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層礦物

混層礦物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礦物的晶層,按不同比例和不同的重複方式,沿Z軸堆垛而成的層狀結構矽酸鹽礦物。也稱間層礦物。由美國 J.W.格魯納於 1934年首先提出。混層礦物的這種晶體結構稱為混層結構。

類型

混層礦物絕大多數是由兩個組分組成,三個組分的極少。由於含量<5%的組分很難測定,因此,實際存在的混層礦物可能更為複雜。在兩種組分組成的混層礦物中,按其比例和重複堆垛方式,可分為規則的、不規則或隨機的和分帶的三種基本類型。

命名和礦物種

 規則混層礦物應具有以下特徵:①至少有10個l值不同的00l衍射峰;②這些 00l衍射峰中,偶數的和奇數的高次00l衍射峰的寬度必須相近;③00l衍射峰的d值(底面間距值)應是超晶格的整數倍,混層礦物和反射級次 1的乘積的變差係數CV必須小於0.75。規則混層礦物是獨立的礦物種,可給予單獨命名。到1988年止,僅發現並命名了8種規則混層礦物。它們是:①累托石(rectorite),即二八面體雲母與二八面體蒙皂石的1:1規則混層;②水黑雲母(hydrobiotite),即黑雲母蛭石1:1的規則混層;③滑間皂石(aliettite),即滑石和皂石1:1的規則混層;④綠泥間蛭石(corrensite),即三八面體綠泥石和三八面體蒙皂石或三八面體蛭石的1:1規則混層;⑤綠泥間蒙石(tosudite),即二八面體綠泥石和蒙皂石的 1:1規則混層;⑥綠泥間滑石(kulkeite),即三八面體綠泥石與滑石的 1:1規則混層;⑦雲間蒙石(tarasovite),即二八面體雲母與二八面體蒙皂石的3:1規則混層;⑧綠泥間蠟石(lunijianlaite),是由中國學者於1988年發現的一種新的規則混層礦物,由屬於二八和三八面體過渡型的鋰綠泥石晶層與二八面體的葉蠟石晶層以 1:1規則交替堆垛而成,底面間距混層礦物=23.397┱。屬火山熱液成因。

鑑定和結構分析

 鑑別混層礦物的最主要依據是它們的00l底面的面網間距值混層礦物,因此X射線衍射分析是有效的鑑定手段。規則混層礦物的 混層礦物等於組成它的兩種晶層各自的混層礦物之和;不規則混層礦物則不具有這樣的特徵。可採用直接傅利葉變換法作圖對混層礦物進行結構分析,能夠獲得關於混層礦物中兩種晶層的統計分布的信息,並確定其混層類型。

形成及意義

 層狀結構矽酸鹽礦物的晶體結構十分相似,當外界條件,如水介質性質、氣候、溫度和壓力等發生變化時,它們以離子交換或脫水作用的形式發生變化,並轉變成能穩定存在於新的物理化學條件下的新礦物。混層礦物是這個轉化過程中的中間產物。這種過程可以發生在風化、成岩和熱液蝕變中。例如淡水中的蒙皂石隨河流搬運入富含K的海水中,蒙皂石中的Ca2+和H2O被K+取代,形成伊利石-蒙皂石混層礦物。當蒙皂石進入富含Mg2+的海水中,Mg(OH)2取代Ca2+則形成綠泥石-蒙皂石混層礦物。又如在成岩過程中,隨著溫度和壓力的增高,蒙皂石失去層間水轉變成伊利石-蒙皂石混層礦物。因此可以利用混層礦物成分的變化來推斷當時地質環境的變化。在石油地質學中十分重視混層礦物在成岩階段的變化及其脫水作用,因為不同成岩階段的混層礦物代表了有機質不同的成熟期。據此,可以判斷有機質的成熟度。而混層礦物的脫水與石油的形成和運移(見油氣運移)有密切的關係。當有機質向石油轉化時,混層礦物的數次脫水不僅加強了烴類的裂解,成為石油形成的催化劑,而且在脫水過程中,由於礦物體積收縮,岩石孔隙度增大,為烴類運移提供了通道。因此通過混層礦物的研究可以直接指導油氣調查勘探。混層粘土礦物在石油化學工業中,常作為催化劑使用。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