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第二人民醫院

湛江市第二人民醫院

湛江市第二人民醫院(廣東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是湛江市歷史最悠久的綜合性醫院。位於廣東省湛江市霞山區民有路12號。醫院前有民有路,後有海濱路,左有文明路相夾,共有12路、22路、2路等公共汽車經過。醫院占地面積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7萬平方米,為湛江市“花園式單位”。

基本信息

醫院簡介

醫院醫院
湛江市第二人民醫院(廣東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是湛江市歷史最悠久的綜合性醫院。位於廣東省湛江市霞山區民有路12號。醫院前有民有路,後有海濱路,左有文明路相夾,共有12路、22路、2路等公共汽車經過。醫院占地面積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7萬平方米,為湛江市“花園式單位”。

發展簡史

創建於1922年,其前身是法國人興辦的“愛民醫院”,西醫由此傳入湛江城鄉。1946年易名為湛江市西營醫院。1962年同時成為中山醫學院湛江分院附屬醫院。1983年湛江地市合併後,改稱為湛江市第二人民醫院。1993年經市政府批准同時成為廣東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湛江市第二人民醫院 位於 霞山區民有路,是湛江歷史較悠久的一間綜合性醫院,其前身是1922年8月法國教會興辦的 廣州灣(湛江舊稱)“愛民醫院”,也是湛江的首家大型醫院,開創西醫進入湛江先河。
初辦時,只有少數正式醫院和一批修女,設備簡陋,僅有病床20張。1946年湛江建市,初易名為湛江市衛生院,後改為湛江市立 西營霞山舊稱)醫院。新中國成立後,由人民政府接管,命名為湛江市人民醫院,接收時也不過130張病床,醫務勤雜人員39人。
1987年地市合併改稱湛江市第二人民醫院,1993年經市政府批准同時增掛廣東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牌子。
湛江市第二人醫院經歷了85年的變遷和發展,建成了集醫療、教學、科研三位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醫院。今設有病床520張、員工達780多人,醫院占地面積6萬多平方米,多年被評市的先進文明單位。

產品與服務

醫院科室設定齊全,共有18個病區,設有包括消化內科、心血管內科、神經內科、呼吸內科、血液內科、內分泌內科、泌尿內科、腫瘤內科、普通外科、肝膽外科、骨科、創傷外科、顱腦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燒傷外科、小兒外科、婦科、產科、兒科、皮膚科、中醫科、感染科、眼科、小兒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麻醉科、老年科、疼痛科、介入科、心理諮詢等40多個臨床及醫技科室。擁有全身螺鏇CT、核磁共振、數浮X線攝影檢查機(簡稱DR)、大型X光機、V730三維彩超機等多台彩超儀器、各種內窺鏡、腹腔鏡、動態心電圖儀、中心監護儀、胎兒監護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血氣分析儀等一批先進檢查設備;並開展體外震波碎石、血液淨化、雷射、高壓氧等現代治療新技術。影像醫學科的數位化影像系統(PACS)先進性居粵西地區之首。尤其超聲引導穿刺等各項技術純熟。

管理團隊

實際演練實際演練
院 長:劉衍宇 黨委書記:林康 副院長:陳春雷 副院長:成俊芬
全院現職幹部職工:800多人;離退休:300多人;現有正副主任醫師(正副教授)近180多人,中級職稱240多人。有30多位正副主任被聘為廣東醫學院兼職教授。開放病床570張,年門急診量45萬多人次,年住院病人1.8萬餘人次。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