
一 許威漢的《二十世紀的漢語辭彙學》
二 溫端政、周薦的《二十世紀的漢語俗語研究
第二節 詞語理據與流俗詞源的研究
張紹麒的《漢語流俗詞源研究》
二 王艾錄、司富珍的《漢語的詞語理據》
第三節 漢語詞語與文化
一 王曉娜的《歇後語和漢文化》
二 王國安、王小曼《漢語詞語的文化透視》
第四節 辭彙發展變化的研究
郭伏良的《新中國成立以來漢語辭彙發展變化研究》
賀國偉的《漢語詞語的產生與定型》
第五節 漢語詞義問題研究
一 張志毅和他的《辭彙語義學》
二 曹煒的《現代漢語詞義學》
三 楊振蘭的《動態詞彩研究》
董為光的《漢語詞義發展基本類型》
第六節 蘇新春等的《漢語辭彙計量研究》
第七節 周薦的《漢語辭彙結構論》
第八節 董秀芳的《辭彙化:漢語雙音詞的衍生和發展
第九節 其他辭彙學著作
一 葛本儀的《現代漢語辭彙學(修訂本)》
劉中富的《實用漢語辭彙
三 曹煒的《現代漢語辭彙研究》
第十節 21世紀現代漢語辭彙研究概觀
一 研究呈現出來的特點
二 研究當中存在的問題
三 值得人們注意的一些新觀點
四 近年提出的較有代表性的但需要進一步探討的觀點
五 對本時期專題研究的總結和對今後研究的展望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