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紫光閣功臣像

中南海紫光閣在明清時期是皇家演武的場所,明朝的皇帝在這裡觀看射箭比武,到了清朝,這裡又成為皇帝殿試武進士和檢閱侍衛大臣的地方,名曰平台,後來廢台建閣,取名“紫光閣”。

簡介

清乾隆年間,為了加強國家的統一,清朝中央政府曾多次派兵出征,平定邊疆地區的叛亂。為了宣揚“十全武功”,每次軍隊凱鏇歸來,乾隆皇帝都要下令為征戰中的功臣繪製畫像,並將它們懸掛在中南海紫光閣內。
關於紫光閣功臣像,據北京故宮博物院宮廷繪畫家崇正先生考證,為“平定西域準回部”前後功臣各五十(前五十幅為乾隆御題。)“平定大小金川”前後功臣各五十。前五十幅為乾隆御題。“平定台灣”五十功臣。“平定廓爾喀”功臣三十。總計二百八十幅。目前知道存世僅二十幅。除少數幾幅私人收藏外,大多數為世界各地公私博物館收藏。現在知道的是:
一、加拿大多倫多安大略皇家博物館藏二幅
二、德國柏林東亞藝術博物館藏三幅
三、德國漢堡民族學博物館藏二幅
四、德國科隆東亞藝術博物館藏一幅
五、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一幅
六、捷克ZamekZbraslav博物館藏一幅
七、中國天津歷史博物館藏二幅
八、美國私人王女士藏三幅,
九、香港私人藏二幅
大約在25件左右

中國風骨,西洋畫風

“功臣像”由數位宮廷畫師合作而成,用寫實的繪畫技法,並以接近等身大小的比例,將戰將們威武凜然的姿態活生生地呈現了出來。在各細部的處理上,都盡顯上乘的觀察力和高超畫功。畫作已經可以看出其受西洋畫的影響,和中國傳統工筆人物畫不同。
《頭等侍衛固勇巴圖魯伊薩穆像》列《平定西域紫光閣五十功臣像》第28位,由愛啟蒙和金廷標(繪者生平、事跡不詳)所作。此掛軸在繪製200多年及流失逾百年後,難得地仍保存完好。此畫在清朝的功臣像中是十分重要的作品,在香港蘇富比2007年秋圓明園拍賣專場中,成交價為15,000,000港幣。
畫上的勇士很瘦,腰身很長,斜跨步,微側彎身,隨時準備跨上戰馬的樣子。靜態的畫像,表現的正是《拉奧孔》中那種由靜止到即將開始動作的一瞬間。他身著的不是舞台上誇張的鎧甲,而是斜大襟藍布袍,鈕襻都整齊地繫著,腰上圍著淺褐色的幾片護圍,絕無金銀銅鐵美玉寶石掛飾在身。腳蹬靴,頭戴有翎子的官帽。衣著至簡樸。可不靠鎧甲,卻更顯勇士威風。
最具神采的是勇士的臉部,是他的眼。瘦長的臉,絕無贅肉,但不乏起伏與皺紋。因緊閉雙唇而肌肉緊繃,嚴肅,這是久經沙場的審慎、沉穩、自信的表情。這位生活於大清帝國實力強勁時期的勇士,所體現出來的風骨與精神,和滿清末期的“東亞病夫”形象,完全不同。
畫作的左上角註明滿文和漢文題贊:“頭等侍衛固勇巴圖魯伊薩穆,援兵雖來,畫塹相望,孰騎而呼,為告無恙,維巴圖魯,偕往趣師,其沖賊隊,如分水犀”——勇士的英名、事跡也和勇士的肖像一起懸掛朝堂,詔告天下,永存美譽了。
數百幅的“紫光閣功臣像”現在早已散佚各處,七零八落不復完整了,目前所見到的畫幅和原先的數目相差十分懸殊,可見是因為遭遇到了重大的變故,才出現了如此不幸的命運。現在收存於中國國內博物館的“紫光閣功臣像”,僅有兩幅,均藏於天津博物館,而以收藏清朝宮廷繪畫數量眾多聞名的北京故宮博物院和台北故宮博物院的藏品中則一幅都未見。
其他的“功臣像”均已流散海外。而這批“紫光閣功臣像”散佚的原因和時間,未見任何文字作確切記載。據研究者猜測,應當是在“八國聯軍”占據北京的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間,當時紫光閣所在的中南海一帶,駐紮有外隊,“八國聯軍”的司令部就設在紫光閣。原先的皇宮禁苑,成了完全開放的地區,內中的陳設物品,遭到破壞、劫掠,損失慘重,亦不足為奇了。

平定西域前五十功臣

紫光閣五十功臣:傅恆、兆惠、班第、納木扎爾、策布登扎布、富德、薩拉爾、黃廷桂、色布騰巴爾珠爾、扎拉豐阿、羅卜藏、多爾濟、額敏和卓、舒赫德、阿里袞、鄂容安、明瑞、阿桂、三泰、鄂寶、博爾奔察、豆斌、高天喜、端濟布、愛隆阿、瑪常、巴圖、濟爾噶爾、齊凌扎布、噶布舒、額爾登額、霍集斯、鄂對、鄂齊爾、阿玉錫、達什策凌、鄂博什溫布、田屯、三格、奇徹布、達克塔納、薩穆坦、塔瑪鼐、富錫爾、滿綽爾圖、海蘭察、老格、富紹扎齊圖、阿爾丹察、五十保。

平定西域後五十功臣

平定西域後五十功臣:巴祿、福祿、和起、桑齊多爾濟、滿福、車木楚克扎布、閻相師、玉素富、扎拉豐阿、瑚爾起、阿敏道、五福、諾爾本、觀音保、阿什默特、噶岱默特、艮音泰、巴岱、布爾哈、納蘭圖、巴寧阿、阿爾哈爾沁、薩壘、扎爾善、諾滿察、德爾森保、占頗圖、伊薩穆、伍什爾圖、沙津察、扎敦察、莽喀察、齊里克齊、額納慎、茂漢、寧古禮、奎瑪岱、特通額、莫寧察、那木查爾、塔尼布、瑪格、達爾漢、恩特、伊達木扎布、占音保、西爾庫爾、拜達爾、望拉、哈木圖庫。

平金川前五十功臣

平定金川前五十功臣:阿桂、豐升額、明亮、舒赫德、于敏中、福隆安、色布騰巴爾珠爾、海蘭察、額森特、舒常、奎林、和隆武、福康安、普爾普、興兆、哈國興、馬彪、馬全、書麟、三保、烏什哈達、瑚尼爾圖、珠爾格德、阿爾都、舒亮、科瑪、阿爾薩朗、伊蘭保、佛倫泰、富興、德赫布、莽喀察、海祿、教成、官達色、成德、圖欽保、曹順、保寧、特成額、烏爾納、敦柱、額爾特、托爾托保、泰斐英阿、柏凌、達蘭泰、薩爾吉岱、特爾徹、興奎。

平金川後五十功臣

平定兩金川後五十功臣:都爾嘉、舒景安、五岱、噶塔布、扎爾桑、瑪爾占、阿爾素納、博靈阿、常青、牛天畀、明仁、五福、劉國梁、巴克坦布、斐慎、馬彪、常祿保、梁朝貴、靈山、嵩安、三德、劉輝祖、彰靄、那木扎、進財寶、伊立布、岱森保、穆哈納、烏爾圖納遜、富寧、明山、伊史、巴達瑪、庫爾德、阿蘭保、阿滿泰、新達蘇、富爾賽、額爾伯克、愛星阿、巴鹵薩、許世亨、國興、堅木參那木喀、雍中瓦爾結、雅滿塔爾、綽爾嘉木燦、阿忠保、木塔爾、雍中爾結。

平台灣二十功臣

平定台灣二十功臣:阿桂、和┞、王傑、福康安、海蘭察、福長安、董誥、李侍堯、孫士毅、徐嗣曾、鄂輝、舒亮、普爾普、蔡□龍、梁朝桂、許士亨、穆克登阿、張芝元、普吉保、穆塔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