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滓洞監獄舊址

1943年,軍統逼死礦主,霸占煤窯設立看守所,將白公館的政治犯全部遷於此關押。 1947年4月曾一度關閉,同年12月又重新關人。 1949年11月27日國民黨特務在潰逃前夕策劃了震驚中外的大屠殺,僅15人脫險。

渣滓洞原為一小煤窯,因渣多煤少而得名。1943年,軍統逼死礦主,霸占煤窯設立看守所,將白公館的政治犯全部遷於此關押。分內外兩院,外院為特務辦公室、刑訊室等,內院一樓一底16間房間為男牢,另有兩間平房為女牢。1947年4月曾一度關閉,同年12月又重新關人。關押在此的有“六一”大逮捕案、“小民革”案、“挺進報”案、上下川東三次武裝起義失敗後被捕的革命者,如江竹筠、許建業、何雪松等。關人最多時達三百餘人。1949年11月27日國民黨特務在潰逃前夕策劃了震驚中外的大屠殺,僅15人脫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