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鹹同年間湖湘理學群體研究

清鹹同年間湖湘理學群體研究

《清鹹同年間湖湘理學群體研究》是2007年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晨怡。 本書主要以晚清湖湘理學群體為研究對象,對同治年間理學復興局面進行了全面闡述。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以晚清湖湘理學群體為研究對象。具體而言,主要研究清鹹同(1851-1874)年問的湖湘理學群體,對嘉道(1796-1850)、光緒(1875-1908)時期的湖湘理學群體並不予以詳細考察。這主要由於晚清湖湘理學群體起於嘉道,盛於鹹同,到光緒年間已經衰頹。而且,在中國近代歷史上,鹹同年間也是一段非常重要的時期。在此期間,內憂與外患的疊合,中央與地方同治天下局面的形成,旨在“求強”、“求富”的自強運動的發軔,凡此種種,都繞不開湖湘理學群體。可以說,“同治中興”離不開理學復興,理學復興離不開這一時期湖湘理學群體的努力。

相關提要

程朱理學作為元明以來的官方哲學,在清代已經呈現出種種衰落跡象。清初,在康熙帝的大力提倡下,程朱理學也仍然居於學界的統治地位。然而,自乾嘉漢學興起之後,清代學風發生轉變。許多士人往往只是為了通過科舉考試才誦讀程朱的著述,一旦考中,就將它們束之高閣,轉而研習漢學詩賦,以博取在學界的聲名。程朱理學受到多數士人的厭棄,被長期冷落。直至道鹹以後,清王朝鑒於政治上和學術上出現的雙重危機形勢,把挽回危機的希望寄託於程朱理學的重振,各地的理學士人也逐漸活躍起來,紛紛舉起振興程朱理學的旗幟,終於在同治年間釀成了一個短暫的理學復興局面。

作者簡介

張晨怡,1976年出生,女,浙江紹興人。漢族。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博士後。現任教於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中國近現代史教研室,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史、中國近代文化史等方面的研究,開設中國近代經濟思想史、中國近代社會史、中國近代文化概論、中國現代文化概論等課程。已發表主要學術論文《羅澤南與晚清理學復興》、《羅澤南及其弟子與“同治中興”》、《略論清同治年間的理學復興》、《羅澤南理學思想論略》、《清道光年間理學士人在京交遊述論》、《困而知學——湘軍理學家羅澤南的早年曆程》、《抗戰文學的區域特徵與主題演變》等十餘篇論文。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區域文化傳統與資源

第一節 晚清湖湘理學群體的區域文化傳統

第二節 區域文化傳統如何轉化為資源

第二章 湖湘理學士人的集結

第一節 晚清湖湘理學群體的最初形成

一、曾國藩與二仙的結識

二、曾、左、胡的早年交往

三、第一次重大的政治行動

四、湖湘理學士人的最初集結

第二節 一個典型案例:以羅澤南為中心的子群體

一、羅澤南與同輩湖湘理學士人

二、羅澤南與羅門弟子

第三章 湖湘理學群體的學術特色

第一節 學術論辨與調和:湖湘理學群體守道的兩種方式

第二節 義理經世:湖湘理學群體救時的主要途徑

第四章 湖湘理學群體的社會實踐

第一節 湘軍網路的形成與維繫

第二節 重建社會秩序的理想與實踐

第五章 秩序重建的成功與失敗

第一節 “同治天下”——理想與權力的互動

第二節 文化政治視野下的晩清湖理學群體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