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線

滴水線

滴水線是在外窗台板下邊的一條凹形的線條,是為了防止雨水延板流到牆裡的設計,雨水在這條線外就會跌落,這個就是滴水線,適用於建築工程中有阻斷滴水要求的部位,滴水線(槽)做在窗過梁下口,若混凝土表面很光滑應對其表面進行“毛化處理”。一般設定在雨蓬、視窗、樓梯踏步下、陽台、女兒牆壓頂和突出外牆的腰線等部位。

基本介紹

滴水線滴水線

滴水線是防止雨水順牆面向下流時進入陽台內或流到玻璃上的措施,一般是在底面與外牆面交界的地方,距拐角1-2cm處,做一條1cm左右寬的凹槽,這樣水就被隔斷而不會向內流了。適用於建築工程中有阻斷滴水要求的部位,如突出外牆的窗台、窗楣、包括不出台的窗上口、雨蓬、陽台、女兒牆壓頂和突出外牆的腰線等。這些部位均要做滴水線(也可以做滴水槽)。

滴水線規格

保溫滴水線是由PVC滴水條為主格線布為輔的一種新型的建築材料。
保溫滴水線常用的規格 :
PVC滴水條寬度:23mm*25mm
PVC滴水條長度:2米--2.4米
格線布:6cm--10cm
PVC滴水線裝箱量:150支*2米每箱,可以按照客戶要求裝箱。

具體做法

1、基層處理:一般滴水線(槽)做在窗過梁下口,若混凝土表面很光滑應對其表面進行“毛化處理”:一是“鑿毛”,即用鏨子剔毛,剔去光面,使其粗糙不平。另一種方法是“甩毛”,即在清理乾淨的混凝土表面上用機械噴塗或用笤帚甩上一層1:1稀粥狀水泥砂漿(內摻適量建築膠),使之凝固在混凝土表面,用手掰不動為止。

2、貼上滴水線(槽):按照事先彈好的位置線,採用摻膠砂漿將滴水線(槽)貼上好,視現場情況,約50~80cm布一個貼上點,小於2m的窗洞口布2~3點,大於2m的窗洞口布3~5點。

3、滴水線(槽)施工應與建築外沿抹灰同時進行,當外牆抹灰進行到窗洞口或陽台底口時,先完成洞口外大牆面抹灰,然後翻尺板,將尺板夾於已抹好的大牆面上,尺板坡口朝里,下邊線與事先貼上好的滴水線(槽)找水平,然後抹視窗部位。

滴水線滴水線

4、如做不出台滴水線(槽)(一般在外窗上口),底面灰一直抹到窗邊,如採用鋼、木窗,將窗邊封堵嚴密即可,如採用鋁合金或塑鋼窗應在窗邊留下5mm左右凹槽,以便封堵密封膠;如做突出底口的滴水線(槽)(一般在陽台或雨罩的底口),在底口灰抹到一抹子寬(約8~10cm)時,從外牆向內5cm左右的位置,比著尺板切齊,然後鐵抹子壓光,裡面的小陽角用陽角鑥子鑥直、壓光。

5、截水處理:為防止滴水“尿牆”,滴水線(槽)不可通到牆邊,應在離牆5cm的地方截斷,使滴水既不流進視窗(陽台上),又不能流到牆面上。

6、在底口抹灰達到一定強度(終凝後),用小開刀將槽內砂漿清理乾淨。注意在處理槽內小面時,應保持槽內稜角,不可勾抹成圓弧狀。

(二) 結構施工時,留出滴水線(槽)

在全現澆工程中,提倡在結構施工時留出滴水線(槽),具體做法是:在結構施工階段採用定型洞口模板,計算好滴水線(槽)的位置將滴水線(槽)與門窗洞口一併澆築,操作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在模板設計時,應計算好滴水線(槽)的大小位置,使滴水線(槽)上下整齊一致。

2、滴水線(槽)厚度計算也很重要,既不能減少了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也不能“吃”進窗洞口。

3、洞口模板安裝就位人員操作時要精心,洞口模板的位置、標高要準確。有可靠固定措施。

4、做好成品保護工作,尤其在拆模初期,混凝土強度較低,定要做好保護工作,以免到裝修後期,滴水線(槽)損壞過多,影響裝修質量。

(三) 滴水線做法

在施工中,有些部位如:女兒牆小沿、通風口蓋板,或突出牆面腰線等部位,這些部位的上沿一般都做泛水,坡度不小於1:6,下口通常採用滴水線(俗稱鷹嘴)的做法(其體部位應參照施工圖紙或與設計單位協商)。滴水線的施工應與牆面抹灰同時完成,突出底面至少10mm。要求做到順直一致、四周交圈。做法如下:

1、基層處理:將殘存的砂漿、污垢、灰塵清掃乾淨,用水潤濕,“甩毛”或“鑿毛”。

2、吊垂直、找水平:邊角部位應吊垂直,底口應在同一水平線上,這些部位應提前彈墨線或拉通線控制。

3、施工時應先完成上面及底面抹灰,然後將尺板夾於抹好的底面上,尺板坡口朝外,用事先彈好的水平線找水平,使之在同一水平線上,並且四周交圈,然後完成側面抹灰,這樣底口就形成了形似“鷹嘴”的滴水線。

4、拆下尺板後,再將滴水線壓光、餾直,保證觀感質量。

5、滴水線也可在結構施工時做出,在女兒牆小沿支模時,用ф50的架子管做底模,里口用木條墊平,外口利用架子管本身形狀澆築成“鷹嘴”,拆模後再抹灰修整

滴水線(槽)做法

1、基層處理:一般滴水線(槽)做在窗過梁下口,若混凝土表面很光滑應對其表面進行“毛化處理”:一是“鑿毛”,即用鏨子剔毛,剔去光面,使其粗糙不平。另一種方法是“甩毛”,即在清理乾淨的混凝土表面上用機械噴塗或用笤帚甩上一層1:1稀粥狀水泥砂漿(內摻適量建築膠),使之凝固在混凝土表面,用手掰不動為止。

2、貼上滴水線(槽):按照事先彈好的位置線,採用摻膠砂漿將滴水線(槽)貼上好,視現場情況,約50~80cm布一個貼上點,小於2m的窗洞口布2~3點,大於2m的窗洞口布3~5點。

3、滴水線(槽)施工應與建築外沿抹灰同時進行,當外牆抹灰進行到窗洞口或陽台底口時,先完成洞口外大牆面抹灰,然後翻尺板,將尺板夾於已抹好的大牆面上,尺板坡口朝里,下邊線與事先貼上好的滴水線(槽)找水平,然後抹視窗部位。

4、如做不出台滴水線(槽)(一般在外窗上口),底面灰一直抹到窗邊,如採用鋼、木窗,將窗邊封堵嚴密即可,如採用鋁合金或塑鋼窗應在窗邊留下5mm左右凹槽,以便封堵密封膠;如做突出底口的滴水線(槽)(一般在陽台或雨罩的底口),在底口灰抹到一抹子寬(約8~10cm)時,從外牆向內5cm左右的位置,比著尺板切齊,然後鐵抹子壓光,裡面的小陽角用陽角鑥子鑥直、壓光。

5、截水處理:為防止滴水“尿牆”,滴水線(槽)不可通到牆邊,應在離牆5cm的地方截斷,使滴水既不流進視窗(陽台上),又不能流到牆面上。

6、在底口抹灰達到一定強度(終凝後),用小開刀將槽內砂漿清理乾淨。注意在處理槽內小面時,應保持槽內稜角,不可勾抹成圓弧狀。

施工工藝

一、施工準備

1、抹灰前應檢查門窗框的位置是否正確,與牆體連線是否牢固。

2、牆、梁基體的表面的塵土、污垢、油漬等應清除乾淨,並灑水濕潤。

3、抹灰前檢查外腳手架,確保全全,將施工中鬆動的拉結點及時恢復。

4、提前檢查員門、窗洞口、女兒牆壓頂等部位,對比較嚴重的缺角掉棱或抹灰較厚的部位應提前處理,以防止一次抹灰較厚。

5、應先做樣板,經鑑定後再組織施工。

二、材質要求(根據圖紙要求施工)一般採用:

1、水泥:32.5及其以上礦渣或普通水泥,顏色一致,宜採用同一批號。

2、砂:中砂,平均粒徑在0.35-0.5毫米,砂的顆粒要求潔淨不得含有粘土、草根、及其它有機物有害物質。砂在使用前要過5毫米孔徑的篩子。

三質量要求:

1、所有材料要保證質量,各抹灰層及與基層之間要粘結牢固,無脫層、空鼓、裂縫和爆灰。

2、表面光滑、潔淨,顏色均勻,無抹紋、線角、灰線平直方正、清晰美觀。

3、窗、門框與牆體之間填嵌密實,孔洞、槽、盒尺寸正確、方正、整齊、光滑。

4、滴水線應整齊順直,寬度和深度均應不小於10毫米。

三、工藝流程:

基面清理→彈線→貼上滴水槽→夾尺板→抹灰→壓光→鎦角→修整養護→完成。

四、滴水線做法:

1、在施工中,有些部位:如女兒牆小沿、通風口蓋板或突出牆面的腰線等部位,這些部位的上沿一般都做泛水,坡度不小於1:6,下口通常採用滴水線,俗稱鷹嘴。滴水線的施工與牆面抹灰同時完成,突出牆面至少10毫米。要求做到順直一致、四周交圈。

2、基層做法:一般滴水線做在窗過梁下口,若砼表面很光滑,應先毛化處理,一是鑿毛,另一種方法是甩毛。甩毛是用1:1稀粥狀水泥砂漿內摻適量建築膠,使之凝固在砼表面,用手掰不動為止。

3、吊垂直、找水平:邊角部位應吊垂直,底口應在同一水平線上,這此部位應提前彈線或拉通線控制。

五、成品保護:

1、抹灰時注意保護門窗、曬衣架等設施,門窗框上殘留砂漿及時處理。

2、翻架子要小心,注意不要碰壞了已抹好的牆面及滴水線。

3、注意抹灰的養護,應防止面層的暴曬、水沖、撞擊,以保證灰層有足夠的強度。

六、注意事項及說明:

1、空鼓、開裂:由於滴水線抹灰量小且寬度較窄,容易空裂,故基層處理時尤其應注意,抹灰前澆足水,抹灰較厚時應分層,每層不宜太厚。

2、窗戶“吃口”各同一層窗戶上下口不在同一水平線上,是由於在抹灰時沒有拉通線控制。

滴水範圍

滴水範圍是以房屋滴水線到外牆面所圍成的面積範圍。我國土地法及其他相關法規定:房屋所有權人只對房屋滴水線內的土地享有使用權。

滴水線的原理

滴水線運用了流體沿凸面流動的現象,將水引至牆外,保證了牆體不受雨水的侵蝕。這種流體趨向沿凸面流動的原理被稱為康達效應。

康達效應(Coanda Effect)亦稱附壁作用或柯恩達效應。 流體(水流或氣流)有離開本來的流動方向,改為隨著凸出的物體表面流動的傾向。當流體與它流過的物體表面之間存在表面摩擦時,流體的流速會減慢。只要物體表面的曲率不是太大,依據流體力學中的伯努利原理,流速的減緩會導致流體被吸附在物體表面上流動。這種作用是以羅馬尼亞發明家亨利·康達為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