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效應影響

溫室效應影響

溫室效應是指透射陽光的密閉空間由於與外界缺乏熱交換而形成的保溫效應,就是太陽短波輻射可以透過大氣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後放出的長波輻射卻被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質所吸收,從而產生大氣變暖的效應。溫室效應會導致地球冰川消退,海平面上升;氣候帶北移,引發生態問題;此外,還會使局部地區在短時間內發生急劇的天氣變化,導致氣候異常,造成高溫、熱浪、熱帶風暴、龍捲風等自然災害加重。還有,溫室效應導致極熱天氣出現頻率增加,使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上升,同時還會加速流行性疾病的傳播和擴散,從而直接威脅人類健康。

基本信息

釋義

“溫室效應”是指地球大氣層上的一種物理特性。假若沒有大氣層,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不會是現在合宜的15℃,而是十分低的-18℃。這溫度上的差別是由於一類名為溫室氣體所引致,這些氣體吸收紅外線輻射而影響到地球整體的能量平衡。在現況中,地面和大氣層在整體上吸收太陽輻射後能平衡釋放紅外線輻射到太空外。但受到溫室氣體的影響,大氣層吸收紅外線輻射的份量多過它釋放出到太空外,這使地球表面溫度上升,此過程可稱為“天然的溫室效應”。但由於人類活動釋放出大量的溫室氣體,結果讓更多紅外線輻射被折返到地面上,加強了“溫室效應”的作用。

溫室氣體組分

引起溫室效應的氣體,如C0、甲烷、各種氟氯烴、臭氧和水蒸氣等,稱為溫室氣。大氣中水蒸氣的含量要高於CO等人為的溫室氣體,是導致自然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研究表明,在中緯度地區晴朗天氣下,水蒸氣對溫室效應的影響占60%~70%,CO僅占25%。但水蒸氣在大氣中的含量相對穩定,因此,目前普遍認為大氣中的水蒸氣不直接受人類活動的影響;而以CO為主的人為排放溫室氣體,隨著人類工農業活動的發展,排放量在逐年增加,因此,目前各國主要關注各種人為溫室氣體的排放情況。尤其是CO,其對溫室效應的貢獻超過了其他人為溫室氣體,成為對溫室效應貢獻最大的人為溫室氣體,其中,化石燃料所排放的CO占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的56.6%。

影響

溫室效應的加劇必然導致全球變暖,氣候變化已成為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因素。

(1)冰川消退,海平面上升

氣候變暖,使極地及高山冰川融化,從而使海平面上升。氣溫升高導致海水受熱膨脹,也會使海平面上升。觀測表明,近100餘年來海平面上升了14~15cm;據預測,未來海平面將繼續上升。

海平面上升會直接導致低地被淹、海岸侵蝕加重、排洪不暢、土地鹽漬化和海水倒灌等問題。若地球溫度按現在的速度繼續升高,預測到2050年,南北極冰山將大幅度融化,上海、東京、紐約和悉尼等沿海城市將被淹沒。

(2)氣候帶北移,引發生態問題

據估計,若氣溫升高1℃,北半球的氣候帶將平均北移約100km;若氣溫升高3.5℃,則會向北移動5個緯度左右。這樣,占陸地面積3%的苔原帶將不復存在,冰島的氣候可能與蘇格蘭相似,而我國徐州、鄭州冬季的氣溫也將與現在的武漢或杭州差不多。

如果物種遷移適應的速度落後於環境的變化速度,則該物種可能瀕於滅絕。據世界自然保護基金會(WWF)的報告,若全球變暖的趨勢不能被有效遏制,到2100年,全世界將有1/3的動物棲息地發生根本性變化,這將導致大量物種因不能適應新的生存環境幣滅絕。

氣候變暖很可能造成某些地區蟲害與病菌傳播範圍擴大,昆蟲群體密度增加。溫度升高會使熱帶蟲害和病菌向較高緯度蔓延,使中緯度面臨熱帶病蟲害的威脅。同時,氣溫升高可能使這些病蟲的分布區擴大、生長季節加長,並使多世代害蟲繁殖代數增加,一年中危害時間延長,從而加重農林災害。

(3)加重區域災害

全球變暖會加大海洋和地表水的蒸發速度,從而改變降水量和降水頻率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分布。研究表明,一方面,全球變暖使世界上缺水地區降水量和地表徑流減少,加重了這些地區的旱災,也加快了土地荒漠化的速度;另一方面,氣候變暖又使雨量較大的熱帶地區降水量進一步增大,從而加劇洪澇災害的發生。此外,全球變暖還會使局部地區在短時間內發生急劇的天氣變化,導致氣候異常,造成高溫、熱浪、熱帶風暴、龍捲風等自然災害加重。

(4)危害人類健康

溫室效應導致極熱天氣出現頻率增加,使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上升,同時還會加速流行性疾病的傳播和擴散,從而直接威脅人類健康。

當然,全球變暖,大氣中CO濃度升高,有利於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擴大植物的生長範圍,從而提高植物的生產力。但整體來看,溫室效應及其引發的全球變暖是弊大於利,因此必須採取各種措施來控制溫室效應,抑制全球變暖。

減緩措施

過去幾十年間積累的證據表明,人類活動會在全球範圍內干擾大氣。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專家在2008年的巴黎會議中,就各國有關氣候變暖的研究和統計數據,深入討論了全球變暖問題,認為人類活動很可能與氣候變暖有關聯。因此,必須對人類活動進行調整,採取必要的措施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最大限度地減少人類活動對地球系統的人為干擾。

減少溫室氣體向大氣中排放是減緩溫室效應最直接的方法,導致CO排放量有增無減的根本原因是世界對化石燃料的過分依賴,特別是對煤炭、原油和天然氣的依賴。鑒於此,國際上CO減排主要有五種方案:

一是最佳化能源結構,開發核能、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二是提高植被面積,消除亂砍濫伐,保護生態環境;

三是從化石燃料的利用中捕集CO並加以利用或封存;

四是開發生物質能源,大力發展低碳或無碳燃料;

五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節能,包括開發清潔燃燒技術和燃燒設備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