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陽縣誌

出版日期:1989年12月 該書採用分類條目體,記載自清同治三年(1864),為防止再次爆發農民起義,以捻軍起義會盟地雉河集設立新縣之時,下至1983年止130年來的滄桑變化。 該書卷末附錄1984年至1988年縣委、人大、政府、政協及紀委領導成員更迭情況,重要文獻輯存和修志始末。

主 編:栗蘭忠
字數字數(萬):74.5
出版單位:黃山書社
出版日期:1989年12月
安徽省地方志叢書,安徽省渦陽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黃山書社出版,責任編輯沙宗復,裝幀設計方紹武,16開本,精裝,33.375印張,6插頁,74.5萬字,1989年l2月第l版第1次印刷,印數l一1000冊,彩色插圖29幅,黑白插圖12幅,表格184個。
該書扉頁題字張愛萍,顧問歐陽發,總編輯粟蘭忠.副總編輯葉洪渠、孔繁楝、孫成才,編輯孔繁楝、王明華等8人,攝影李少華,繪圖肖光海。
該書正文有概述,卷一大事記,卷二地理,卷三經濟,卷四政治,卷五軍事,卷六教科文,卷七社會,卷八人物,共44條,84節。
該書採用分類條目體,記載自清同治三年(1864),為防止再次爆發農民起義,以捻軍起義會盟地雉河集設立新縣之時,下至1983年止130年來的滄桑變化。該縣曾經四次修志,同治九年,知縣石成之主纂第一部《渦陽縣誌》,側重記載鎮壓捻軍起義,錯謬甚多。1924年、1936年兩位當任縣長主修,或側重名勝烈女,或為己樹碑立傳。1960年修的《渦陽新志》,因形勢升降,而材料失真。本次修志就要求觀點正確,體例完善,史料翔實,特點突出。新中國成立至1983年34年間,全縣政局穩定,社會安定,經濟繁榮,百業俱興,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該書記述了渦陽人民艱苦奮鬥、辛勤勞動所取得的輝煌成績,也記錄了走過的曲折彎路和遭受的嚴重挫折。如實記載這些史實,目的是吸取經驗教訓,以指導現實,啟迪後代。
該書卷末附錄1984年至1988年縣委、人大、政府、政協及紀委領導成員更迭情況,重要文獻輯存和修志始末。(孟繁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