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力

溝通力

溝通力,溝通的目的是讓對方達成行動或理解你所傳達的信息和情感,即溝通的品質取決於對方的回應。良好的溝通是要說對方想聽的,聽對方想說的。要想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進行有效的編碼[計算機術語]、解碼與反饋。所以,真正的溝通力是100%的責任溝通,不認為“一個巴掌拍不響”的理解,將“對牛彈琴”溝通責任徹底歸於彈琴者

基本信息

定義

溝者,構築管道也;通者,順暢也。

提高溝通力要弄清楚聽者想聽什麼,透過認同讚美、詢問需求的方式實現,並以以對方感興趣的方式表達,如幽默、熱情、親和、友善。同時,在適當的機會和場所中,依據需求、變化場所。傾聽時,用對方樂意的方式傾聽,積極探詢說者想說什麼,設身處地、不要打斷並積極回應、鼓勵表達;控制情緒適時回應與反饋,最後確認理解,聽完後澄清異議。

影響

美國著名財經雜誌《產業周刊》評選的全球最佳CEO---喬爾瑪·奧利拉(諾基亞公司)說,一個稱職的CEO要具備的素質有兩條:首先是溝通的能力;還有就是對人進行管理的能力。美國著名學府普林斯頓大學對一萬份人事檔案進行分析,發現:“智慧”、“專業技術”和“經驗”只占成功因素的25%,其餘75%決定於良好的人際溝通;哈佛大學就業指導小組調查結果顯示,在500名被解職的男女中,因人際溝通不良而導致工作不稱職者占82%。

企業執行力不好,其中最大的問題源自於溝通,也就是說執行者沒有搞清楚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就開始執行操作。這種錯誤機率肯定非常的高。有的時候,不是不想搞明白,而是在特定的執行環境下還沒有搞清楚就使然。

問題在哪呢?我們來研究中國的一句古話:對牛彈琴。也是我們管理者經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意思是譏笑接受訊息的人弄不懂傳送信息的人說的是什麼意思。認為這個人太笨了,與他說這些是白費口舌。

當然我們知道這是一個典故:戰國時代,有一個叫公明儀的音樂家,他能作曲也能演奏,七弦琴彈得非常好,彈的曲子優美動聽,很多人都喜歡聽他彈琴,人們很敬重他。公明儀不但在室內彈琴,遇上好天氣,還喜歡帶琴到郊外彈奏。有一天,他來到郊外,春風徐徐地吹著,垂柳輕輕地動著,一頭黃牛正在草地上低頭吃草。公明儀一時興致來了,擺上琴,撥動琴弦,就給這頭牛彈起了最高雅樂曲——"清角之操"來。老黃牛在那裡卻無動於衷,仍然低頭一個勁地吃草。公明儀想,這支曲子可能太高雅了,該換個曲調,彈彈小曲。老黃牛仍然毫無反應,繼續悠閒地吃草。公明儀拿出自己的全部本領,彈奏最拿手的曲子。這回呢,老黃牛偶爾甩甩尾巴,趕著牛虻,仍然低頭悶不吱聲地吃草。最後,老黃牛慢悠悠地走了。換個地方去吃草。公明儀見老黃牛始終無動於衷,很是失望。人們對他說:"你不要生氣了!不是你彈的曲子不好聽,是你彈的曲子不對牛的耳朵啊!"最後,公明儀也只好嘆口氣,抱琴回去了。

顯然能夠明白:問題不在牛,而在彈琴的人。如果你對著牛來彈琴,牛能明白嗎?當然不能明白。那誰之錯?顯然是彈琴之人。若想實現對牛彈琴,首先要會講“牛語”。這說明在執行當中,面對聽不懂的下屬,我們也要學會“牛”語了。否則你的下屬怎能執行好呢?甚至被我們稱之為“不拔不動”。

我們再看一則故事:從前有位秀才,夜晚被蚊子咬醒,於是對睡在旁邊的夫人說:“爾夫被毒蟲所吸也”。秀才看到夫人沒有反應,又大聲地說了一遍:“爾夫被毒蟲所吸也”,夫人還是沒有反應。此時,秀才大怒:“老婆子!趕快起來,你老公被蚊子咬死了”。妻子聞聲,趕快起來,趕走了蚊子。

這個時候,如果你的屬下聽完你的工作指示,而無動於衷。誰之錯?主管。那么要想讓屬下立即行動,首先要了解屬下,用屬下容易接受的方式與之溝通,才是上策。有一個寓言故事:一把堅實的大鎖掛在大門上,一根鐵桿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無法將它撬開。鑰匙走來了,他用瘦小的身子鑽進鎖孔,只輕輕一轉,大鎖就“啪”地一聲打開了。鐵桿奇怪地問:“為什麼我費了那么大力氣也打不開,而你卻輕而易舉地就把它打開了呢?”鑰匙說:“因為我最了解他的心。”所以,不要對牛彈琴,而要對牛講“牛語”!溝通要從對方的角度出發。在管理當中,溝通的主導責任是管理者自己。

課程專家

蔣小華著作《為結果而戰》蔣小華著作《為結果而戰》
《溝通力》課程培訓專家:蔣小華

中國戰略執行第一人

現任戰略與執行研究院院長

華略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培訓師

清華大學、浙江大學EMBA班特約講師

多家培訓機構特聘講師,多家媒體雜誌專欄撰稿人

2007年獲“中國管理諮詢行業十佳傑出人物”

2009年榮獲“全球500強華人講師”

被業屆譽為“最佳執行教練”

出版著作:《為結果而戰:打造以結果為導向的執行模式》

課程綱要

蔣小華蔣小華
本課程由著名管理培訓專家蔣小華主講

說對話才能做對事,無論是在戰略執行中,還是在商務談判中,甚至同事關係的處理方面,良好的溝通是前提。本課程幫助你深化對“溝通”的認識,掌握高效溝通的秘訣;通過演練培養你的親和力與演講力,快速建立個人影響力;懂得與企業內外進行有效的溝通,實現團隊與個人的更大價值。

課程提綱:

一、溝通是什麼?

1.溝通目標:鼓舞對方達成行動;

2.溝通步驟:編碼、解碼、反饋;

3.溝通之道:100%的責任

4.溝通底線:說對方想聽的,聽對方想說的

二、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1.問對問題:了解他的心/發問的技巧

2.有效傾聽:傾聽的層次/傾聽的用詞、語調和動作/傾聽的技能/傾聽的禁忌

3.有效反饋:理解確認/異議澄清/肢體語言反饋

三、不戰而屈人之兵(親和力)

1.微笑:欲取之,先予之

2.讚美:面子給你,里子給我

3.頻道同步:原來都是同道中人

四、運疇惟幄,志在必得(同理心)

1.區別:換位思考與同情心

2.步驟:辨識與反饋

3.準則: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立場要堅定,態度要誠懇

五:一對多全盤“通殺”(演講)

1.演講前:分析聽眾/設計綱要

2.演講中:互動/肢體語言的套用/演講忘詞、問倒等處理技巧

3.演講後:總結/提升

提高

1、去別人家做客,當主人的話可多可少,甚至經常勸你喝茶或提建議看看電視時,你就該告辭了。人總是在感到無話可說時,才提醒別人做一些無關緊要的事。再待下去,你可能就不受歡迎了。

2、正在對上司匯報工作,他的眼睛沒有專注地看著你,或者他的手指不經意的在桌子上扣幾下,很可能他已對你的匯報不滿意了。如果你進去時,他腳正在桌子下無聊地晃動,你說話間,他的腳忽然間停止了晃動,那他已經對你的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3、和一個新認識的人談話時,他的雙手總是在不經意間抱在胸前,那表明他還是對你有所防備的,所以,在讓他相信你以前,最好還是謹慎為之。

4、在酒桌上,一個向你頻頻敬酒的人,不是有求於你,就是對你有敵意,所以你還是儘快的分析一下,究竟自己屬於前者還是後者。前者就趕快把話題引過去答應他,後者你就要裝醉了。

5、一個人向你發出了邀請,你興致勃勃的落實邀請時,他忽然顧左右而言他。其實,他的邀請不過是順口一來的說法,你就不要追究下去了,除非你想讓他討厭。

6、發現你的失誤沒有告訴你,比告訴你要可怕得多,特別是兩個人處於競爭的工作狀態時。

7、一個面對你總是誇誇其談的人並不是驕傲,他的內心恰好與他誇誇其談的外表相反,是一個極度自卑的人。他的誇誇其談不過是用來掩飾內心的自卑罷了。

8、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要首先想到自己是不是做錯了。如果自己沒錯(那是不可能的),那么就站在對方的角度,體驗一下對方的感覺。

9、讓自己去適應環境,因為環境永遠不會來適應你。即使這是一個非常非常痛苦的過程。

10、大方一點。不會大方就學大方一點。如果大方真的會讓你很心疼,那就裝大方一點。

11、低調一點,低調一點,再低調一點(要比臨時工還要低調,可能在別人眼中你還不如一個幹了幾年的臨時工呢)。

12、嘴要甜,平常不要吝惜你的喝彩聲。(會誇獎人。好的誇獎,會讓人產生愉悅感,但不要過頭到令人反感。)

13、如果你覺得最近一段時間工作順利的不得了,那你就要加小心了。

14、有禮貌。打招呼時要看著對方的眼睛。以長輩的稱呼和年紀大的人溝通,因為你就是不折不扣小子輩。

15、少說多做。言多必失,人多的場合少說話。

16、不要把別人的好,視為理所當然,要知道感恩。

17、手高眼低。

18、遵守時間,但不要期望別人也遵守時間。

19、信首諾言,但不要輕易許諾。更不要把別人對你的承諾一直記在心上並信以為真。

20、不要向同事借錢,如果借了,那么一定要準時還。

21、不要借錢給同事,如果不得不借,那么就當送給他好了。

22、不要推脫責任(即使是別人的責任)。

23、在一個同事的後面不要說另一個同事的壞話。要堅持在背後說別人好話,別擔心這好話傳不到當事人耳朵里。如果有人在你面前說某人壞話時,你要微笑。

24、避免和同事公開對立(包括公開提出反對意見,激烈的更不可取)。

25、經常幫助別人,但是不能讓被幫的人覺得理所應當。

26、說實話會讓你倒大霉。

27、對事不對人;或對事無情,對人要有情;或做人第一,做事其次。

28、經常檢查自己是不是又自負了,又驕傲了,又看不起別人了。(即使你有通天之才沒有別人的合作和幫助也是白搭)

29、忍耐是人生的必修課。(要忍耐一生的啊,有的人一輩子到死這門功課也不及格)

30、新到一個地方,不要急於融入到其中哪個圈子裡去。等到了足夠的時間,屬於你的那個圈子會自動接納你。

31、有一顆平常心。沒什麼大不了的,好事要往壞處想,壞事要往好處想。

32、儘量不要發生辦公室戀情,如果實在避免不了,那就在辦公室避免任何形式的身體接觸,包括眼神。

33、會拍馬屁(這是和頂頭上司溝通的重要途徑之一),但小心不要弄髒手。

34、資歷非常重要。不要和老傢伙們耍心眼鬥法,否則你回死得很難看的。

35、好心有時不會有好結果,但不能因此而灰心。

36、待上以敬,待下以寬。

37、如果你帶領一個團隊,在總結工作時要把錯誤都攬在自己身上,把功勞都記在下屬身上。當上司和下屬同時在場時要記得及時表揚你的下屬。批評人的時候一定要在只有你們兩個人的情況下才能進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