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向儀與指向標

測向儀與指向標

測向儀與指向標是近程和中程海上導航用的無線電測向設備。

測向儀與指向標

正文

近程和中程海上導航用的無線電測向設備。最早的測向儀出現於20年代。在船上裝備測向儀,沿海岸配置指向標,即無線電信標。國際航海組織規定,1600噸位以上的所有船隻都必須裝備無線電測向設備。船上測向儀不僅用於對岸上的信標進行測向,也用於對遇難呼救船隻測向。國際規定的呼救頻率是500赫和2182千赫。
指向標 沿海無線電信標工作於275~335千赫頻段。工作距離較遠的信標在相同頻率上工作時,按時序發射,以防止相互干擾。船上測向儀可對岸上2~3個信標台順次測向,測得位置線的交點就是船位。船行速度較慢,因而可採用這種方法定位;飛機速度太快,不宜採用此法。所有的岸上信標台都使用固定頻率、固定識別信號(莫爾斯碼),可間歇發射,在間斷期間發射識別信號。在岸上也可對船舶測向,岸上分設幾處測向台,同時對船上發射的信號測向,也可測得航行船位。船上不需要專設發射台,而是利用一般通信信號。

測向儀與指向標測向儀與指向標
測向儀 船上測向儀(圖1)一直是重要的導航設備。所用天線系統都是環形天線,或是鏇轉式的,或是固定式的。船體結構不對稱,不適宜裝置任何無極化誤差的天線。現代船用測向儀一般可覆蓋250~550千赫和1600~3800千赫的頻率範圍。這種測向儀對地波傳播的信號測向比較準確;對電離層反射的電磁波測向,方位不準確也不穩定。因此,船上測向儀測向達到的距離僅在100海里左右,一般是白天的有效距離大,夜間的有效距離小,這稱為夜間效應。小船通常使用人工鏇轉天線,有時帶有鐵氧體鐵芯。大船一般使用兩個相互垂直的禁止環組成的貝利尼-托西天線(圖2);有時,也用一個垂直的辨向天線作為組合的一部分。天線的一環沿縱軸安裝,另一環垂直於縱軸。現代測向儀都配有自動顯示方位的裝置,有些可由伺服系統帶動測角器找到聽覺零點,有些用R.A.沃森-瓦特提出的雙路放大器在陰極射線管上顯示方位。

測向儀與指向標測向儀與指向標
測向儀測出可靠方位的距離較小,主要限於沿海水域。有些繁忙水道使用數個在同頻率上按時分方式工作的測向儀,識別信號各不相同,用戶順次測方位並標在圖上。近海船用測向系統測向準確度約為±3°。

配圖

相關連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