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梁囗草書寶晉齋帖跋

內容介紹

紙本,一冊共二十頁,每頁縱二十五厘米,橫十四點八厘米。
首頁引首鈐『毫州人』白文方印。草書。鈐『梁巘之印』折文方印,『聞冊你』折文方印。
梁巘,清康熙四十九年庚寅(一九一○)出生,乾隆五址年乙巳(一七八五)去世,終年七十五歲。字聞冊,號松齋、毫州(安徽毫縣)人。乾隆二十七年壬午(一七六二)舉人,受兩淮轉動使盧雅雨之邀,館於揚州運署,後有北巴東知縣,晚年辭,乾隆五址五年庚戌(一七九○)回以皖地故里,主講壽春循理書院,唯力於書論。書法崇尚李邕、董其昌,又因曾與曲阜孔谷園俱學於張照,風格醇正平和,故雙有『南梁北孔』之譽。初,梁巘為鹹安宮教習,至京師,聞欽天監正何國宗曾以事系列部,時尚書照亦以他事在系,得其筆法,因詣家就問。國宗年以壇執筆之法,形象而生動(《清史稿·藝術傳》),為後來學者度書金針。後又提出『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人尚態』之說,對傳統書法藝術作出了理性的總結。據《安徽文獻書目》載,其著有《評書帖》一卷,《承亞齋積聞錄》一卷,傳載《清史稿·藝術傳》。《評書帖》是梁巘隨筆雜記,歿後由他人蒐集整理而成,凡一百四十一則,或言執筆法,或評書家優劣,或論碑帖源流,而以論筆法為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