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電台

網路電台(漂泊電台)顧名思義就是在網路上搭建的電台。網路電台把傳統意義上的電台搬到了網上,在這裡沒有又重又大的編錄設備,有的只是輕便的電腦;沒有發射塔,有的只是四通八達的網路;收聽電台不用收音機,只要坐在電腦前輕輕點擊就能聽到主持人的聲音。

一世漂泊,沉澱寂寞。
一世漂泊,沉澱寂寞!漂泊的浪子,以天為蓋地為廬,一簫一劍一江湖,在沒有遇到她之前,我只是一個漂泊的浪子,是她,將我狂浪的心收留。是她,撫慰了我心痕深處的殤痛,讓我放蕩不羈的靈魂從此找到了停泊的港灣。如果沒有她,也許我從不知家的溫暖,也許沒有她,我從不知愛的溫馨。
網路電台顧名思義就是在網路上搭建的電台。網路電台把傳統意義上的電台搬到了網上,在這裡沒有又重又大的編錄設備,有的只是輕便的電腦;沒有發射塔,有的只是四通八達的網路;收聽電台不用收音機,只要坐在電腦前輕輕點擊就能聽到主持人的聲音。
網路電台是指通過編碼器,將電腦裡面正在播放的音頻或視頻數據轉換成為可以在Internet上直接傳送的格式,而用戶登錄到電台的網站時,可以下載到經過編碼的音頻信息,再通過如Realplay或Winamp等相關軟體將音頻信息轉換成聲音播放出來。網路電台不需要占用衛星頻段和頻率資源,其播出效果受網路頻寬的影響。
與傳統電台比較,網路電台的優勢
一是迅捷性、無限性。正如美國線上在美國所颳起的網際網路風潮,每天從美國線上獲得他們感興趣新聞的人,比全美國11家頂尖報紙的讀者加起來的總數還多;在黃金時間,美國線上的讀者和CNN或者MTV的觀眾一樣多。網路電台比起傳統電台擁有海量信息,這些海量信息還可以進行結構、分類,有用性更強,這是傳統電台沒法比的。而且,網路電台的實時報導的能力遠遠勝過傳統媒體。
二是互動性和個性化。這兩個特性在某些方面也是一致的。網路電台是一種傳者與受者雙向的互動式傳播。用戶在網際網路上獲得信息時可以有更多的自主權,即可以自己控制並選擇以何時、以何種方式獲得信息,還可以隨時就自己接收到的一則信息作出評價和反饋。這種反饋信息起構成一個雙向流動甚至多次反覆的互動性文本。
當然,網路電台還具有多媒體的傳播優勢,這是建立在流媒體技術的發展的基礎上的。一方面,網路技術的發展是流媒體出現的前提條件;另一方面,有了網路廣播的加入,網路具備了更多魅力。
有real平台,建立網路電台已經不是什麼高難度的事了. 很多學校,廣播站都擁有自己的網路廣播電台. 配合網站的形式使用,效果很好。網路電台可以分為直播&錄播兩種類型,blog形式的音頻為錄播,個人形式為主,而一些大型網站的,則採用直播方式。 網路電台常見平台為 helix real server 加 real producer 來直播部分也有使用meida server & meida encoder的。 經過今年的發展,現在網路電台也已經非常多,個人,團體,商業的都很多
香港電台
香港電台(英語: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中文簡稱“港台”,英文簡稱“RTHK”,是香港唯一的公共廣播機構(行政上又稱為廣播處)及香港廣播史上首間廣播機構,成立於1928年6月28日,前身為香港業餘無線電愛好者創辦的電台,其後由香港政府接辦,呼號為GOW;其後發展成兩個電台頻道,呼號分別為:ZBW(英語台)和zek(華語台,以粵語為主);1948年合稱香港廣播電台(Radio Hong Kong, RHK)。
香港電台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廣播電台,主要功能是宣傳政府的政策、製作教育及資訊節目。1970年成立“公共事務電視部”,並開始製作時事及公共事務節目,供持牌商營電視播映。後來隨著電視的普及化,香港電台製作的電視節目亦開始多元化,繼有電視劇、紀錄片、綜合節目、文教節目及教育電視等。於1976年與教育司署(教育統籌局前身)屬下的教育電視台合併,並改為現名。
香港電台設有七個頻道,每天二十四小時廣播:
香港電台第一台 - FM 92.6-94.4
以粵語廣播,傳遞最新最全面新聞時事資訊,兼備交流空間,讓民意和政府政策得以互相傳達,協助公民社會的發展。
內部頻道名稱及節目定位:第一新聞及資訊頻道
香港電台第二台 - FM 94.8 - 96.9
以粵語廣播,提供多樣化的生活資訊,推動社會共融,鼓勵包容小眾社群,支持多元文化發展。同時開拓與年青人溝通的網上世界,設有年青人網上電台Teen Power (teenpower.rthk.org.hk)。
內部頻道名稱及節目定位:第二家庭頻道,著重青年、社區活動及音樂
香港電台第三台 - AM 567 及 AM 1584 & FM 106.8 (香港島南) / FM 97.9 (跑馬地(灣仔)、渣甸山(灣仔)、陽明山莊眺景園) / FM 107.8 (將軍澳、天水圍)
以英語廣播,為居港的英語人士提供各方資訊,協助他們投入本地社會事務,融入香港。
內部頻道名稱及節目定位:第三新聞及資訊頻道
香港電台第四台(古典音樂台) - FM 97.6 - 98.9
以(英語/粵語)雙語廣播,藉推廣美樂(Fine Music)提升大眾精神生活的素質,是本港唯一的古典音樂頻道。
內部頻道名稱及節目定位:第四香港唯一的古典音樂頻道
香港電台第五台(戲曲台) - AM 783 及 FM 99.4 (將軍澳) / FM 106.8 (屯門、元朗) / FM 92.3 (天水圍)
以粵語廣播,既服務長者又照顧小眾,全力做到“戲曲文教.生活傳真.敬老慈幼.服務社群”。
內部頻道名稱及節目定位:第五長者、文化及教育頻道
香港電台第六台(bbc world Services) - AM 675
以英語廣播,轉播英國廣播電台世界台的節目。
內部頻道名稱及節目定位:第六英國廣播公司世界台
香港電台國語台 - AM 621 及 FM 100.9 (跑馬地、銅鑼灣、灣仔、屯門北) / FM 103.3 (將軍澳、天水圍)
本港唯一國語廣播頻道,肩負著推廣國語套用,以及促進世界華語地區訊息交流的使命。
內部頻道名稱及節目定位:第七香港唯一的國語頻道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