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運河

為紀念這一工程特起名為漕運,因後人讀反2字,才有今天的運漕一說。 相傳屈原也是投漕運河而死,後人為了紀念這位正義凌然的大詩人,每年端午時分都會裹粽子送於河中。 根據發展變化,現如今漕運河每年這個時期都會有10幾個“龍舟節”,每逢龍舟節熱鬧非凡,人山人海的大河兩面,氣勢直逼河中。

漕運河位於巢湖之長江(蕪湖裕溪口),相傳三國時期為:曹操(魏國)83萬大軍進軍劉備(現在的蕪湖)和東吳(現在的蘇州地段)勞士所挖的地道。為紀念這一工程特起名為漕運,因後人讀反2字,才有今天的運漕一說。漕運西至巢湖,東至長江;為曹軍牽制蜀國與吳國的利器。相傳周瑜利於火攻從長江上游下蕪湖與漕運河交界處將曹操一舉擊潰,曹操只得從沈巷/二壩等地逃竄,北至雞籠山,南至叢林一路艱難逃走。
漕運因此而得名。相傳屈原也是投漕運河而死,後人為了紀念這位正義凌然的大詩人,每年端午時分都會裹粽子送於河中。根據發展變化,現如今漕運河每年這個時期都會有10幾個“龍舟節”,每逢龍舟節熱鬧非凡,人山人海的大河兩面,氣勢直逼河中。據老輩言:一開始是為了爭先送到河中間送粽子。後來演變唱龍舟賽等形式,每年每村至少行一次龍舟賽,以表達對屈原詩人的思念之情。
漕運河地跨數十個鄉鎮,其中最有龍舟特色的有:雍南鎮(現劃歸二壩鎮管轄);三汊河鄉、馬渡鄉(先劃歸湯溝鎮管轄);華龍鎮,鳳凰橋鄉;雍鎮,二壩鎮,黃渡等。每年這個地段的河道都是看龍舟的黃金好地方。河道兩旁人山人海,擁擠出奇的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