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川江戰役

清川江戰役

清川江戰役,亦被稱為清川戰役或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西線(Battle of the Ch'ongch'on River),是韓戰中一場決定性的戰役。在中國對聯合國部隊的第一次戰役取得勝利之後,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實施聖誕節回家攻勢,從朝鮮驅逐中國軍隊,結束朝鮮的衝突。預計這一反應,中國人民志願軍指揮官彭德懷計畫對推進的聯合國部隊進行一系列的反擊,這被稱為“第二次戰役”。從1950年11月25日至12月2日,中國第13軍團[nb 1]在沿清川江河谷里的一系列突襲戰鬥中打敗了美國第8軍團,迫使聯合國軍撤離北韓及後退至三八線。

韓戰第一次戰役

第一次戰役或稱第一次清川江戰役中國人民志願軍進行抗美援朝的第一場戰事,在這場戰事中,聯合國軍遭受沉重打擊,在感恩節前統一全朝鮮之計畫被粉碎。

概況

中國軍隊越境後,根據當時的情況,決定由被動改為主動出擊,兵分二路,一路在黃草嶺及赴戰嶺地區鉗制東線,主力集中於西線殲滅敵人。1950年10月25日10時,中國軍隊於溫井西北兩水洞地區同與韓國第6師相遇,旋即殲滅。接著,主力部隊分向溫井、雲山寧邊熙川地區及古場洞地區猛攻。翌日中國的第50軍分

由安東、輯安入境投入
作戰。至11月2日,中國軍隊先後殲滅了龜頭洞、古場洞地區之敵人,並攻克雲山。11月3日,西線的美國韓國軍隊撤退;11月4日,美國及韓國軍隊撤到清川江以南地區。11月5日,第一次戰役勝利結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