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城市群

滇中城市群

滇中城市群包括昆明、曲靖、玉溪、楚雄四州市行政轄區範圍,總規劃面積9.6萬平方公里。規劃的期限為2009至2030年,根據規劃,到2030年末,滇中總人口規模約為2400萬人,滇中城市群規劃示意圖滇中城市群規劃示意圖城鎮化水平達到75%。

滇中城市群的概述

滇中城市群包括昆明、曲靖、玉溪、楚雄四州市行政轄區範圍,總規劃面積9.6萬平方公里。規劃的期限為2009至2030年,根據規劃,到2030年末,滇中總人口規模約為2400萬人,

滇中城市群規劃示意圖滇中城市群規劃示意圖
城鎮化水平達到75%。
2009年10月,雲南省發改委編制的《雲南省滇中城市經濟圈區域協調發展規劃(2009年-2020年)》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2009年5月28日,雲南省住建廳等省級部門及相關州市組成的聯席審查團對《滇中城市群規劃修編2009-2030》進行了審查。
2011年5月27日正式獲雲南省政府批覆同意《滇中城市群規劃》,2011年8月3日雲南省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公布《滇中城市群規劃》。該《規劃》的批准實施,將對滇中區域乃至雲南省經濟社會全面可持續發展起到明顯的推動作用。
滇中城市群區域內資源富集、產業基礎紮實,是雲南省最主要的產業聚集區,2010年前後由工業化初級階段跨入中期發展,城市群雛形初步形成。規劃以發展為目標、培育為核心、協調為重點,對滇中區域及區際間的產業協調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等做了統籌安排,從區域發展的角度,打破行政區域限制,提升整體實力和綜合競爭力。

滇中城市群的布局

概述

按照雲南省“滇中城市群”構想,雲南省將以昆明為核心,攜手曲靖、玉溪和楚雄進行滇中城市群建設。到二0二0年雲南將構築出一核、兩軸、三圈、四極、五通道的空間結構。

滇中城市群示意圖空間布局示意圖滇中城市群示意圖空間布局示意圖
一核

一核指昆明都市區,以昆明主城、呈貢新區、空港經濟區為核心,涵蓋周邊安寧、富民、嵩明、澄江、宜良、晉寧新城和昆陽海口新城7個二級城市。

兩軸

兩軸包括滇中東西、南北兩條重點發展軸,是滇中城市和產業一體化建設的綜合廊道,是中國陸路面向南亞、東南亞開放的必由通道。
1、東西軸
以連線曲靖——昆明——楚雄的高速公路和鐵路等交通設施為依託,重點發展中央商務、先進制造業、空港物流、生物製藥、重化工等產業,成為滇中城市圈連線黔桂、珠三角地區,拓展緬印巴的重要軸線。
2、南北軸
以連線武定〈祿勸〉——昆明——玉溪高速公路和鐵路等交通設施為依託,建設具有綠色生態、科技文化創新和休閒經濟走廊三大功能的縱向主發展軸,成為滇中城市圈向川渝腹地、長三角地區發展、向越老泰柬輻射的重要軸線。

三圈層

以環滇中城市的公路網、鐵路網和軌道交通網的建設為基礎,構築“極核圈層”、“帶動圈層”及“輻射圈層”三大圈層結構,加快滇中城市經濟圈的形成,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依託昆明面向東南亞、南亞交通樞紐建設和滇中城市經濟圈公路網、鐵路網、軌道交通網的建設,形成溝通廣大內陸地區和面向東南亞和南亞、連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陸路樞紐,使滇中城市經濟圈成為中國西南對外開發和經濟成長的新高地。
1、極核圈層
依託昆明鐵路樞紐環線和昆明繞城高速公路,構築極核圈層。規劃範圍主要包括現代新昆明和距核心城市中心約30—50公里範圍內的部分市、縣(區)、鎮和相關區域。極核圈層與核心城市聯繫緊密,是各種要素依託國家和省級產業園區集聚和擴散的地帶,主要發展高技術產業、現代農業、先進制造業、化工、物流等產業,經濟成長力強勁,對圈外具有較強帶動、輻射和服務功能。
2、帶動圈層
依託連線曲靖市、玉溪市、楚雄州、武定縣(祿勸縣)環狀城際軌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圈,構築帶動圈層。規劃範圍為極核圈層外圍、距核心城市中心約100到150公里範圍內的城市和區域,屬於一小時經濟圈。該圈層是擴展城市規模,發揮人口集聚功能,培育新興特大城市的主要地帶,也是實現產業分工和合理布局的主要地帶,以發展菸草及配套、加工業、化工、冶金、生物、現代農業等產業為主,具有較強的經濟社會發展帶動作用。
3、輻射圈層
依託連線宣威、富源、羅平、石林(彌勒)、通海、峨山、新平(腰街)、南華、姚安、大姚、永仁、元謀、武定、尋甸、東川、會澤的環狀高速公路圈,構築輻射圈層。規劃範圍為帶動圈層外圍、距核心城市中心約150到200公里範圍內的市縣(鎮)和區域,屬於兩小時經濟圈。該圈層是培育地方性中心城市,統籌城鄉發展的主要地帶,重點是提升產業集聚度,加強產業競爭力,發展新興產業,承接極核圈層產業與功能轉移、擴散。

四極

四極:曲靖、玉溪、楚雄、武定〈祿勸〉四大城市增長極
1、東部——曲靖增長極
以構建珠江源大城市為目標,拓展對周邊地區和省份的輻射、帶動作用,使曲靖成為全國重要的集生產、加工、貿易、科研為一體的重化工和有色冶金基地;承接黔桂川與東協自由貿易區的物資集結和運輸樞紐。
2、南部——玉溪增長極
以加快昆玉一體化進程為目標,整合區域內資源,最佳化產業布局,推進兩城交通公交化,逐步由通信、金融兩城一地向一體化邁進,構建世界級的菸草產業基地、花卉基地、科技創新基地、康體休閒旅遊基地以及最適宜居住地。
3、西部——楚雄增長極
以加強和提升城市聚集力為目標,加快發展生物產業,建設全省重要的綠色產業基地、冶金化工基地、突出特色文化,民族文化旅遊產業基地以及承接產業轉移和出口加工基地,形成並發揮聯動滇中、滇西的重要功能作用。
4、北部——武定祿勸增長極
為彌補滇中經濟圈城市鏈條中的塌陷環節,將武定、祿勸兩縣合併規劃建設成為一個生態化新興產業示範(組團)城市,設立生態產業園區,發展現代農業、科技文化創新、環保等新興產業。充分發揮承接昆明、聯動攀枝花,帶動相對落後的滇中北部經濟發展的功能作用。

五通道

以昆明為核心,呈放射狀的五大通道,通過鐵路、公路網溝通內陸,連線東南亞、南亞。
1、滇東北通道
以昆明經曲靖至上海的滬昆鐵路和滬昆高速公路為基礎。滇東北通道連川、渝、黔,直接與成渝經濟帶相接,是中國廣大的內陸腹地和長三角地區進入東南亞、南亞最便捷的陸路通道。
2、滇西北通道
以昆明至成都的成昆鐵路和昆永高速公路為基礎。滇西北通道面向川、藏和金沙江上游,與關中城市群呼應,是中國西部地區通邊達海的重要通道。
3、滇西南國際通道
以昆明經楚雄至大理並延伸至瑞麗和緬甸的第三亞歐大陸橋西南通道(泛亞鐵路西線重要部分)為基礎。滇西南國際通道是中國走向南亞、印度洋最便捷的陸路通道。泛亞鐵路西線以及中緬陸水聯運通道開通以後,滇西南國際通道運輸成本將進一步降低,滇中城市群作為中國面向南亞、印度洋開放的樞紐地位將進一步凸顯。
4、滇南國際通道
以昆明經玉溪至河口、磨憨的泛亞鐵路東、中線和昆河、昆曼高速公路為基礎,並延伸至越南河內、海防和泰國曼谷。滇南國際通道是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直接降低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陸路運輸成本,有利於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經貿往來,更有利於中國和東南亞旅遊業的發展。
5、滇東南通道
以昆明至南寧的雲桂鐵路、昆衡高速公路為基礎,經過泛亞鐵路可直達越南、泰國、緬甸等東協國家。滇東南通道處於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區、大湄公河次區域、泛珠三角經濟合作區等多區域合作相互疊加、融合的區域,為將滇中經濟圈建設成為中國~東協物流、商貿、加工製造基地,信息、交通樞紐和金融中心創造有利條件。

三個都市區

三個都市區指曲靖都市區、玉溪都市區、楚雄都市區。其中曲靖都市區加快煤電及新能源基地、重化工基地、有色金屬及新材料基地和省內交通樞紐、物流中心建設,逐步培育機械製造、生物資源開發創新、高新技術產業,打造雲南現代工業基地。玉溪都市區優先發展休閒旅遊業、高新技術產業、裝備製造業、節能環保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楚雄都市區重點發展生物醫藥、旅遊、民族文化、綠色食品加工等產業。

兩環

兩環是指依託滇中內、外環交通體系,以昆明城市為核心,聯繫昆明半小時通勤圈和一小時通勤圈的兩個環狀區域。兩軸一個是“曲靖-昆明-玉溪”發展軸,另一個是“楚雄-昆明-文山”發展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