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級園區

湖南省級園區:是指由湖南省政府認定的、集中統一規劃的產業基地。區域內專門設定某類特定行業、形態的企業、公司等,進行統一管理。湖南省級園區目前超過69家以上,湖南經濟網專門設立湖南園區頻道,作為湖南重點工業園區集中視窗。

定義

【拼音】hu nan sheng ji yuan qu

【釋義】湖南省級園區,是指由湖南省政府認定的、集中統一規劃的產業基地。區域內專門設定某類特定行業、形態的企業、公司等,進行統一管理。

【分類】

1、工業園區:以工業生產企業為主的特定區域;

2、農業園區:以農業生產為主的特定區域;

3、科技園區:以高科技研發企業為主的區域,包括:軟體園區、高新園區等;

4、物流園區:以物品集散、交易、轉運為一體的各種產品的區域,包括港口園區、交易園區等。

湖南省級園區共69個,分別為

湖南湘潭易俗河經濟開發區、韶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懷化湖天經濟技術開發區、湘潭天易示範區、中方縣工業園、郴州經濟開發區、湖南懷化工業園、新晃工業集中區、湖南澧縣經濟開發區、石門經濟開發區、湖南漢壽經濟開發區、新化經濟開發區、臨澧經濟開發區、冷水江經濟開發區、雙峰經濟開發區、南縣經濟開發區、安化經濟開發區、桃江經濟開發區、新邵經濟開發區、祁陽工業園、湖南洞口縣經濟開發區、武岡經濟開發區、湖南城陵磯臨港產業新區、邵東經濟開發區、沅江經濟開發區、零陵工業園、長沙暮雲工業園、望城經濟開發區、益陽長春工業園、嘉禾經濟開發區、常寧水口山經濟開發區、湖南環保科技產業園、衡山經濟開發區、湖南臨湘工業園、岳陽縣生態工業園、湘陰工業園、衡東工業園、平江工業園、臨武工業園、汨羅工業園、耒陽經濟開發區、汝城經濟開發區、祁東經濟開發區、株洲淥口經濟開發區、天心兩型產業示範園、資興經濟開發區、湖南藍山經濟開發區、宜章經濟開發區、湘鄉工業園、江華工業園、湘潭昭山示範區、東安經濟開發區、永州鳳凰園經濟開發區、永興經濟開發區、湘西吉鳳經濟開發區、吉首經濟開發區、韶山永泉科技園、桂陽工業園、醴陵陶瓷產業園、張家界經濟開發區、湖南寧遠工業園區、湖南邵陽經濟開發區簡介、衡陽松木工業園、衡陽西渡經濟開發區、湖南雲溪工業園、漣源經濟開發區、湖南茶陵經濟開發區、長沙金霞經濟開發區、湖南永順經濟開發區。

園區簡介

1. 湖南環保科技產業園:湖南環保科技產業園是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級開發區,由雨花區人民政府投資興建,規劃面積15平方公里。湖南環保科技產業園於2003年元月才正式啟動建設,是長沙市“兩區九園”中最年輕的園區,同時也是當前長沙市最具潛力和後勁的園區。

2. 衡山經濟開發區:衡山經濟開發區是1992年7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省級經濟開發區。當時規劃面積3.5平方公里,建設期為18年,包括開雲、紫巾、黃花坪三個小區和一個長江工業小區。

3. 臨湘工業園:位於長安鎮城南鄉三灣地區,緊靠京珠高速公路,遠景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首期開發2.2平方公里,定位綠色生態工業園。園區實行四個“一站式”服務,入園企業享受所得稅免三減二、籌建期市級行政規劃費全免、用水、用電價格全優、服務全程代辦、管理全封閉等特殊優惠政策和優質服務。

4. 湘陰工業園:湖南湘陰工業園區創辦於2003年4月,2005年經國家四部委審核為省級工業園區,同時被國家農業部批准為全國農產品加工業示範工業園區。園區規劃總面積12平方公里,計畫分三期開發,第一期開發2.4平方公里。

5. 衡東工業園:衡東工業園坐落在衡東縣大浦鎮,規劃面積19.82平方公里。2009年園區共完成工業總產值31.2億元,完成工業增加值6.72億元,實現稅收1.2億元。園區呈現加速發展的良好態勢。

6. 平江工業園:湖南平江工業園區於2002年2月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2006年國家發改委核准為省級工業園區,副處級單位,下轄伍市工業園、寺前工業小區、天岳工業園。園區先後被評為“全國農產品加工創業示範基地”、“湖南省最具投資潛力園區”。

7. 臨武工業園:湖南臨武工業園區設立於1996年,2006年被批准省級工業園區。園區位於湖南省郴州最南端,毗鄰廣東,是珠三角產業群梯度轉移的前沿陣地。

8. 汨羅工業園:汨羅工業園區建於2003年,為省級工業園區,2005年被國家六部委批准為全國首批循環經濟試點單位。園區規劃建設面積18平方公里,目前已開發建成面積近6平方公里,基礎設施投入達5億多元,形成了三橫四縱的交通網路。

9. 耒陽經濟開發區:湖南耒陽經濟開發區成立於1992年,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開發區,位於耒陽市城北,交通區位優越,是湖南省“一點一線”發展戰略區域。

10. 汝城經濟開發區:湖南汝城經濟開發區於1992年4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2006年3月經國家發改委核准。2007年4月,汝城縣委、縣政府按照“一區多園”的建設思路,將三星工業園併入開發區,現轄三江口和三星兩個工業園區。三江口工業園規劃面積1.7平方公里,以建材為主導發展產業;三星工業園規劃面積4.8平方公里,主要建成以礦產精深加工、輕工製造為主的工貿型產業園區,著力打造成市級重點承接示範小區、縣城發展的次中心區域及大坪、三星、井坡、附城四個鄉鎮的重要經濟板塊和全縣勞動力轉移基地。

11. 祁東經濟開發區:祁東經濟開發區成立於1992年,2000年經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開發區,2005年,經省編制委員會批准為副處級機構。祁東經濟開發區一期規劃面積8.6平方公里,已建成5.41平方公里;二期加快洪豐工業園、歸陽工業集聚區、雲鶴產業園等“一區三園”建設,總規劃面積38平方公里。

12. 株洲淥口經濟開發區:湖南株洲淥口經濟開發區是1994年由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省級開發區,由灣塘工業區和南洲新區組成。毗鄰株洲市區,濱臨湘江,京廣鐵路縱貫全區,與武廣客運專線、京珠高速公路、上瑞高速公路、浙贛鐵路相距不足15公里,規劃中的星淥大道和上瑞高速公路南線從區內經過,距長沙黃花國際機場僅40分鐘車程,交通區位條件十分優越,是長株潭"兩型社會"核心區內的產業配套基地。

13. 天心兩型產業示範園:長沙天心工業園區原名湖南天心環保工業園,是2002年12月經省政府批准設立的省級工業園區,是全市“兩區十園”工業重點發展基地之一。

14. 資興經濟開發區:湖南省資興市位於湖南省東南部,地處湘粵贛三省交匯處,園區規劃是湖南對接粵港澳的前沿,是郴州開拓國際市場的重要基地,處於珠三角資本擴散和產業梯度轉移的重要承接帶,是紅三角經濟圈中的重要城市。

15. 湖南藍山經濟開發區:藍山縣工業園地處藍山縣城東北面,該區區位條件優越,西臨永連公路,東接東方大道,區內工業大道已全面拉通,規劃控制總面積5平方公里。規劃Ⅰ、Ⅱ、Ⅲ類工業小區,分三期開發,近期開發1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工業園詳規,毛織工業區、電子工業區和機械製造工業區已基本形成。

16. 宜章經濟開發區:宜章自古稱“楚粵之孔道”,是內陸對接沿海地區的前沿陣地,溝通“泛珠三角”經濟區的重要節點,是珠三角產業轉移的重要承接地。

17. 湘鄉工業園:屬長株潭三角黃金地帶,是省級工業園。規劃面積9.91平方公里,分為紅侖片區和東郊片區,其中紅侖片區規劃面積7.91平方公里,是以工業主主體,集中行政辦公、居住、商業金融、物流與倉儲為一體的新城區;東郊片區規劃面積2平方公里,是以皮革生產、研發、展示、皮革製品深加工作為主體的工業園區。

18. 江華工業園:江華工業園區原名江華縣沱江工業小區,經永州市人民政府於1997年10月批准設立,後經省、國家發改委審核通過,並由省人民政府於2006年5月批准設立為省級開發園區,規劃總面積為380公頃,該園區地處湖南省最南端的江華瑤族自治縣縣城沱江鎮,與廣東、廣西接壤,是連線內陸的“橋頭堡”,距廣州市約300公里,207國道和正在修建的洛湛鐵路橫貫南北,目前園區已開發面積151公頃,現有入園企業13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6家,規模以下企業7家。

19. 湘潭昭山示範區:湘潭昭山示範區位於湖南省中部,挺立在湘江東岸。該區於2009年6月8日正式掛牌成立,是長株潭城市群生態“綠心”和全省“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五個示範區之一,全區轄昭山鄉、易家灣鎮、昭山旅遊經貿開發總公司、昭山風景名勝區管理處四個基層單位。

20. 東安經濟開發區:東安經濟開發區是1996年5月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區域面積6.9平方米公里,位於湖南的西南端,臨近桂林,人口2.9萬,湘桂鐵路和207國道貫穿其中。區內有東安火車站、汽車東站交通十分方便。

21. 永州鳳凰園經濟開發區:永州市鳳凰園經濟開發區位於永州中心城市西北部,始建於1988年,1990年經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重點開發區。開發區已建成面積22平方公里,其中商貿區8平方公里,工業園區14平方公里。近年來,開發區按照永州市委、市政府"放權搞活、擴園做強"的要求,圍繞"項目興園、產業強區"的發展戰略,以抓項目、強基礎、興產業、增實力、促發展為重點,以突出發展工業為主,大力興建工業園區,對接沿海產業轉移,以工業推動經濟發展。目前,開發區下設4個工業園區即鳳凰工業園、長豐工業園、光伏工業園和電子信息產業園,園區總規劃面積50平方公里,共有規模以上企業60餘家。2009年工業總產值63億元,稅收4.5億元。

22.湖南 永興經濟開發區:湖南永興經濟開發區於1992年12月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原名“湖南省永興三胞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翌年3月,郴州地區機構編制委員會以郴地機編字[1993]03號檔案批准成立永興三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為副縣級行政管理機構。

23.湖南 湘西經濟開發區:湖南湘西經濟開發區其前身為湘西吉鳳工業園,位於吉首市與鳳凰縣交界處,2006年5月湖南省人民政府行文批覆為省級開發區。園區規劃面積6.44平方公里,主要包括鳳凰縣筸子坪鄉筸子坪村、廖家沖村、木林坪村、牯牛坪村、灣溪村和吉首市興隆村、雙河村等11個村。

24.湖南 吉首經濟開發區:位於吉首市南端乾州境內,規劃控制範圍面積約20平方公里,規劃用地總面積約750公頃,規劃城市人口約15萬,計畫投資45億元,用10至15年的時間建成市級行政中心、現代生態城市和以新型工業為支撐的現代區域經濟龍頭,實現城市經濟總量在現有基礎上翻兩番的目標。

25. 韶山永泉科技園:韶山永泉科技園是2005年6月經省委常委會議研究決定設立的省級高新園區。一期規劃1.6平方公里,二期規劃6平方公里,2006年9月1日奠基成立。

26. 桂陽工業園:湖南桂陽工業園區於2002年6月動工興建,2006年8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工業園區。

27. 醴陵陶瓷產業園:湖南醴陵陶瓷產業園位於醴陵城區西北部,地處醴陵“北大門”和“前廳”位置。園址緊臨320國道、上瑞高速公路,距106國道僅3公里,離株洲40公里、長沙90公里,屬長株潭經濟一體化區域,地理位置優越,發展前景廣闊。

28. 張家界經濟開發區:建設以來,開發區按照“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公司化經營,滾動式發展”的基本思路,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招商引資力度,品牌效應初步顯現,良好的建設發展環境已形成氛圍。已吸引了31家科技含量較高的綠色環保企業入園,現貿源生物醫藥、佳鑫機械、永興玻璃、寶湘生物、恆興生物、萬農生物、佳樂機械、湘軍鴨業、科藝公司等企業已投產,貿源生物醫藥、寶湘生物正在擴建,力元新材料、宏泰礦業等企業正在籌建。截止2007年底,已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98億元,累計實現產值7.19億元、稅收2042萬元,已成為張家界工業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和增長極。

29. 湖南寧遠工業園區:湖南寧遠工業園區於1997年經市政府政府批准設立。2006年5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工業園區。具體劃分為農副產品加工區、高新技術工業區、加工貿易工業區、建築建材四大功能區。目前,工業園區已完成1.5平方公里的開發建設,投入資金達32000萬元,其中基礎設施投入達12000萬元,吸引外來資金達23000萬元。

30. 湖南邵陽經濟開發區:湖南邵陽經濟開發區位於邵陽市城區之北,1996年經省人民政府批覆成立,原名邵陽市民營經濟開發試驗區。總規劃面積25.4平方公里,由商貿居住區、新型工業區、物流倉儲區、生態休閒區四大功能區組成。

31.湖南 衡陽松木工業園:湖南衡陽松木工業園區位於衡陽市北郊,沿湘江兩岸布局,規劃總面積為54.66平方公里,是國家級“高技術產業基地”、湖南省唯一的“鹽化工產業基地”、“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博士後流動工作站協助研發中心”、“湖南省最具產業影響力產業園區”,是經湖南省唯一一家以發展鹽滷化工及精細化工產業為定位的省級工業園區。

32.湖南 衡陽西渡經濟開發區:湖南衡陽西渡經濟開發區成立於1992年,2005年被國務院批准為省級經濟開發區。總體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緊靠衡陽市區,距市政府僅6公里,衡陽火車站18公里,衡陽海關10公里,京廣、湘桂鐵路傍境而過,衡邵高速、潭衡西高速和S315省道穿區暢行。

33. 湖南雲溪工業園:雲溪工業園於2003年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園區規劃面積13平方公里。建園來,雲溪工業園緊緊依託駐區大廠長嶺煉化和巴陵石化的資源優勢,以“對接石化基地,承接沿海產業,打造工業窪地”為辦園宗旨。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按“一園三片”規劃布局,同時開發,逐步對接,以“精細化工”為產業定位,重點引進工業催化劑新材料、醫藥生物、高分子材料加工等六條產業鏈上項目。

34.湖南 漣源經濟開發區:漣源經濟開發區是1992年經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審核公布的省級開發區。位於漣源市城區東郊,開發建設範圍為漣源大道和工業路以東、漣水河以北、群英河以西、婁漣高等級公路以北200米範圍內的新中、馬頭山、木靈等8個村,規劃建設面積11.36平方公里,核心區6.1平方公里。

35. 湖南茶陵經濟開發區:湖南茶陵經濟開發區是2006年國家發改委審核通過的省級經濟開發區,位於縣城南 部,規劃面積12平方公里,106國道、320省道、衡炎、泉南、岳汝高速及衡茶吉鐵路從中穿過,與醴茶火車站相距3公里,與正在建設衡茶吉鐵路客貨運站毗鄰,交通物流便捷。開發區目前形成了棉紡農產品加工園、產業承接物流園(重點承接建築陶瓷、機械製造與物流產業)、腰陂石材工業園、漢背有色金屬工業園“一區四園”的綜合管理格局,共引進各類企業52家,其中投資上億元的企業4家,規模以上企業30家,園區固定資產投資達15億元。

36. 長沙金霞經濟開發區:長沙金霞經濟開發區位於長沙市開福區北部,是國務院批准的長沙市總體規劃近期重點開發區、湖南省十大重點省級開發區之一、長沙市物流產業唯一核心園區。園區內京廣鐵路貫穿南北,石長鐵路連線東西,京珠高速、長常高速、107國道、319國道交匯於此,長沙新港通江達海,長沙黃花國際機場距此僅20分鐘車程,與國內外特大城市緊密相連,加上石油管道運輸,使園區成為湖南省唯一集水運、公路、鐵路、航空和管道五元化網路交通運輸優勢於一體的物流園區。

37. 湖南永順經濟開發區:於2001年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位於永順縣王村鎮,首期規劃面積3平方公里,是湘西州參與西部大開發承接項目、技術和人才的重點平台。開發區區位優勢明顯,水陸交通便利,張家界至吉首二級公路、枝柳鐵路與酉水河在此交匯,距猛洞河火車站8公里、張家界市85公里、吉首市66公里。周邊旅遊資源豐富,是猛洞河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小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不二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老司城、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地塔臥、4億年前海底奇觀紅石林、中南第一峽坐龍峽和棲鳳湖風景名勝區、猛洞河天下第一漂的中心連結點和遊客集散地。2005年全縣接待遊客85.8萬人,旅遊總收1.51億元。

38. 湖南湘潭易俗河經濟開發區:湘潭易俗河經濟開發區為1992年成立的省級經濟開發區,地處湘江生態經濟帶核心、長株潭一體化城市群腹地。總規劃面積26平方公里,由天易生態工業園、金霞旅遊文化區、商貿區三部分組成。目前,已有126家企業落戶園區,初步形成了生物醫藥、機電製造、食品加工和新型材料四大主導產業。開發區近期規劃以107國道和天易高等級公路為依託,立足於長株潭經濟一體化,主攻工業區、發展文化區,提升建成區,精心打造品牌園區。

39. 韶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湖南韶山永泉科技園經湖南省委決定設立,2006年9月1日奠基。園區以光電產業、先進制造業、生物醫藥和文化創意產業為主導,以“生態園區、人文園區、效益園區”為發展目標,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打造三大基地,即國內外大型企業的配套基地、民營科技型企業的總部和生產基地、重點工程技術中心和實驗室的科研基地。力爭把園區建成韶山產業發展的集聚區、產業轉移的承載區、自主創新的實驗區、財源增長的核心區,成為韶山經濟發展和“兩型”社會先導區。

40. 懷化湖天經濟技術開發區:湖天經濟技術開發區創辦於1992年7月,地處懷化市的城區腹地,總規劃面積9.5平方公里,是湖南省重點建設的九大省級開發區之一。經過十年的開發建設,湖天開發區已發展成為一個布局合理、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的新興城區。迄今為止,有4平方公里已得到有效開發,區內道路、供電、供水網路已經形成,電信、郵政業務早已開通,醫院、學校、賓館等城區服務設施齊全。已引進國內外資金各類資金10多億元,初步形成了以製藥、食品、飼料、化工、房地產為主導的產業發展基礎。轄區人口已達5萬多人。

41. 湘潭天易示範區:2009年6月8日,湘潭天易示範區在原省級經濟開發區良好的硬體條件和產業基礎上掛牌成立,屬於國務院批准的長株潭城市群“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的五大先行先試的示範區之一。示範區總規劃面積99平方公里,與湘潭市中心城區僅一橋之隔,東接株洲國家級高新技術開區,距株洲市區僅10公里,是湘潭市城市拓展的南北兩翼之一,湘潭與株洲融城發展的黃金節點。園區以縣城為依託,發展迅速,按照中長期發展規劃,著力構築“一軸一帶四基地”,打造“創新服務基地、生態工業新區”。目前示範區已入園企業150餘家,2011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51億元,實現財稅收入5.5億元。

42. 中方縣工業園:湖南中方工業園位於懷化市東郊,規劃控制區總面積15.83平方公里,是一個重點發展新型建材、機械製造、電子信息、農副產品加工四大主導產業的省級工業園。

43. 郴州經濟開發區:郴州經濟開發區是1988年經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級開發區,規劃面積22.1平方公里,位於郴州城南新區,是郴州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是市委、市政府“南延東進”城市發展戰略的主戰場。

44. 湖南懷化工業園:湖南懷化工業園區於2003年7月開園,是一個年輕的省級工業園區,規劃面積35平方公里,首期8平方公里布局基本完成,二期為27.28平方公里的“懷化(新加坡)生態工業園”。

45. 湖南澧縣經濟開發區:是省2003政府年3月批准的省級開發區,原稱“澧縣城頭山旅遊經濟開發區[1]”。2004年通過了國務院五部委和省、市對開發區的專項清理、整頓工作,2005年複查驗收合格,並由省發改委統一更名為“湖南澧縣經濟開發區”,2006年7月由國家發改委公示。開發區位於縣城規劃區的西側,規劃面積624.15公頃,涉及澧陽鎮的4個村(居)。

46. 石門經濟開發區:湖南石門經濟開發區於1992年6月經湖南省體改委批准開始試點,1994年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規劃控制面積6.14平方公里,已開發面積3.7平方公里,建成面積3.05平方公里,入區企業40多家,累計進區企業投資58.43億元。

47. 湖南漢壽經濟開發區:是1992年6月經湖南省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批准設立的首批省級經濟開發區。漢壽經濟開發區轄天星居委會、黃福居委會、倒流坪居委會、太子廟居委會和竹子陂村,現開發面積4平方公里,規劃區範圍內總人口8943人,其中開發區企業職工3153人,農業人口5790人。2008年,被確立為全省10個承接產業轉移發展加工貿易重點工業園區和常德工業走廊組成部分。

48. 新化經濟開發區:湖南新化經濟開發區[1]原名“新化縣梅苑經濟開發區”,是1992年經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級開發區。2006年1月,經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審查後確定為保留的省級開發區,並將原名稱規範為“湖南新化經濟開發區”。

49. 臨澧經濟開發區:臨澧經濟開發區原名臨澧縣太平工業經濟開發區,1992年6月,經湖南省體改委批准成立,是常德市第一個建立的省級開發區。2006年2月通過了國家發改委的審核,更名為湖南臨澧經濟開發區。區內現擁有企業22家,資產總額4.5億元,年上交國家稅收1000多萬元。擁有高新材料、化纖紡織、能源電力、建築材料等支柱產業和幾十種產品,創造了“中泰牌”高強高模聚乙烯纖維、高強高模聚乙烯纖維UD、“中太牌”滌綸長絲等知名品牌。高強高模聚乙烯纖維是世界三大高科技纖維之一,被科技部等五部局確定為“國家重點新產品”,使中國成為繼荷蘭、美國之後第三個擁有該技術的國家。

50. 冷水江經濟開發區:冷水江經濟開發區位於冷水江市東郊,規劃面積9.66平方公里,行政區劃分屬毛易鎮、金竹山鄉、沙辦3個鄉鎮辦。區內交通發達,規劃中的婁新高速公路從開發區南部穿過。區內現有異地擴建的中型企業大唐華銀金竹山電廠、金富源鹼業等企業,具有一定的工業基礎,是冷水江最適合發展規模工業的地區。主要發展機械製造、精細化工、能源深加工等產業;立足新型工業化,發展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術產業;充分利用我市及周邊縣市人力資源,發展輕紡、服裝產業等。

51.湖南 雙峰經濟開發區:雙峰經濟開發區1992經湖南省政府批准建立,2005年,憑藉已形成的發展規模、良好的產業優勢和彰顯的經濟效益等指標通過了國家發改委終審,成為全國開發區清理整頓後保留的省級開發區,規劃面積10.8平方公里,成為湖南省農機產業基地。

52 .湖南南縣經濟開發區:南縣經濟開發區(原南縣茅草街經濟開發區),1995年被湖南省定為省級開發區,2006年經國務院和省人民政府清理整頓後正式行文予以保留,並更名為南縣經濟開發區。開發區整體規劃面積600公頃,其中建成面積118公頃,已建成一個集工業、商貿等多種行業為一體的綜合性經濟開發區,培育和發展了紡織、造紙、食品、機械、化工、高技術等行業為龍頭的產業群。目前,入園企業500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達20多家。

53.湖南 安化經濟開發區:原名安化縣經濟開發區,於1994年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開發區坐落在資江河畔,以江南鎮為中心,呈帶狀分布在S308線兩側。 開發區以“綠色工業”為定位,主要發展農產品加工和高新技術產業,著重點鼓勵以下類型投資:一是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具有可持續發展前景和高新技術項目;是能夠發揮安化資源優勢,並能促進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的項目;是出口創匯項目;四是環保生態型項目。

54.湖南 桃江經濟開發區:湖南桃江經濟開發區是經國家發改委(2006)8號檔案批准的省級經濟開發區。整體規劃面積為15.68平方公里。按照“一區多園”的發展戰略,區內規劃有:一區三園五大集群。同時園區配備有綜合服務、中小企業標準廠房、文化藝術、旅遊休閒和住宅度假區,是一個宜工宜居宜娛的生態園區和新興工業化園區。

55.湖南 新邵經濟開發區:新邵經濟開發區於2005年12月經省發改委批覆為省級綜合開發區,原規劃面積5.4平方公里,現修編規劃至9.6平方公里。自1993年開發建設以來,注重建設具有地方特色的山水工業城市和科工商貿一體、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特色突出的現代化衛星新城的原則,區內規劃布局分為工業區、居住區、商貿中心、文化體育區、休閒中心、大坪公園、綜合公園、濱江綠化帶等“四區、一中心、二園、一帶”。

56. 祁陽工業園區:原名祁陽縣黎家坪鄉鎮工業小區,1996年5月2日經永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分布在祁陽縣浯溪鎮和黎家坪鎮轄內,規劃面積5平方公里。園區堅持工業、城鎮、市場建設“三位一體”開發。已形成水泥建材、冶金冶煉、機械電器、輕紡化工、食品加工五大支柱產業。共開發系列產品53種,工業企業168個,規模以上企業32個。

57. 湖南洞口縣經濟開發區:湖南洞口經濟開發區原名洞口高沙經濟開發區,是全省清理整頓後保留的省級開發區之一。新區規劃總面積16平方公里。洞口經濟開發區是中共洞口縣委、洞口縣人民政府領導下的實行特殊優惠政策的經濟區域,對入區投資企業一律實行“全程式服務、一站式收費、封閉式運行”。目前,已有湖南雪峰機電設備製造有限公司、三可食品有限公司、裕吉塑膠包裝有限公司、雪峰貢米有限公司等46家企業入駐園區,初步形成了以農副產品加工、竹木資源加工為主導,生物醫藥製造、機械製造、印刷包裝為補充的產業發展格局。

58.湖南 武岡經濟開發區:湖南武岡經濟開發區原名武岡市城關經濟開發區,成立於1992年9月,1994年3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開發區,2005年12月經國家發改委更名為湖南武岡經濟開發區。開發區分為春光工業園和老工業基地,2020年規劃總面積10平方公里。2005年有泰康藥業、華寶滷菜、三億電子等7家企業入園。

59. 湖南城陵磯臨港產業新區:湖南城陵磯臨港產業新區是依託湖南唯一通江達海良港城陵磯港而設,規劃控制區100平方公里,規劃建設區69平方公里。核心建設區規劃了港口航運物流區、新材料產業區、先進裝備製造區、港口貿易服務區和低碳新興產業區5個功能片區。臨港產業新區政策優勢突出。是經國務院批准、納入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濱湖示範區的核心區域。

60.湖南 邵東經濟開發區:湖南邵東經濟開發區位於縣城老區西北部,近期規劃面積35平方公里,遠景規劃面積100平方公里,現建成面積17.5平方公里,人口20萬。開發區的前身是湖南邵東縣城經濟開發區,1994年3月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為省級開發區,2004年經省編辦批准為副處級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2006年1月經國家發改委更名為湖南邵東經濟開發區。2010年已經成為邵東納稅大區。

61.湖南 沅江經濟開發區:湖南沅江經濟開發區創建於2002年,2006年5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經濟開發區,現規劃面積5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積2.2平方公里。湖南沅江經濟開發區為沅江市委、市人民政府派出機構,為正科級事業單位,內設黨群部、規劃建設部、招商聯絡部、全程代理部、拆遷部、資產財務部、社會事務部、政法穩定辦、辦公室等機構,現有人員35人。市公安局、財政局、國土局在園區均設有辦事機構。

62.湖南 零陵工業園:湖南零陵工業園成立於1997年,2006年經國家發改委核准、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工業園區。規劃面積33.08平方公里,轄萍洲工業區、河西工業區、珠山工業區三個產業布局不同的特色工業區,已建成面積5平方公里。現已落戶各類規模工業企業39家,初步形成了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精細化工、機械製造、建築建材、冶金冶煉、農副產品加工等七大產業體系。

63. 長沙暮雲工業園:自2001年8月破土動工興建,正式成立暮雲工業園;2002年,園區晉升為“國家級鄉鎮企業科技園區”;2004年確立了30平方公里經濟發展核心區——暮雲新城,將發展空間由7.8平方公里拓展為30平方公里;2005年躋身省級工業園行列,是全省74家省級工業園中唯一一家鄉鎮園區;2006年暮雲工業園批准為省級開發區。

64.湖南 望城經濟開發區:湖南望城經濟開發區成立於2000年,為省級開發區,規劃控制面積60平方公里,建成面積20平方公里,全境已納入長沙市城市建設整體規劃。經過十餘載艱苦奮鬥,園區已經引進了美國、加拿大、比利時、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台灣、香港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家知名企業,其中包括30多家境內外上市公司、世界500強企業。

65.湖南 益陽長春工業園:湖南益陽長春工業園區於1996年7月經湖南省鄉鎮企業領導小組批准成立。2005年園區順利通過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等部委審核,並經省政府下文批准為省級工業開發園區。該園區是益陽市經濟發展試驗區和資陽“產業立區、工業強區”的重要發展平台,2001年被國家農業部授予全國鄉鎮企業東西合作示範區。園區於2003年完成中心區域780公頃面積控制性詳細規劃,目前已建成面積為380公頃。工業園區自成立以來重點致力於紡織品精、深加工產業、光電子科學和光機電一體化技術、新材料技術和新能源、高效節能技術和套用新工藝、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引進。園區已形成了機械、電子、紡織三大支柱產業,基本形成了“布局集中、用地集約、產業集聚”的特點。

66.湖南 嘉禾經濟開發區:湖南嘉禾經濟開發區是1992年由省政府批准設立的省級開發區,前身為湖南珠泉經濟開發區。開發區下轄的工業園位於嘉禾縣城北部,園區交通便捷、設施完善、功能齊全。前期規劃5.6平方公里,遠景規劃14.8平方公里。

67.湖南 常寧水口山經濟開發區:常寧市水口山經濟開發區始建於1992年6月,1994年3月經省政批准為省級開發區,2006年9月經國家發改委公告保留為省級開發區。近期規劃面積9.53平方公里,遠期規劃面積15平方公里。區內形成以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屬集團公司為龍頭的特色產業聚集區,目前中國五礦投資興建20萬噸金銅項目正在建設中,區內現有有色金屬冶煉、化工規模企業28家,近幾年,年平均生產電鋅90000噸,電鉛150000噸,粗銅5000噸,硫酸400000噸等為主導產品。為鉛鋅銅下游產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68. 岳陽縣 生態工業園:岳陽縣工業園始建於2001年,位於岳陽市市區南側,屬於武漢經濟圈與長株潭經濟圈疊加地區。園區設計控制性規劃面積19.2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規劃面積2.93平方公里。長期以來,岳陽縣工業園始終堅持生態環保、可持續的發展理念,致力於打造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無害化的新型產業基地,構築環境友好、資源節約、布局合理、產業協調的新型工業化發展平台,已成為中南地區投資興業的理想之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