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紡織品

漢代紡織品

漢代出土的絲織品按織物組織分有平紋組織的紗、絹、縑、,有絞經組織的素羅和花羅,有斜紋組織顯花的綺、錦、絨圈錦。它充分體現了漢代絲織技術的高度成就。

紡織品歷史

中國是世界上養繅絲織綢的原產地,曾以“絲國”聞名於世。 從山東滕縣宏道院、 龍陽店嘉祥祠郭巨

漢代紡織品漢代紡織品
金雀山,江蘇沛縣留城鎮、銅山洪樓、泗洪曹莊,四川成都百花潭等地出土漢代畫象石上所見的紡車、繅車、調絲、並絲、織機、染具等實物圖形,充分反映了漢代紡織業的高度成就。它通過“絲綢之路”的傳播,對世界紡織科學技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出土的漢代紡織品,是反映漢代紡織手工業技術水平的重要物證。西漢的紡織品主要出土於湖南長沙和湖北江陵鳳凰山168號漢墓中,發現的絲織品數量多,品種齊,色譜全,技藝精,是考古發掘中的稀世珍品。東漢的紡織品出土於沿“絲綢之路”上,如甘肅居延遺址,新疆的羅布淖爾古樓蘭民豐。此外,朝鮮樂浪王墓、蒙古蘇聯墓、敘利亞巴爾米拉古墓等,發現了獨特的漢隸銘文絲織品,以及緙毛、斑等毛織品,還有敷彩印花和蠟纈、夾纈等印染品。漢代的紡織品生產主要有官府手工業、獨立手工業和農村副業3種方式。漢代的絲綢,為橫貫亞歐大陸“絲綢之路”的繁榮昌盛和貿易交往提供了物質基礎。

漢代紡織品類型

漢代紡織品漢代紡織品
絲織品 漢代出土的絲織品按織物組織分有平紋組織的、,有絞經組織的素羅花羅,有斜紋組織顯花的綺、錦、絨圈錦。它充分體現了漢代絲織技術的高度成就。
 紗和 是一種纖細、稀疏方孔、輕盈的平紋絲織物。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了精細的紗和(縐紗)。其中一件薄如蟬翼的素紗單衣,長128厘米,袖長190厘米,重僅49克。其經緯密度為每厘米58根和40根,每平方米素沙重15.4克,單根絲的纖度為10.2~11.3旦。這表明西漢初的蠶絲品種優良,素紗的品質可與現代的喬其紗媲美。馬王堆3號墓出土的4塊淺絳色,經測定,經絲密度疏的約每厘米34~36根,密的約58~60根。經緯絲的投影寬度纖細,經絲為0.03~0.08毫米,其拈回角為25°~35°,拈度為14~24拈/厘米,織物厚度為0.07~0.10毫米。比素紗更稀疏,更輕軟。
是質地輕薄透亮,經紗互相絞纏後呈椒孔的絲織物。一般分素羅和花羅兩種,花羅是在絞經羅紋地上顯花紋效果。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耳杯形菱紋羅,用橫式連續排列法分為粗細兩檔,一個圖案循環,縱向為7厘米,橫向為 3.7厘米。粗細花紋組成菱杯相扣、大小套疊、上下對稱的圖案經緯密度為88~92根/厘米,和26~30根/厘米。每平方米重30~37克。其一個組織循環的經絲數為332根,緯絲數為204根。菱形紋需用提花束綜裝置和絞綜裝置配合織造。以花羅作地,上繡信期花紋,更顯得富麗堂皇。新疆民豐出土的花羅,經緯密度為每厘米66根和26根。河北出土的花羅,其組織法與民豐的花羅完全相同。地紋是兩經錯位相絞的羅組織,花紋是地紋絞經相隔脫開而成四經相絞的大孔眼網紋,按圖案顯花。它的織造工藝比較複雜,是用地綜、絞綜和花綜巧妙地配合織成的。
是平紋地上起斜紋花的絲織品。漢代的綺可分為3類:①經畦紋顯花,新疆民豐尼雅出土的鳥獸紋和樹葉紋花綺,其單元組織的地部是一上一下的平紋,中間相隔平紋的二根是三上一下的經斜紋組織,形成直條狀畦紋。花紋是大菱形,內部點綴以心形的樹葉紋,經緯線密度為每厘米66根和38根。②階梯形紋顯花,即將地紋平織的改變為三上一下斜紋組織,相鄰兩根經緯組成階梯一樣的左右斜向,由經線的浮長構成了花紋圖案。在新疆的羅布淖爾、甘肅居延遺址均有出土。③變形斜紋組織顯花,即在地平紋中起出三上一下的4枚斜紋的塊面花紋。在花地交接處或菱形暗花處,有一上三下或多於4枚斜紋的浮長產生。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對鳥花卉紋綺,就是這種組織結構。
漢代紡織品漢代紡織品

是以彩色絲線織出斜紋重經組織的高級提花織物。它是漢代絲織技術最高水平的標誌。其基本組織均系4枚紋變化組織,運用一上三下、二上二下、三上一下等基本規律和不同色線提經起花。一般可分為二色、三色和多色錦3類:①兩色錦,如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隱花孔雀紋錦,經緯密度為每厘米118根和48根。隱花星形花卉紋錦的經緯密度為每厘米 112根和45根。紋樣設計以線條為主,寫意和塊面紋較少。花經和地經的色澤相近,要在側面光照射下才顯出花紋來。甘肅居延遺址和新疆羅布淖爾遺址均有出土。②三色錦,如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幾何紋錦、紺地絳紅鳴鳥錦、香色地紅茱萸錦等。紺地絳紅錦的經緯密度每厘米為 153根和40根。紋樣設計運用線條、塊面和點子相結合。東漢的三色錦出土數量較多,如新疆民豐的“萬世如意”錦、“延年益壽大宜子孫”錦、羅布淖爾的“韓仁”錦。③多色錦,如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凸花錦和絨圈錦等。絨圈錦以4根為一組,環狀絨圈高於織物表面一倍以上,它是一種特殊織錦。其經緯密度每厘米為176~224根和41~50根。總經數約為8800~11200根。花紋幅度為13.7厘米,這種織錦必須用花樓裝置和雙經軸織成。這種絨圈錦在湖北江陵鳳凰山漢墓、河北滿城漢墓,以及甘肅均有出土。它是中國發現最早的絨類織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