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回流潮

港人回流潮

港人回流潮指的是香港人北上內地置業生活。內地加大樓市調控力度、港元兌人民幣持續貶值、內地高企的通貨膨脹,成為港人“回流潮”的主要原因。

簡介

港人回流潮港人回流潮

港人回流潮指的是隨著內地經濟迅速發展,港人北上置業生活成為潮流。自2010年下半年來,港人回流逐漸增多,雖未出現大規模回流趨勢,但是暗流涌動。內地加大樓市調控力度、港元兌人民幣持續貶值、內地高企的通貨膨脹,成為港人“回流潮”的三大主因。

回流原因及遭遇問題

北上置業遇調控
出於對內地房價上漲的預期,港人一直熱衷在內地尤其是珠三角地區購房,作長線投資。2011年1月底,內地推出新“國8條”,多個城市相繼推出限購令,港人在內地購房受到限制。隨著樓市調控進一步加碼,內地樓市前景未明,港人北上置業欲望隨之降低。據業內人士介紹,港人在內地購買房產多數使用貸款。央行連續加息不僅增加了港人內地置業的首付,月供也隨之增加,月租抵不過月供,投資成本大大增加。經常往來深港兩地的港人李先生,以善於理財著稱。他表示,自己本就沒有購買內地樓盤的打算,加之現在政策收得這么緊,就更沒有欲望購樓了。李先生認為,雖然房產有保值作用,但隨著調控政策加碼,目前及今後幾年的投資價值已大不如前。對於早年在內地置業的港人來說,高攀的房價讓他們賺取了豐厚利潤。但對於新加入北上置業行列的港人而言,在房價高企時買下的房子,面對新一輪的房地產調控,又可能面臨資產縮水的命運。在這種情況下,港人北上置業一時進退兩難,部分港人甚至拋售所持物業,持幣返港。

荷包縮水壓力大
內地低廉的物價優勢,曾是吸引港人北上消費、居住的主因之一。由於港元兌人民幣持續貶值,內地通脹壓力與經濟高速發展如影隨行,以前感覺內地消費便宜的港人,現已明顯減少。香港大福證券的黃耀明表示,自2005年匯改後,人民幣對美元的匯價一直處於升勢,由於港元實行對美元的聯繫匯率制度,港元隨美元一路“縮水”。以前100港元可兌換100多元人民幣,而今連85元都兌換不到。港人此時持幣到內地消費,除了要承擔兌換層面的損失,還要面對內地物價上漲的壓力。兩大因素共同影響,港人紛紛捂緊荷包。與之相反,內地物價節節攀升與港元貶值此消彼長,使得香港日用品形成了價格窪地,越來越多的深圳人選擇赴港購物,以前的“北上扛襪子”悄然變成了如今的“赴港打醬油”。雖然也有人指出,赴港買日用品並非消費常態,深港兩地“換城消費”的說法言過其實,但從深圳人赴港購物的現象中,依然可以看出當前兩地日常生活、消費發生的變化。
香港老人居不易
相較節假日往返兩地採購的消費人群,在深圳居住的港人跨境家庭以及在內地養老的香港老人,對荷包縮水則更為敏感。據深圳羅湖海關人員介紹,在深居住的港人中約1/6為在校學生。由於大批港人定居深圳,其子女通常要往返兩地學習、生活,每天清晨,大批孩子赴港上學成為羅湖口岸的一景。隨著港人父母撤離深圳,孩子們也一同離開,每天早晚穿梭口岸的學童少了許多。據深圳工聯諮詢服務中心主任潘志輝介紹,近年回港居住的老人正在逐年增加。對於那些帶著畢生積蓄、打算在內地頤養天年的香港老人來說,由於沒有內地身份而無緣內地福利,而特區政府對其資助相當有限,在生活指數不斷攀升的今天,在內地養老已是捉襟見肘。一旦生病,巨額的醫療費更是成為他們最大的負擔。潘志輝表示,2009年,深圳工聯諮詢服務中心協助老人返港養老的個案有110個,去年上升到140個,預計今後還會不斷增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