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滿學暨京劇藝術研究

發揮專業特長,在全國性及省級學術刊物上發表了70餘篇具有新意的論文(含合撰)。 出版了專著《簡明滿文文法》(合著),任《滿漢大辭典》特邀通審,該書獲國家民族圖書獎。 1999年中央電視台及遼寧衛視滾動播出了電視專題片《滿族學者關嘉祿》。

內容介紹

《清史滿學暨京劇藝術研究:關嘉祿文集》匯集了著名的清史、滿學專家關嘉祿先生在清史、滿學及京劇方面的八大傑出貢獻,是關嘉祿先生對自己半生重要學術成果的一個總結,深入考察了清代東北邊疆民族問題、滿文檔案與清史關係、滿族語言文字、滿文檔案翻譯等清史、滿學研究上長期關注的重要問題。

作者介紹

關嘉祿,滿族,研究員,1966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學院滿文專業(本科五年)。曾任遼寧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滿學研究中心主任、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遼寧社會科學院院務諮詢委員會主任、遼寧省社會科學“十五”規劃歷史學科評審組組長。曾任遼寧省第七、八、九屆政協委員,遼寧省歷史學會副會長。現任遼寧社會科學院老專家工作室負責人、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副會長、中央民族大學滿學研究所客座研究員、遼寧省滿族經濟文化發展協會副會長、瀋陽市滿族聯誼會副會長、遼寧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和評審委員會委員等。專攻清史、滿學。發起並主持了搶救大連市圖書館珍藏的清宮秘檔的國家級課題(合作)。主持及合作出版了《雍乾兩朝鑲紅旗檔》等多部學術著作。發揮專業特長,在全國性及省級學術刊物上發表了70餘篇具有新意的論文(含合撰)。出版了專著《簡明滿文文法》(合著),任《滿漢大辭典》特邀通審,該書獲國家民族圖書獎。任《漢滿大辭典》副主編,並在《光明日報》上發表了評論文章。出版了專著《梨園春花·地方戲曲與京劇》,還在《中國京劇》等報刊上發表了多篇京劇評論和報導文章,曾獲文化部振興京劇指導委員會頒發的“中國京劇票界活動家”榮譽證書。應邀出訪日本、俄羅斯和中國台灣地區進行學術交流。1996年被評選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有突出貢獻的專家。1999年中央電視台及遼寧衛視滾動播出了電視專題片《滿族學者關嘉祿》。2004年7月,“一宮三陵”等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由於在申報過程中作出貢獻,關嘉祿榮獲三等功,受到遼寧省人民政府的表彰。他為清昭陵題寫了滿文匾額,現懸掛在清昭陵正門上。

作品目錄

清史篇
清代庫頁費雅喀人的戶籍與賞烏林制
乾隆四十年庫頁島滿文檔案翻譯訂正
里達喀及其進京納婦淺析
乾隆朝對黑龍江下游及庫頁島地區管轄一例
清朝貢貂賞烏林制度的確立及演變
清朝發遣三姓等地賞奴述略
從貢賞活動看清前期北方民族政策
康熙朝盛京內務府皇莊的管理
從《黑圖檔》看康熙朝盛京皇莊的賦役制度
盛京皇莊探析
從《三姓檔》看清代吉林官莊
清代的兩起中日民間貿易活動
盛京上三旗包衣佐領述略
乾隆朝盛京總管內務府的設立
盛京內務府與陪都宮殿
清朝開國勛臣費英東簡論
從《鑲紅旗檔》看雍正帝整飭旗務
曹寅與皇莊
曹寅理財芻議
莊親王允祿內務府理政芻議
雍正之死
《天聰九年檔》與《清太宗實錄》對比研究
大連市圖書館藏清代內閣大庫檔案的發掘和整理
明清檔案與瀋陽故宮
《三姓檔》的發掘整理及其學術價值
遼寧省滿文檔案的發掘與清史研究
清代京劇的文化特徵
遼海明珠國之瑰寶
清史不容歪曲
關於康熙朝尼滿家族四世誥封碑的考證
立足遼寧實際繁榮史學研究——歷史研究所回顧與展望
滿學篇
滿族命名芻議
簡論滿族的歷史貢獻
盛京滿文興衰談
滿文改革簡論
《滿漢大辭典》的編纂及其學術價值
試論滿漢語言文字的交融與借鑑
乾隆朝“欽定新清語”探析
關於滿文檔案整理翻譯的幾個問題
20世紀中國滿文文獻的整理研究
辭書呈異彩盛世譜華章
中國大陸滿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滿學研究的一部力作——讀《滿族的部落與國家》
評第一部《滿族文化史》
滿學研究的可喜成果——簡評《一個滿族家庭的變遷》
滿族與京劇述論
彰顯民族魂的舞蹈詩畫《滿風神韻》
關於滿族建築文化研究的思考
關於新賓滿族自治縣文化與旅遊資源開發利用情況的調查報告
抓緊培養高素質的滿語文專業人才
世紀回眸——遼寧滿學研究
京劇篇
新穎別致的京劇《三打陶三春》
春潮波涌新人生——記程派傳人青年演員遲小秋
遼瀋梅蘭吐芳香——記瀋陽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王麗芳
赤子丹心照菊壇——記京劇票友活動家曲福松
中國京劇票友的盛大節日
情深意長心連心
堅韌務實開拓進取的40年
風景這邊也好——第二屆中國京劇藝術節票友觀摩團活動側記
四十春秋譜華章——紀念瀋陽京劇院建院40周年
潛心程門的遲小秋
新春看戲隨想——評于魁智京劇表演藝術
借得東風鼓征帆——記馬派傳人、優秀青年演員朱強
一部充滿人文情懷的佳作——序《歲月如歌》
英姿美韻與古為新——評新編京劇《花木蘭》
品高藝精代有傳承——深切緬懷京胡大師費文治先生
我和我的戲迷家庭
美輪美奐經典傳承
後記 ·收起全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