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忠義廟

拓林漢忠義廟,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座落於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拓林鎮新街社。廟宇門望牆體用碩大 方塊石砌築而成,石板上雕刻著人物故事、花草圖案,工藝精緻,栩栩如生。

基本信息

簡介

拓林漢忠義廟,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座落於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拓林鎮新街社。廟宇門望牆體用碩大方塊石砌築而成,石板上雕刻著人物故事、花草圖案,工藝精緻,栩栩如生。還有《漢夫子風雨竹》碑刻,以竹隱詩,詩曰:“莫嫌孤葉淡,經久不凋零。多謝東君意,丹青獨留名”。傳說是用采自解州關帝廟的關羽手筆的拓片雕刻而成。廟宇前後兩殿的屋脊上塑著“雙龍搶寶”和花鳥及吉祥人物的嵌瓷。殿內玲瓏精巧的木雕神龕中端坐著帝王裝束的關羽神像,勇猛剛毅,神態端莊肅穆。龕外雕樑畫棟,儀仗倚列,木雕雲龍金柱,自下盤繞至頂,昂首騰空,盡顯關羽的英雄氣概。

相關歷史傳說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拓林有一艘紅頭船,從台灣的高雄港返回拓林。高雄距拓林186海里,憑一帆四槳需幾天才能達到目的地。但此次歸航卻與往常不同,一出港,航員們都感覺到船腹一側插著一把形似巨劍的東西。這把奇異的“劍”,寬約1尺,長3尺,尖端鋒利,邊緣如鋸齒。啊!原來是“劍鯊”留下的“鯊魚劍”。船員們認為此次歸航,得是神力相助,為謝神恩,他們請木匠雕刻檀香木劍壇,插上這柄鯊魚劍,虔誠地安放在“漢忠義廟”的香案上,和關帝君一起享受人間煙火。孰料數百年後,一場史無前例的“文革”爆發了,關帝廟被抄,鯊魚劍也不翼而飛。
1995年初,居住高雄的年近七旬的劉漢松,返拓林尋根問祖,得知其祖輩置關帝廟供養的鯊魚劍不知去向的訊息後,尋遍台灣各地,終於打聽到高雄一家漁業公司也有一柄鯊魚劍。他當即登府拜訪這家公司的老闆,標誌願意出重金購買,老闆被他的尋根故土、繼承祖德的精神所感動,將此稀奇寶物贈與他。當年6月,漢松帶著鯊魚劍重返故里,虔誠地將其安置在漢忠義廟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