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一中培才學校

湛江一中培才學校

湛江一中培才學校是經湛江市教育局批准的民辦全日制完全中學,由湛江第一中學主辦。是湛江市一級中學。 湛江一中培才學校秉承湛江一中“以人為本,和諧發展,力求冒尖”的辦學理念和科學高效的管理模式,並結合實際,開拓創新。學校校服與湛江一中本部校服相同

基本信息

辦學歷史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廣州、香港先後淪陷。這兩地的一批愛國進步的教育工作者西遷廣州灣(即今天的湛江市)。當地名流陳學談、陳學森等人會見了他們,經過商議,集資在赤坎高州會館(現湛江市第四國小校址)興辦培才國小,莊潤德任首任校長。1938年梁其浩繼任校長。1939年增辦了培才初級中學,陳全道擔任國中校長。1941年陳學森之女陳玉燕從上海復旦大學畢業,接任培才中、國小校長職務。1942年第一屆國中學生畢業,增設了高中班,為了發展學校,於是在湛江尋找新址,最後確定選址在赤坎雞嶺,從此成為一間完全中學,定名為“廣州灣私立培才中學”,並請時任民國總統的蔣中正先生題寫校名“培才中學”。抗戰勝利後改稱“湛江市培才中學”,陳玉燕繼續擔任校長。培才中學以其顯赫的辦學成績名冠粵西、享譽全省並以“南路學府”著稱於當時的中國。

培才中學辦學特點鮮明:第一、學校提出“培才人一家親”的口號,彰顯了和諧友愛的思想,師生愛校如家,團結友愛;第二、學校明確提出“培育英才”的辦學目標,鼓勵學生胸懷大志,發奮學習,力爭成才;第三、注重教師隊伍建設。培才中學師資力量雄厚,除畢業於教育系的陳玉燕校長外,還雲集一批師資水平高的教師任教,如畢業於美國密西根大學的王乃春、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何中中、著名的音樂家黃友棣、美術教授鄧昌中、王益倫等教學骨幹;第四、注重學生素質教育,主張德、智、體全面發展。學校經常舉辦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培養學生特長。培才銀樂隊是當時南路第一支管弦樂隊,聞名遐邇。

湛江一中培才學校開辦 湛江一中培才學校開辦

培才中學具有光榮的革命歷史,從1942年開始就有革命活動。在黨組織的領導下,師生們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開展地下革命鬥爭,一大批進步學生走上革命道路。校友林才連是南路特委交通站負責人,1948年被捕,堅貞不屈,英勇就義。解放初,大批學生積極參軍、參加革命工作,大多有建樹。

2007年7月,經湛江市教育局批准,湛江一中與寸金教育集團合作辦學,以民辦公助模式創辦“湛江一中培才學校”,遷址至湛江赤坎寸寶路。

學校領導

學校領導 學校領導

常務校長:鄭建忠

副校長:沈建海,葉譯

德育處主任:鄭斌

體衛藝處主任:陳超榮

招生渠道

湛江一中培才學校為私立學校,通過每年7月招生考試,達到分數線,即可加入培才。

入學考試題目主要為基礎,但也有一些基礎以上的拓展題目,語文有文言文,數學有拓展提高題,英語主要為國小知識,總體難度不大,每個科目滿分均為100分。

如果通過考試,分班情況將在8月初在校園網顯示,屆時可登入查詢。分班情況後,不允許轉班。每年共招40個教學班,其中35個為平行班,5個為雙語班。每個班教學內容基本一致,只是雙語班的數學和英語進度會快於平行班。

管理模式

湛江一中培才學校秉承湛江第一中學和湛江市培才學校科學先進的管理、教學模式和招生辦法,由湛江第一中學派出有豐富的學校管理經驗的領導和骨幹教師來管理學校和組織教育教學,保證學校辦學高起點、高要求、高效率和高質量發展。湛江一中培才學校選址點地面積280畝的原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寸金學院已搬遷新校區),依託高校一流的硬體設施辦學。學校位於湛江市區教育文化中心,與湛江師範學院一牆之隔,毗 鄰寸金公園,環境優美、設備先進、師資雄厚、管理規範,是求知成才的理想園地。

校園規模

湛江一中圖示 湛江一中圖示

學校占地面積280畝。校內有主教學樓6幢,每間教室有完善的多媒體 平台;先有教師500餘名,其中,每一位教師均經過特別培訓,每一位教師均有大學以上學歷。湛江一中培才學校與湛江一中實行教學資源共享,多位一中教師調入培才任教。擁有優美的校園環境、完善的教學設施、先進的教學設備、規範的教育管理和最雄厚的師資力量。

校園設施

學校現有主教學樓:第一教學樓、第二教學樓、第三教學樓、第四教學樓

校園風景 校園風景

運動場:第一運動場(國際標準),第二運動場排球場

生態園:生物園、地理園

文娛室:音樂室、合唱室、圖書館、美術室、語音室、電腦室

學生公寓:全部裝有空調,每間宿舍住8—10人,配有獨立衛生間,定時輸送熱水,每棟宿舍安排數名生活老師。

飯堂:可同時容納五千多人就餐並配有空調。

辦學成績

2014年,湛江一中培才學校一中本部上線率高達59%,居湛江市市區招生人數第一名。辦學以來全市中考狀元五度蟬聯。華賽杯比賽,信息學奧賽等也曾贏得市,省甚至國家的各種獎項。

2015年 ,湛江一中培才學校連續六年蟬聯中考總分狀元,高分層突出,880分以上共6人,870分以上共21人,850分以上共101人,800分以上586人。湛江一中培才學校高考重點率、本科率均大幅度提升,其中重點線以上78人(含傳媒類5人),二A線230人,二B線372人,增幅在全市各中學名列前茅。

2016年, 湛江一中培才學校蟬聯湛江中考七屆狀元。李俊龍同學以892分(滿分930分)的高分雄踞全市中考榜首,在廣東省實驗中學南山班考試中豪奪全省第一名,在湛江一中試驗班考試中摘取全市桂冠。高分層突出,總分870分以上11人,860分以上34人,850分以上81人,840分以上136人,820分以上315人,800分以上高達522人。單科成績驕人。語文、數學、英語、物理、政治、生物、地理、體育八科囊括湛江市單科第一,單科滿分高達141人次。湛江一中培才學校考取湛江一中人數創新高。2016年湛江一中市區統招生的錄取分數線為811分,上線人數為414人,占湛江一中市區統招生人數的79%!包括特長生23人和部隊降分錄取3人以及指標生75人等,2016年共有515人考取湛江一中。 高考成績穩步上升。2016年湛江一中培才學校應屆班和補習班重點率、本科率均大幅度提升,其中一本達成率創歷史新高:一本上線74人(含傳媒生3人),一本達標率達到150%,較2015年上線人數增幅達到150%;二本上線447人(含傳媒生48人),二本上線人數較2015年增幅達到108%。增幅在全市各中學名列前茅,連續兩年被湛江市教育局評為高考先進單位。

辦學思想

辦學理念:以人為本 和諧發展 力求冒尖

校 訓:愛國 進取 奉獻

校 風:志、勤、實、愛、嚴、活

發展目標:設備先進 校風優良 學生冒尖

辦學特色

著眼於學生的終身發展,關注學生的個性成長,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主張教育生活化,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成長的快樂;

主張管理自主化,讓學生在自主學習、自主管理中超越自我;

踐行“服務型”教育理念,打造信息化校園管理,實現家校24小時無縫對接。

發展過程

1937年 ,梁其浩任校長

1942年,陳玉燕任校長,蔣介石題寫校名

1950年, 歸入湛江市第一中學

2010年,復辦高中

2014年,高效課堂改革

學校地址

學校地址:湛江市赤坎區寸寶路5號

郵政編碼:524037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