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跡

hùn 'siden [hide

基本信息

基本解釋
”。混跡
hùnjì
'sidentity;雜身其間
[hide one's identity;unworthly occupy a place among] 雜身其間
詳細解釋
1. 見“ 混跡
2. 亦作“ 混跡 ”。謂使行蹤混雜在大眾間。常有隱身不露的意思。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韻》:“毀容懷赤紱,混跡戴黃巾。” 宋 陸游 《好事近》詞:“混跡寄人間,夜夜畫樓銀燭。” 明 屠隆 《彩毫記·訪道仙翁》:“正為國家多難,羅網難逃,混跡和光,斯為良策。”清·范陽詢《重修袁家山袁可立別業)碑記》:“其自願混跡紅塵,廣行善事,以拯危救難,非即聖賢,悲天閔人之苦衷耶!” 曹亞伯 《黃花崗之役·廣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此必有奸細混跡黨中,為敵偵探。” 魯迅《書信集·致姚克》:“但 上海 真是是非蜂起之鄉,混跡其間,如在洪爐上面,能躁而不能靜。” 秦牧《藝海拾貝·惠能和尚的偈語》:“中外都有一些畫家、雕塑家,創造出一件作品來之後,悄悄躲在佛寺幕帷後面,或者混跡到民眾當中,聽取最普通的人的批評意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