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徹斯特硬碟

溫徹斯特硬碟

1973年,IBM研製成功了一種新型的硬碟IBM 3340。這種硬碟擁有幾個同軸的金屬碟片,碟片上塗著磁性材料。

概述

溫徹斯特硬碟溫徹斯特硬碟
它們和可以移動的磁頭共同密封在一個盒子裡面,磁頭能從旋轉的碟片上讀出磁信號的變化--這就是我們今天是用的硬碟的祖先,IBM把它叫做溫徹斯特硬碟
“溫徹斯特”這個名字還有個小小的來歷。IBM 3340擁有兩個30MB的存儲單元,而當時一種很有名的“溫徹斯特來復槍”的口徑和裝藥也恰好包含了兩個數字“30”。於是這種硬碟的內部代號就被定為“溫徹斯特”。
溫徹斯特硬碟採用了一個了不起的技術:它的磁頭並不與碟片接觸。可以想像,如果要提高存取數據的速度,硬碟的碟片就應該越轉越快。但是如果磁頭與碟片接觸,那么無論採用什麼材料都不可能勝任這種工作。技術人員想到讓磁頭在碟片上方“飛行”,與碟片保持一個非常近的距離。這個想法是可行的,因為碟片高速旋轉會產生流動的風,只要磁頭的形狀合適,它就能像飛機一樣飛行。這樣,碟片就能旋轉的很快而不必擔心磨擦造成的災難。磁頭被固定在一個能沿碟片徑向運動的臂上。由於磁頭相對碟片高速運動,並且二者距離很近,哪怕是一丁點灰塵也會造成磁碟的損壞。所以,碟片、磁頭和驅動機構被密封在了一個盒子裡。
1980年,希捷(Seagate)公司製造出了個人電腦上的第一塊溫徹斯特硬碟,這個硬碟與當時的軟碟機體積相仿,容量5MB(可以想像,這種容量在今天什麼也做不了,但是在當時對於個人電腦卻是個天文數字)。
硬碟容量的提高依賴於磁頭的靈敏度。如果磁頭越靈敏,就能在單位面積的區域上讀出更多的信息。80年代的硬碟使用所謂的薄膜磁頭,後來,研究人員找到了一種材料,這種材料的電阻能隨磁場的變化而變化,這就是現在通用的“磁阻”磁頭。高靈敏度的磁頭為高密度的存儲提供了可能。
今天,儘管我們的硬碟能夠儲存數十甚至上百GB的信息,它們的實質與1973年IBM發明的溫徹斯特硬碟沒有區別。那個盛有高速旋轉的碟子的方盒,仍然是快速大量存取數據的最好選擇。

相關條目

硬碟 電腦硬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