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河公園

減河公園

減河公園,東起減河與潮白河交匯處,西至南白路,全長3.8公里,南北兩岸綠化帶平均寬度各100米,河道居中,與兩側綠地組成平均寬度300米的濱水帶狀公園,用地總面積185公頃,其中,水面積31公頃,綠化面積154公頃。

基本信息

簡介

減河公園減河公園

減河公園建設工程歷時兩年完成,開工時間為2005年8月,竣工時間為2007年,工程概算投資1.6億元。減河公園建設項目不僅面向順義新城,服務綠色奧運,而且將有效提高園林景觀檔次,最佳化區域發展環境,為招商引資創造有利條件,帶動城區中心區北部地區經濟發展。減河流經順義城區中心區東北部,與發展建設後的順義新城銜接,起著聯繫南北兩城的重要作用。改造後的減河公園具有雙重意義,首先是配合順義總體規劃,為城區發展與建設打下良好的環境基礎,提高城區環境水平;其次是配合2008年北京奧運會,作為潮白河水上運動項目舉辦地環境綜合整治的組成部分,以奧運會為契機,促進城市環境建設。

減河公園的規劃設計遵循生態、功能、美學和經濟四個基本原則。生態原則:減河公園具有順義老城和順義新城的公共綠地、生態綠地、防護綠地和避災綠地等多重功能。在規劃上注重其複合型結構,以天然要素地形、植物、水造景為主,強調三者間的共生關係,創建複合型生態結構。植物群落應達到喬、灌、草、地被、岸緣、沼生、水生、浮生和沉水植物,構成完整的植物生態群落體系。

功能原則:以人為本,充分滿足市民在文化、娛樂、健身、遊覽上的需求,使園內功能齊全,設施完善,服務周到,市民遊憩便利舒適,管理方便安全。美學原則:強調時代風貌和地域特色,景觀的創造應重點放在自然美上,以豐富多樣的植物群落為對象,強調和突出地形、植物、水造景三大天然要素的自然式結構,突出濱水景觀,豐富植物景觀,植物不修剪,少作圖案,強調春花、夏蔭、秋色、冬枝的四季景觀季相變化美。

經濟原則:合理利用資源,充分利用現有植被和水系,減少不必要的投資和後期的養護成本。杜絕講排場比豪華比浪費,考慮招商引資的項目,募集社會資金,多渠道建設公園。近遠期結合滾動式發展建設。

布局

減河公園減河公園
減河公園布局結構分為一帶八片區十二園。一帶:以河為中心,兩岸種植櫻花形成四公里的濱水花帶。八片區:以現有河道與公路為門欄分為八個片區:魚文化區、臥龍公園、現代園區、森林健身區、服務管理區、生態科普區、森林公園區、濱水帶狀公園區。十二園:魚文化園、石樑蟹火園、臥龍公園、現代工業園、觀光農業園、旱生園、牡丹園、木蘭薔薇園、石園、五彩園、芳香園、鳳凰物流園。

特色

減河公園減河公園
1.構建以喬木林為主體的公園綠地。

2.引入國際先進理念,結合地域實際,創造新意境。

3.體現生態園林特色,營造豐富優美的綠化景觀。

4.秉承傳統文化,延續歷史文脈。

5.套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帶動區域園林事業發展。整個公園旨在體現北京新城—順義的城市概念和地域特色;協調新城與老城的過渡與聯繫以及與潮白河風景區的銜接;發揮濱河綠地的生態、娛樂、休閒、健身、防護、救災、生產等綜合功能;促進順義城市化進程,提升城市形象。

主要景觀

減河公園減河公園
減河公園景區之一的五彩園,東起濱河郊野公園,西至雙興橋,南依順義城區,北靠減河,全長1.8公里,是一座濱水帶狀公園,總占地面積14.8公頃,綠地率79.05%。五彩園因“五彩的植物、五彩的燈光、五彩的雕塑、五彩的鋪地、五彩的人群”而命名。南部以彩葉植物和各色花卉為主,強調色彩效果,烘托熱烈的氣氛;中部以波浪地形、幾何地形為特徵,打造精緻景觀,展示新穎的造型;北部以靜謐的林下空間為特色,追求和諧自然,滿足遊憩的需要。公園主要景點有五彩花園、台地廣場、五彩廣場、地形雕塑園、“L”型坐凳廣場等。植物專類園主要有月季園、紫薇園、萱草園。同時,園內還有“大地眼睛”、“同在藍天下”等幾組與生態概念有關、造型獨特的城市雕塑。五彩園道路、噴灌、照明、音響、溫室建築等基礎設施完善,座椅、垃圾桶、指示牌等服務設施齊備,是聯繫順義新城和老城的一條綠色紐帶,體現了順義“濱水、生態、國際、活力、宜居”的特徵。五彩園於2007年榮獲北京市“精品公園”稱號,它的建成,極大改善了周邊居民的人居環境,有效提升了順義城區東北部地區的生態環境質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