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樊老河口市

湖北省襄樊老河口市

水產品總產量2900噸,漁業產值1673萬元。 水產品總產量4300噸,漁業產值2520萬元。 水產品總產量1750噸,漁業總產值1224萬元。

老河口市地圖
2002年,老河口總面積103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9040公頃,減少(比上年,下同)390公頃。其中水田、旱地各13180公頃、25860公頃。轄1鄉、5鎮、4個街道辦事處,有村委會、居委會各228個、29個。年末有175551戶、511813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6.6萬人、男性人口26.02萬人。人口出生率7.2‰,死亡率3.22‰,自然增長率3.95‰,符合政策生育率97.81%。市區有112245戶、278225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47828人、流動人口8957人。2002年國內生產總值(GDP)50.06億元(當年價),按2000年可比價格,比上年增長5.8%。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119968萬元、216203萬元、164378萬元,分別增長2.9%、6.1%和7.5%。從構成上看,第一、二、三產業占GDP比重由上年的24.6:43:32.4變化為24:43.2:32.8。
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19968萬元,增長2.9%。其中種植業、林業、牧業、漁業增加值分別為87400萬元、756萬元、24840萬元、6972萬元。種植業中,經濟作物種植面積43000公頃,產值6.88億元,占種植業產值的50%,分別增長6%和5.1%。糧食作物種植面積38202公頃,增長9.08%,總產量265892噸,增長3.99%。其中夏糧78642噸、秋糧187250噸,分別增長2.5%和4.6%。水稻、小麥、玉米產量分別為108114噸、75892噸、45810噸,分別減少8.35%、減少1.08%、增長55.47%。棉花種植面積4796公頃,總產量4987噸,分別減少24.4%、22.26%。油料種植面積12057公頃,總產量26023噸,分別增長9.0%和4.3%。芝麻、油菜、花生總產量分別為7513噸、10105噸、8405噸,分別增長14.63%、8.09%和減少7.19%。土特產總產量分別為:瓜果170606噸,增長1.77%;茶葉105噸。專業種植蔬菜1萬公頃,總產量4.5億公斤,分別增長15%、14.5%。畜牧、漁業全年實現總產值6.06億元,增長8.96%,占農業總產值的34.11%。肉類總產量32324噸,禽蛋總產量21400噸,分別增長4.8%和18.5%。肉類總產量中,豬肉21180噸、牛肉5558噸、羊肉974噸。年末存欄生豬19.47萬頭、牛10.09萬頭、羊5.09萬隻,分別增長4.06%、0.8%、28.09%。水產品總產量20867噸,漁業產值12187萬元,分別增長6.81%和5.98%。農業機械總動力17.69萬千瓦,增長10.7%;農村用電量3569萬千瓦小時,增長19.5%。農業有效灌溉面積22910公頃。農業耕作機械10153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機1252台,分別增長9%、4%。排(噴)灌機械3563台、收穫機械285台,分別增長9%、3%。運輸機械2560台,增長19%。全市農業機械淨值1.04億元,其中農戶所有0.93億元,均增長11%。全市機耕面積21700公頃,增長1.4%,占耕地總面積的54%。機械播種面積1500公頃,增長15%,占實際播種面積的9%。機械收穫面積8000公頃。增長14%,占收穫總面積的26%。全市化肥施用量30962噸,增長14.9%。市財政支農資金550萬元,金融系統年末農業貸款餘額8336萬元,分別增長5.8%、16.2%。2002年,全市實現工業增加值202654萬元,增長6.2%。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以下簡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1家,實現銷售收入149660萬元,利稅總額8713萬元,分別增長0.12%、減少3.4%。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87.49,提高0.71個百分點;資本保值增值率69.81%,工業總資產貢獻率5.81%,資產負債率71.15%,流動資金周轉率(次數)1.63次,成本費用利潤率0.74%,工業勞動生產率43849元/人,產品銷售率97.5%。有建築企業17家,完成總產值34909萬元,增長13.2%。
全市集貿市場56個,總面積11.51萬平方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5448萬元,增長5.08%。集市貿易成交額13.5億元,增長12%。外貿出口總額472萬美元,按海關統計口徑,減少29%。有自營出口企業32家,自營出口額145萬美元,減少51%。當年新批外商(含港澳台)投資項目2個,協定和實際利用外資分別為71萬美元、364萬美元。至2002年底,全市有“三資”企業24家。
全市公路總里程757.407公里,其中:一級35.854公里、二級91.153公里。國道27.915公里、省道56.972公里、縣道140.82公里、鄉道531.7公里。有汽車客運站3個,其中二級站2個、三級站1個。開通汽車客運線路46條、日常班次287班(次)。營運線路總里程9154公里。可直達全國15個省(市)、12個地(市)、8個縣(市)。有民用汽車764輛,其中:營運客車125輛、中巴車77輛、的士130輛。全社會公路運輸完成客運總量735萬人、旅客周轉量29532萬人公里;貨運總量391萬噸、貨物周轉量16097萬噸公里。郵政系統有職工151人,完成業務總量1536萬元,業務收入7055萬元,增長17.4%。郵政儲蓄年末餘額39300萬元。城鄉固定電話用戶6.39萬戶,增長16.2%;行動電話用戶3萬戶,增長80%。固定電話普及率18.32部/百人,行動電話普及率585部/萬人。計算機上網用戶6402戶。
2002年,老河口實現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5631萬元,增長6.71%。實現稅收收入12091萬元,增長6.7%。地方財政支出26494萬元,下降20%。國稅收入7040萬元、地稅收入4598.8萬元。稅收總額中,個人所得稅完成373.8萬元,增長3.1%。金融機構年末存款餘額234158萬元,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91427萬元,分別增長15.9%、13.7%;金融機構年末貸款餘額249638萬元,減少1.3%。全年保險費收入4415萬元,增長30.8%;理賠950萬元。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61051萬元(現價,下同),增長6.9%。其中國有投資27721萬元、集體投資12592萬元、私有經濟和個體投資12267萬元,分別減少6.7%、增長5.5‰、增長10.2%。修建濱江廣場,整修中山公園,完善商業街南段配套工程,興建漢口路,改造北京路部分路段,更新漢口路、大橋路、北京路、三環路等道路的路燈。12月3日,老河口被命名為省級園林城市。投資1.5億元的污水處理廠建設工程被省計委批准立項,一期工程可行性報告和環境影響報告已通過專家評估並納入全省建設項目計畫。火葬廠改建工程啟動。農村電網改造工程,完成總投資9800萬元。農村“村村通“水泥路面鋪築工程全面啟動,首期工程韓太路建成通車;薛上路水泥路改建工程完工。三同碑橋改建工程竣工。漢十高速公路老河口段路基和配套工程通過上級驗收。潤發公司、國泰華公司分別投資3000萬元、1650萬元完成整體技改項目。新建移動通信站8個,在全襄樊市率先實現移動通信信號無縫隙覆蓋;廣播電視光纜網建設工程進展順利,全市有8個鄉鎮辦與市區聯網。
全市科研機構16所,科研人員340人。其中:從事科研項目攻關的科技人員310人,項目攻關的研究人員中,具有高、中、初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各32人、142人、136人。全年投入科研經費620萬元,增長2%。科技與技改貸款額13878萬元,增長0.3%,科技三項費用362萬元.與上年持平。當年有6項科研成果被國家、湖北省和襄樊市科技部門立項,其中:“無公害綠色食品橡子仁深加工“項目被列入國家星火計畫。老河口個體戶陳開合發明的“防漏預製樓板“、市十一中學生陳杰芳發明的“下水管道防堵篩“、市第一人民醫院醫師周柏林、楊松玉發明的“滴注自動計數控制儀“、湖北汽車工具廠李益民發明的“卵石拼畫圖案地磚”和潤發棉紡織公司退休工程師徐光成發明的“交流焊接機節能自動開關“獲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
全市有高中4所、在校學生5794人、專任教師330人。當年升入高等院校949人,增長46.45%,畢業生高等院校錄取率55.3%。普通國中18所,在校學生23537人,專任教師1335人。職業國中1所、在校學生855人、專任教師58人。職業中專2所,在校學生2652人,專任教師205人。國小17l所,在校學生46091人,專任教師2397人。幼稚園(含學前班)在園幼兒9436人,專任教師246人。
全市有廣播站(電台)9個,電視台1座、差轉台1個,有線電視台1個,每天播出電視節目32套,電視台日均播出節目24小時。文化館(站)11個、71人。專業演唱、歌舞團體1個、44人。演出180場(次),觀眾36萬人(次)。城鄉電影院10座,放映1550場(次),觀眾36萬人(次)。全社會圖書發行263.4127萬冊,其中新華書店發行130.4497萬冊。
全市鄉鎮辦以上衛生機構20個,病床1150張,衛生專業技術人員1495人。經醫療衛生部門批准持有醫療證照的鄉村醫生388入。鄉鎮辦以上醫療衛生機構年門診、急診業務量211989人(次),傳染病發病率180.52/10萬。老河口被確定為全省首批、襄樊市惟一創建“農村衛生改革與發展先進縣(市)”試點縣(市)。
環境保護。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94.7%,提高1個百分點;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100%。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被國家環保總局命名為湖北省惟一的國家級生態示範區。
在崗職工人均年工資收入6235元,增加330元。農民人均年純收入2979元,增加85元。全面推行養老保險制度和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年末全市參加失業保險職工人數3.1萬人,增長7%;參加基本養老保險職工33492人,增長8.5%;參加基本醫療保險職工20046人,增長79.8%;有1.8萬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享受救濟困難戶19878人(次)。
農民和城鎮居民人均住宅面積28平方米、21.1平方米。農戶和城鎮居民百戶分別擁有:機動車48輛、2輛,機車24輛、10輛,彩電49台、108台,電冰櫃7台、78台,洗衣機12台、96台。影碟機8部、40部,空調機1台、19.17台,電腦1台、10台,固定電話31部、98部,行動電話4部、8部。
2002年,老河口制定執法部門執法“十不準”,促進經濟發展環境的最佳化。一、不準把辦案經費、罰沒收入與工資掛鈎;二、不準將罰沒收入進行承包;三、不準向企、事業單位攤售物品;四、不準權力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以種種理由向基層單位“化緣”、報銷費用;五、公安、交通、林業管理部門依法在公路上執行定點稽查時,不準以種種理由對過往車輛進行刁難罰款;六、其他任何部門不準上路攔車罰款,搞“雁過拔毛”;七、任何部門在授予各種榮譽稱號時,不準要求被授單位和個人交錢、交物;八、不準執收執罰部門未經政府法制部門審批,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九、不準未經市委、市政府主管部門批准,隨意在企、事業單位進行檢查、考核、達標;十、在處理影響經濟發展的單位和個人時,任何人不準說情施壓。
2002年,老河口調整農業結構,初步建成四大特色農業經濟帶,年產值達2.2億元,占農業總產值70%以上。一、高效林果帶。按照“沿河種水果、崗地種乾果、千家萬戶種瓜果“的區域格局,發展乾鮮果面積5333.33公頃,年產鮮果2億公斤。初步形成“儲藏——保鮮—加工—運銷”一體化經營。二、無公害綠色蔬菜帶。在漢江沿岸發展百里漢江蔬菜基地6666.67公頃,年產蔬菜40多種、4億公斤以上。形成“月月有菜種,天天有菜收,春秋兩季不淡,全年均衡上市”的蔬菜生產格局。三、良種畜牧示範帶。抓養殖大戶,辦示範樣板,實施“畜牧業十百千富民工程”。養10頭豬或牛的農戶達2000多戶、百隻羊的50戶、千隻以上家禽的40多戶。四、名優水產養殖帶。堅持大水面開發、小水面精養,重點發展以西排子河水庫為主的銀魚養殖,養殖面積達3333.33公頃,占水產養殖總面積的50%以上。提高名特優水產品比重,推廣網箱養魚、立體養魚技術,逐步擴大“噸魚塘”面積。
老河口先後投入資金5521.48萬元,促進農業產業化。一、集中資金用於河道治理,水庫除險加固、抗旱打井、興修水利等項目,開挖疏浚排灌渠道180.9公里,修建堰塘15口18.67公頃,新打和配套機井2眼,初步形成以引丹大渠為依託的灌溉網路和乾、支、斗、排渠相結合的排澇網路,並利用國債資金對孟橋川等水庫除險加固。二、圍繞農業技術的引進、研究開發、轉化套用,普及先進科技成果,興辦科技培訓班200多期,培訓農民3萬多人(次),建設良種基地、高產示範基地1600公頃,先後投入、吸附資金400多萬元,建成“新、奇、特“科技示範園,新建暖式大棚124個,溫棚67個,形成8大基地、近2666.67公頃的生產規模。三、重點支持農業綜合開發,森林資源保護,生態農業、農業環保等項目技術的開發建設。第三期農業綜合開發順利通過省級驗收;全市“三北”防護林帶和農田林網建設,造林640公頃,農田林網植樹36.5萬株,苗圃建設22公頃。四、支持龍頭多種經營項目開發,先後投資186.15萬元,用於蔬菜制種及良種牛、羊繁殖等,新建山羊品種改良試點2個,培育良種山羊1萬隻,購買大規格魚苗,新辟精養魚池100公頃,形成庫區養魚和網箱養魚示範點,幫助農民脫貧致富;同時改進農稅征管辦法,堅持有產有稅,不多征,不亂攤,切實減輕農民負擔。五、圍繞產業化、外向型農業和名牌產品開發等項目,先後開發出“伊莉莎白”洋香瓜、日本三櫻椒、漢水梨、大仙桃、園林酥棗等30多個名優品種,形成規模種植和產銷一體化,產品暢銷北京、西安、武漢等十幾個大中城市。
老河口是國家確定的棉花生產基地,自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潤發、大進、國泰華、明鑫等一批紡織企業迅速崛起,紡織工業成長為老河口支柱產業之一.為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老河口沿316國道建成2平方公里的紡織工業園,入園企業可享受以下優惠政策:一、可邊建廠邊辦理登記,老河口行政服務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務;二、增值稅地方權益部分自企業登記之日起,第一、二年按70%返還,第四、五年按30%返還;三、企業所得稅自登記之日起第一至三年按100%返還,第四至八年按50%返還,城市建設維護稅、教育附加、印花稅、車船使用稅第一、二年按100%返還,第三至五年按50%返還;四、企業自進入園區後第二個整納稅年起,按實際納稅額(不含返還部分)分別給予獎勵(凡在上年基礎上淨增50萬元~79萬元者,市政府獎勵價值10萬元、面積200平方米住宅一套;淨增80萬元~109萬元者,獎勵價值20萬元轎車一部;淨增110萬元以上者,獎勵價值30萬元別墅一棟);五、園區內外商投資企業產品出口部分,其增值稅實行全額退稅;六、行政性收費實行定額上繳,一定三年不變,勞務性收費取下限,按最低標準收取。
【袁沖鄉】2002年,袁沖鄉轄村民委員會23個。年末總人口34350人,其中農業人口30339人、男性17895人。
工農業總產值22256萬元(現價,下同),第一、二、三產業分別為11982萬元、7904萬元、23707萬元。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4564萬元。經濟作物種植面積6400公頃,產值5767.3萬元,占種植業產值的67.5%,畝平600.7元。糧食作物種植面積4167公頃,總產量23489噸,總產值2764.7萬元,畝平442.3元。其中水稻、小麥、玉米產量分別為345噸、9604噸、8600噸;棉花種植面積400公頃,總產量294噸;芝麻、油菜、花生總產量分別為1600噸、1144噸、2040噸。瓜果產量6450噸:專業種植蔬菜2733公頃,總產量35550噸。林業產值240萬元,退耕還林193.33公頃。畜牧業產值4977萬元。肉類總產量中,豬肉2185噸、牛肉856噸、羊肉128噸。水產品產量685噸,漁業產值511萬元。禽蛋產量950噸。有企業458家,從業人員2268人,其中鄉辦32個、728人,戶辦426戶、1540人。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4352萬元,利稅總額1555萬元。
完成稅收443.59萬元,其中農業稅、商業稅分別為165.95萬元、80.7萬元。全年地方財政收入443.59萬元,財政支出443.5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02元,比上年增加94元。
有農貿市場2個,總面積680平方米。個體經營戶426戶,比上年增長0.5%,實現經營總額19564萬元,稅金637萬元。
【薛集鎮】2002年,薛集鎮轄村委會22個。年末總人口4247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586人。工農業總產值62996萬元,其中:農業11284萬元、鄉鎮企業39615萬元、林業47萬元、牧業4464萬元、漁業2649萬元。糧食總產量34794噸,其中水稻、小麥、玉米產量各7200噸、13530噸、10764噸;油料播種面積1520公頃,芝麻、油菜、花生總產量各為1275噸、1350噸、320噸;蔬菜、瓜果面積1435公頃。年末大牲畜存欄10038頭。水產品總產量5207噸。禽蛋總產量2350噸。農用機械總動力6619千瓦。財政收入8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68元,比上年增加90元。中國小在校生6450人,學齡兒童入學率100%。醫院(所)2所,醫護人員28人,病床30張。鄉鎮公路18.5公里。自來水受益村9個,通電話村22個。
【竹林橋鎮】2002年,竹林橋鎮轄村委會23個(小陳營、范沖、陳家營、鄧家營、小賀營、大張窪、謝營、劉崗、馬灣、竹林橋、梁曹窪、王灣、蘇家店、賀灣、小左崗、蓮花堰、丁樓、王李崗、朱崗、溫崗、周崗、大堰、盂灣)、居委會2個(橋東、橋西)。年未總人口3.5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6萬人、男性人口1.56萬人。
工農業總產值4.46億元,第一、二、三產業分別為28000萬元、13460萬元、3100萬元。糧食作物總產值6232萬元、畝平890元;經濟作物總產值66.4萬元、畝平1200元;林業面積37.33公頃,退耕還林20公頃;漁業總產值59.95萬元。農產品總產量分別為:糧食36981噸,其中水稻、小麥、玉米各22170噸、9296噸、4840噸;芝麻945噸,油菜1215噸;蔬菜46800噸。在肉類總產量中,豬肉3230噸、牛肉680噸、羊肉1150噸。水產品總產量1452噸。禽蛋總產量3161噸。
完成稅收493萬元,其中:國稅、地稅分別為20萬元、61萬元;個人所得稅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94元,增加49元。
農貿市場1個,總面積5800平方米。有個體經營戶863戶,比上年增長8.6%,實現經營總額1350萬元,稅金12萬元。
竹林橋牌優質米是該鎮名牌產品。2002年,該鎮工業重點推行“三個一批“改革方式(即公開拍賣一批、股份改造一批、租賃承包一批)。鼓勵鎮辦、村辦、組辦、戶辦、聯辦企業,先後引進龍源牧業發展有限公司等。
【孟樓鎮】2002年,孟樓鎮轄村民委員會20個(孟樓村、小黃營村、曹坡村、申樓村、大周營村、李河村、王樓村、余溝村、柴崗村、秦莊村、黃老營村、鄧崗村、田營村、畢莊村朱寨村、朱莊村、楊崗村、韓堂村、曹營村、熊河村)。總人口35027人,其中農業人口32427人、男性人口19559人。
工農業總產值95013萬元,第一、二、三產業分別為15637萬元、79376萬元、6000萬元。種植業中,經濟作物種植面積3117公頃,產值4934萬元(占種植業產值的59.3%);糧食作物種植面積3927公頃,總產量30357噸,其中水稻、小麥、玉米產量分別為17395噸、7502噸、3600噸,總產值3384.5萬元,畝平574.6元;棉花種植面積666.7公頃,總產量600噸;芝麻、油菜、花生總產量分別為600噸、980噸、480噸。瓜果、蔬菜總產量分別為3200噸、36982噸。林業面積23.33公頃,退耕還林8公頃。肉類總產量中:豬肉3080噸、牛肉375噸、羊肉125噸。水產品總產量2900噸,漁業產值1673萬元。禽蛋總產量1500噸。有企業960家,從業人員5893人。‘
完成稅收694.35萬元(比上年增長0.2%),其中國稅21.4萬元、地稅173.5萬元。個人所得稅、工業稅、農業稅、商業稅分別為8.4萬元、90.9萬元、82.05萬元、90.6萬元。全年地方財政收入694萬元,支出811.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88元,比上年增加20元。
有農貿市場6個,總面積21.5萬平方米;個體經營戶280戶,比上年增長3%,實現經營總額6000萬元,稅金180萬元。
【張集鎮】2002年,張集鎮轄村民委員會33個。總人口46500人,其中農業人口43500人、男性人口22000人。
工農業總產值3.5億元。農業、建築、其他產業分別為15000萬元、77027萬元、20087萬元。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93億元。經濟作物面積3880公頃,產值2760萬元,占種植業產值的14%,畝平470元。糧食作物種植面積7867公頃,總產量5.8萬噸,其中水稻、小麥、玉米產量分別為23975噸、14605噸、4000噸,總產值6920萬元,畝平580元;棉花種植面積1200公頃,總產量1260噸;芝麻、油菜、花生總產量分別為1500噸、2350噸、400噸。瓜果、茶葉、蔬菜總產量分別為6800噸、19噸、90220噸。畜牧漁業總產值0.81億元。肉類總產量中:豬肉8233噸、牛肉7000噸、羊肉600噸。水產品總產量4300噸,漁業產值2520萬元。禽蛋總產量4400噸。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74185萬元,利稅總額l0684萬元。
完成稅收670萬元,其中國稅80萬元、地稅110萬元;工業稅、商業稅分別為1560萬元、184萬元。地方財政收入670萬元、支出69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78元,增加100元。
有農貿市場6個,總面積12萬平方米。有個體經營戶870戶,實現經營總額20680萬元、稅金110萬元。
【仙人渡鎮】2002年,仙人渡鎮轄村民委員會32個、居委會1個。總人口40500人,其中農業人口28924人、勞動力18802人。
工農業總產值15.8億元,第一、二、三產業分別為49701萬元、104387萬元、3912萬元。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7億元。經濟作物總產值13100萬元,商平2264元,占種植業產值的83%。糧食作物總產量28725噸,總產值3220萬元,畝平607元,其中:水稻、小麥、玉米總產量分別為17688噸、5560噸、3360噸;棉花總產量225噸;芝麻、油菜、花生總產量分別為103噸、350噸、1185噸。瓜果、蔬菜總產量分別為21473噸、134920噸。畜牧漁業總產值0.81億元。肉類總產量中,豬肉3839噸、牛肉1114噸、羊肉8.7噸。水產品產量3889噸,漁業總產值1810萬元。禽蛋總產量2450噸。有企業1095家、從業人員16691人。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00159萬元,利稅總額10057萬元。
完成稅收424.5萬元,其中:國稅18.5萬元、地稅406萬元;個人所得稅13.1萬元、農業稅234.5萬元。全年地方財政收入2026.2萬元,支出2025.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35元,比上年增加117元。
有農貿市場4個,總面積2.5萬平方米。個體經營戶實現經營總額25萬元。
該鎮發展畜禽養殖業,全鎮養雞規模達60萬隻,養雞5000隻以上的達62家;依託洲地水源充足的優勢,發展養牛產業:發揮黃楝樹崗地特點,發展種草放牧養羊。組建春光禽業有限公司、老河口天富木業有限公司、老河口天豐高粱種植有限公司。種植蓮藕866.67公頃、山藥333.33公頃、日本豐水梨40公頃、黃姜200公頃、精品楊樹333.33公頃。爵王服飾公司一直滿負荷生產;新興木材加工企業產品供不應求。
陽辦事處】2002年,酇陽辦事處轄村委會15個(黃營村、楊寨村、童營村、盧營村、楊營村、鄼南村、臨江村、漢濱村、太山村、晨光村、甫洲村、八一村、龍崗村、鄭營村、高潮村)、居委會12個(洪城門、大橋路、群運、東啟街、新馬路、友誼路、牌坊街、仁義街、大街、機場路、大東門、和平路。總人口105680人,其中農業人口23240人、男性人口11200人。
工農業總產值154025萬元.第一、二、三產業分別為13359萬元、95048萬元、45618萬元。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3359萬元。種植業全部為經濟作物,面積2378公頃,產值5845萬元;花生、瓜果、蔬菜總產量分別為1615噸、22455噸、103590噸。畜牧漁業總產值2093萬元。林業面積60公頃。水產品總產量205噸,漁業產值204萬元。禽蛋總產量560噸。
完成稅收728萬元,其中國稅394萬元、地稅22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300元,比上年增加110元。有農貿市場10個,總面積6200平方米。個體經營戶4120戶,比上年增加18%;實現經營總額4500萬元,稅金350萬元。
李樓辦事處】2002年,李樓辦事處轄村委會22個(鄧崗村、朱樓村、陳埠村王湖村、亢營村、李河村、王營村、何營村、卡子村火星廟村楊家道子村、劉營村、必位崗村、付堤村、黃龍廟村、李樓、方營村、賈湖村、黃寨村、鮑河村、張莊村、張溝村)、居委會1個(紅廟居委會)。總人口41200人,其中農業人口33711人、男性16980人。
工農業總產值71786萬元,第一、二、三產業分別為9820萬元、61900萬元、66萬元。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9280萬元。經濟作物種植面積4046公頃,產值7019萬元,畝平1150元;糧食作物種植面積2466公頃,總產量22562噸,總產值1185萬元,畝平320元。水稻、小麥、玉米產量分別為14860噸、5400噸、860噸;棉花總產量168噸;芝麻、油菜、花生總產量分別為25噸、504噸、250噸;瓜果、蔬菜總產量分別為20491噸、121264噸。畜牧漁業總產值3530萬元。肉類總產量中,豬肉2306噸、牛肉696噸、羊肉61噸。水產品總產量324噸,漁業產值413萬元。禽蛋總產量128噸。
完成稅收357.57萬元,其中:國稅、地稅分別為100萬元、135.7萬元;個人所得稅12.1萬元;工業稅、商業稅235.7萬元;農業稅121.87萬元。財政收入740萬元、支出73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00元,比上年增加60元。
有農貿市場5個,總面積2100平方米。個體經營戶178戶,比上年增加10%,實現經營總額247萬元,稅金6萬元。
推廣糧食作物良種,小麥、水稻等優良品種率達95%以上。按照“改組改制、盤活資產、招商引資、推行私營“的思路發展鄉鎮企業38個,引進外地客商29個,租賃買斷集體企業13家,創建產值500萬元以上的企業2個。發展個體、私營企業200多家,形成以老石路為主的家具加工一條街、以李樓街為主的工業園區、以漢十路為主的餐飲服務業一條街。
【光化辦事處】2002年,光化辦事處轄村委會12個(宋營村、西關村、韓巷村、老縣城村、徐家灘村、馮營村、柳樹湖村、賈溝村、雷祖殿村、查營村、明家山村、辛店崗村)、居委會12個(光明居委會、攔馬河居委會、建新路居委會、望江樓居委會、永樂小區居委會、小東門居委會、秋豐路居委會、兩儀街居委會、正興街居委會、勝利路居委會、大巷子居委會、火車站居委會)。年末總人口74054人,其中農業人口22134人、男性人口36382人。
工農業總產值113750萬元,第一、二、三產業分別為8472萬元、101869萬元、3409萬元。糧食總產量5540噸,其中小麥、水稻、玉米分別為1456噸、2780噸、455噸;芝麻、油菜、花生分別為227噸、201噸、513噸;蔬菜、瓜果分別為134000噸、37664噸。肉類總產量中,豬肉2552噸、牛肉230噸、羊肉49噸。水產品總產量655.8噸,漁業總產值355萬元。禽蛋總產量2619噸。
完成稅收565萬元,其中:國稅105萬元、地稅198萬元;農業稅57.9萬元。財政收入262萬元、支出56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07元,比上年增加127元。
有農貿市場3個,總面積3000平方米。個體經營戶700戶,比上年增長8%,實現經營總額1000萬元,稅金25萬元。
洪山嘴辦事處】2002年,洪山嘴辦事處轄村委會26個、居委會1個,總人口6.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64萬人、男性人口2.13萬人。
工農業總產值77800萬元,第一、二、三產業分別為1473萬元、10080萬元、2373萬元。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2210萬元。糧食作物種植面積4213公頃,總產量22493噸,總產值2610萬元,畝平413元。經濟作物種植面積5080公頃,產值9817萬元,畝平1288元。水稻、小麥、玉米產量分別為1562噸、8250噸、9035噸;棉花總產量1470噸;芝麻、油菜、花生總產量分別為1208噸、940噸、1572噸;蔬菜、瓜果、茶葉總產量分別為98692噸、27503噸、21噸。畜牧漁業總產值7237萬元。在肉類總產量中,豬肉4530噸、牛肉2202噸、羊肉968噸。水產品總產量1750噸,漁業總產值1224萬元。禽蛋總產量2150噸。有企業769家,從業6903人。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4.46億元,利稅總額3255萬元。
完成稅收530萬元,其中:國稅250萬元、地稅280萬元;個人所得稅15.5萬元,工業稅、農業稅、商業稅各181萬元、767.96萬元、69萬元。地方財政收入1630萬元,財政支出14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92元,比上年增加52元。
有農貿市場1個,有個體經營戶380戶。(老河口史志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