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欖

滇欖

大喬木,高達50米,胸徑1米,樹皮灰白色。小枝粗0.5—2.5厘米,幼部密被銹色綿毛,後漸無毛;髓部具周生的柱狀維管束,中央有散生的維管束。一般無托葉,稀有托葉,但極早落,生葉腋的枝幹上,是生物學植物系統分類中雙子葉植物綱下一個的物種名稱。

基本信息

滇欖

所屬卷:Canarium Stickman

所屬科:Burseraceae nom. conserv.

中文名:滇欖

其它中文名:“漾蕊”(布朗族語)、“漾短”(傣族語)。
文獻來源:Canarium strictum Roxb. (1814) nom. nud. , (1832) descr., Been. in Hook. f.(1875) Engl. (1883), King (1894)* , Leenh. (1959).

Pimela stricta Blume (1850); Canarium sikkimense King (1894)* , C. reziniferum Brace ex King (1894).

描述欄位

大喬木,高達50米,胸徑1米,樹皮灰白色。小枝粗0.5—2.5厘米,幼部密被銹色綿毛,後漸無毛;髓部具周生的柱狀維管束,中央有散生的維管束。一般無托葉,稀有托葉,但極早落,生葉腋的枝幹上。葉有小葉5—6對,被疏柔毛或無毛。小葉卵狀披針形至橢圓形,長10—20厘米,寬4—6.5厘米,堅紙質至革質,表面無毛,背面近無毛至密被銹色絨毛;基部闊楔形,偏斜;先端漸尖至驟狹漸尖。尖頭銳或鈍;邊緣具細圓齒或呈微波狀;側脈20—22對,兩面多少明顯凸起。花序(據 Leenhouts)腋生,有時集為假頂生,狹聚傘圓錐花序,雌花序常為總狀,密被銹色綿毛至略被黃色絨毛,後漸無毛,雄花序長15—40厘米,為多花的團傘花序;雌花序長7—20厘米,少花。雄花長7毫米,雌花長9毫米。花萼近無毛至外被銹色綿毛,在雄花中長4毫米,在雌花中長5.5毫米,均有短而鈍的裂片。花瓣外面近無毛至密被伏柔毛。雄蕊6,無毛;花絲合生1/4至3/4;花葯漸尖。花盤邊緣和內側被長柔毛,在雄花中環狀,高1毫米,在雌花中稍6裂,高0.5毫米,肉質。雌蕊無毛或被星散的伏毛;在雄花中幾乎不存在。果序總狀,長10—20厘米,無毛,有果1—3,果具柄。果萼盤狀,微3裂,或呈三角狀,直徑1.25厘米。果倒卵圓形或橢圓形,橫切面近圓形至圓三角形,兩端鈍,長3.5一4.5厘米,寬1.7—2.3厘米,果核光滑,肋角鈍,核蓋具不明顯的中肋,蓋厚2.5毫米;能育室1(—2),不育室多少退化。果4—5月成熟。

分布及生境

西雙版納。分布於印度南部及東北部,錫金,緬甸北部。我國雲南新記錄。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果可生食。種子可榨油。樹脂棕褐色,狀如松脂,可用人工方法采割,民眾用以點燈照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