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粉彩人物四方象耳尊

清粉彩人物四方象耳尊藏品,清道光年間制,此藏品高34.5cm,口徑12.9cm,底徑12.9cm。瓶撇口,短束頸,方肩,肩部飾雙象耳,方形腹,圈足。尊通身粉彩花卉裝飾,腹部繪人物故事圖,個畫面溫潤飽滿,濃淡適宜,線條簡練,人物神態生動。整器器形規整而無變形,十分難得,粉彩發色雍容華貴,器形與發色之中不難看出其雄渾氣象。款識分明,底部“大清道光年制”清晰落款,十分值得收藏。

清粉彩人物四方象耳尊清粉彩人物四方象耳尊

粉彩瓷又叫軟彩瓷,景德鎮窯四大傳統名瓷之一,漢族傳統制瓷工藝中的珍品,是以粉彩為主要裝飾手法的瓷器品種。粉彩是一種釉上(在瓷胎上)彩繪經低溫燒成的彩繪方法。粉彩瓷器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礎上,受琺瑯彩瓷製作工藝的影響而創造的一種釉上彩新品種,從康熙晚期開始燒制,後來經久不衰。粉彩瓷的彩繪方法是在高溫燒成的白瓷上勾畫出圖案的輪廓,成形後非常美觀。
道光年制粉彩瓷同嘉慶朝,瓜蝶、草蟲紋飾精工細作,工藝精湛,器型有瓶、罐、花盆、盤、碗、燈籠尊、蓋碗、象耳尊等多種器型。嘉慶朝彩瓷以粉彩為主流,陳設器、文房用具、日用器皿以及五供(由兩件香罐、兩件花抓及一件香爐組成)和法器等都屬常見。嘉慶早期的粉彩兼有乾隆朝的特點,相當精細,常見紋飾有花卉、八寶、雲龍、羅漢、嬰戲、石榴等。總體說來,道光年制粉彩瓷同嘉慶一樣有幾個特點:一是官窯器中的粉彩開光器為多見;二是繼承乾隆製作的壓鳳尾紋(即軋道工藝)粉彩仍屬多見;三是萬花堆、百花圖畫面的器物十分突出;四是在碗類器上也出現了山川風景畫;五是碗、盤之類器物的圖案以花卉、花果為多,特別突出的是過枝癩瓜的圖案,象徵著瓜瓞綿綿的吉祥之意。
道光粉彩瓷,除了白地粉彩器外,所見有各種色地開光粉彩,而且往往和描金工藝結合。器物除瓶、罐及少量文房用具外,大量的是碗盤等日用器皿,圖案以荷花、癩瓜和嬰戲圖、清裝仕女以及各種花蝶蟲草為突出,亦常見““太平有象”等吉祥題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