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叩頭蟲

溝叩頭蟲

叩頭蟲分布很廣,對麥類、玉米、高粱、陸稻、粟、薯米、棉花、蔬菜等作物危害很大。最常見的有溝叩頭蟲和褐紋叩頭蟲。灌溉能防止和消滅叩頭蟲。

基本信息

溝叩頭蟲

正文

叩頭蟲科昆蟲的 1種。幼蟲為害小麥、大麥、玉米、高粱、、麻、瓜、甜菜、白菜、馬鈴薯、茄等,是遼寧、內蒙古、甘肅、青海、河北、山西、山東、陝西、河南等省(區)的重要地下害蟲。雄蟲體長14~18毫米,雌蟲16~17毫米。體形雌雄間差異很大,雄蟲瘦狹,背面扁平,雌蟲較粗闊,背面拱隆。體色由棕紅至深栗褐色。全身密被金黃色半臥細毛。頭部刻點粗密而深,頭頂中央低凹,額唇基前緣明顯高於上唇,上唇很小。雄蟲觸角12節,細長,約與身體等長,第3~6節寬扁;雌蟲11節,短粗,向後伸展僅達鞘翅基部。前胸背板密被長毛。小盾片略呈心臟形。雄蟲鞘翅狹長,兩側平行,末端略突;雌蟲較肥闊,端末鈍圓,表面拱凸。雄蟲的足細長,各足腿節長出體側很多;雌蟲較粗短。跗節1~4節依次漸短,第5節細長,爪單齒式。幼蟲黃色,並具黃色細毛;頭暗褐色,扁平,上唇呈三叉狀突起;自胸至腹端各節背中有1條細縱溝;尾端分叉,並向上彎曲,各叉內側有 1小齒。老熟幼蟲體長20~30毫米。生活史長,約3年多完成1代。老熟幼蟲於8月間做土室化蛹,20天后羽化為成蟲。當年不出土,來春開始活動,4月間最盛,晚間出土交配。產卵土中 3~7厘米處。成蟲壽命長達220天左右。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