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蹇

淹蹇

淹蹇,拼音yānjiǎn,是指謂艱難窘迫,坎坷不順。

讀音:

基本意義

(1)謂艱難窘迫,坎坷不順。

例:“年紀三十以外,家貧落魄,十分淹蹇,全虧著渾家貝氏紡織度日。”(《醒世恆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

明 唐順之 《答王生宗道書》:“且 唐君 在當時淹蹇不得一第而老於郎署。”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於去惡》:“君命淹蹇,生非其時。”

(2).傲慢。

例:“舍中一老僧,深目高鼻,坐蒲團上,淹蹇不為禮。”(清·蒲松齡 《聊齋志異·道士》)

(3)停留、阻滯。

例:“自前歲來此,又淹蹇住了,暫寄廟中安身,每日賣字作文為生,故士隱常與他交接。”(紅樓夢》第一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