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振器手冊

減振器手冊

6.17壓電閥236 7.10溫度261 11.1概述322

內容簡介

減振器是汽車底盤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隔離和衰減道路路面對車體或車身的振動激勵方面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本書是當今國際上汽車減振器領域最新的學術著作。本書覆蓋的內容面很寬,包括了:汽車減振器的發展歷史;振動理論-減振器設計的基礎理論;平順性和操縱性;減振器設定;流體力學-減振器的設計基礎;閥的設計;減振器特性;減振器可調節性;ER電流變和MR磁流變減振器;減振器的技術要求;減振器測試。本書適用於從事汽車設計、製造專業人員參考閱讀,可作為大專院校車輛工程專業課程教材或參考書。

圖書在版編目(CIP)數據

減振器手冊/(美)迪克遜(Dixon,J.C.)著;李惠彬,

孫振蓮,金婷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10
(汽車先進技術譯叢)
書名原文:The Shock Absorber Handbook
ISBN 978-7-111-35505-2
Ⅰ?①減…Ⅱ?①迪…②李…③孫…④金…Ⅲ?①汽
車?減振裝置?手冊Ⅳ?①U463?33?62
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1)第154898號
機械工業出版社(北京市百萬莊大街22號郵政編碼100037)
策劃編輯:徐巍責任編輯:劉煊版式設計:霍永明
責任校對:陳延翔封面設計:鞠楊責任印製:
印刷廠印刷
2011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69mm×239mm·26.25印張·508千字`405頁
0001—3000冊
標準書號:ISBN 978-7-111-35505-2
定價:98.00元

目錄

第2版前言
譯者序
第1章減振器概述1
1.1減振器發展歷史1
1.2摩擦類型14
1.3減振器構造15
1.4行駛找平減振器31
1.5位置依賴型減振器35
1.6筒式減振器的一般形式37
1.7安裝座39
1.8工作速度和行程42
1.9製造48
1.10文獻綜述50
第2章振動理論58
2.1概述58
2.2單自由度無阻尼自由振動58
2.3單自由度有阻尼自由振動60
2.4單自由度無阻尼強迫振動64
2.5單自由度有阻尼強迫振動67
2.6庫侖阻尼69
2.7平方阻尼71
2.8串聯剛度72
2.92自由度無阻尼自由振動77
2.102自由度有阻尼自由振動78
2.11共振減振器79
2.12平順性和操縱性中的減振器模型80
2.13端部頻率(偏頻)81
2.14單自由度無阻尼垂直振動和俯仰振動82
2.15單自由度有阻尼垂直振動和俯仰振動84
2.16無阻尼側傾振動85
2.17有阻尼側傾振動87
2.182自由度無阻尼垂直?俯仰振動87
2.192自由度有阻尼垂直?俯仰簡化振動92
2.202自由度有阻尼垂直?俯仰完整振動分析94
第3章行駛平順性和操縱性97
3.1引言97
3.2道路建模97
3.3行駛平順性102
3.4平順性時域分析104
3.5平順性頻域分析108
3.6座椅上的乘客110
3.7車輪垂直跳動111
3.8操縱性112
3.9車橋振動114
3.10轉向振動116
3.11行駛平順性和操縱性的兼容116
3.12減振器最佳化121
3.13減振器的不對稱性121
第4章設定127
4.1概述127
4.2運動比(或槓桿比)127
4.3位移法129
4.4速度圖130
4.5計算機計算130
4.6機械位移130
4.7槓桿比的作用131
4.8槓桿比的計算133
4.9搖桿134
4.10剛性臂139
4.11雙橫臂懸架141
4.12減振柱式懸架143
4.13推桿和拉桿145
4.14機車前懸架146
4.15機車後懸架149
4.16整體車橋153
4.17乾性剪式減振器155
第5章流體力學156
5.1引言156
5.2流體特性158
5.3化學特性158
5.4密度159
5.5熱膨脹159
5.6可壓縮性160
5.7粘度160
5.8熱容量163
5.9熱傳導性163
5.10蒸氣壓強164
5.11氣體密度164
5.12氣體粘度165
5.13氣體可壓縮性165
5.14氣體可吸收性165
5.15乳化168
5.16連續性176
5.17伯努利方程176
5.18流體動量178
5.19管道流動179
5.20速度分布圖184
5.21其他損失187
5.22孔口191
5.23組合孔196
5.24渦流197
5.25賓漢流動200
5.26液體—固體懸浮液200
5.27ER電流變流體和MR磁流變液體202
第6章閥的設計205
6.1概述205
6.2閥的類型207
6.3盤狀閥208
6.4桿狀閥209
6.5柱塞閥210
6.6片閥211
6.7閥的特性213
6.8閥的基本模型215
6.9完整的閥模型218
6.10閥流量的求解222
6.11溫度補償224
6.12位置敏感閥226
6.13加速度敏感閥230
6.14壓強-速率閥231
6.15頻率敏感閥232
6.16行程敏感閥232
6.17壓電閥236
6.18雙向作用薄片閥237
6.19旋轉可調閥238
6.20波紋管閥240
6.21簡單管閥241
6.22頂(或頭)閥243
6.23多階段閥243
第7章減振器特性244
7.1引言244
7.2減振器基本參數248
7.3機械摩擦250
7.4靜載荷253
7.5活塞自由體受力圖254
7.6閥的流量256
7.7減振器壓強和阻尼力257
7.8線性閥分析258
7.9空化259
7.10溫度261
7.11可壓縮性261
7.12循環特性F(X)263
7.13極端循環工作268
7.14應力和應變269
7.15減振器加力271
7.16噪聲272
第8章減振器的調節274
8.1引言274
8.2可調閥276
8.3並聯孔279
8.4串聯孔279
8.5最大截面積279
8.6開閥壓力280
8.7截面係數(剛度)280
8.8自動調節系統281
8.9快速自適應系統284
8.10槓桿比287
第9章電流變和磁流變減振器288
9.1引言288
9.2ER?MR歷史288
9.3ER材料295
9.4ER減振器300
9.5ER控制閥305
9.6MR材料307
9.7MR減振器310
第10章減振器的技術要求318
10.1引言318
10.2端部裝配318
10.3長度範圍319
10.4F(v)曲線319
10.5構造320
10.6直徑320
10.7油的特性320
10.8壽命320
10.9成本320
第11章測試322
11.1概述322
11.2瞬態測試323
11.3機電試驗327
11.4液壓試驗台329
11.5儀表330
11.6數據處理332
11.7正弦測試理論334
11.8測試步驟337
11.9三角波形測試340
11.10其他形式內容實驗室測試341
11.11道路測試343
附錄345
附錄A術語345
附錄B空氣特性363
附錄C水的特性366
附錄D測試記錄表格368
附錄E賓漢流動371
附錄F單位換算375
插圖382
參考文獻39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