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最佳點

混凝最佳點

混凝土是由膠結材料、粗細骨料和水(或其他液體)按一定配合比例拌合均勻,經澆搗、養護而成的人造石材。有良好的抗壓強度和耐久性。混凝最佳點有多種解釋,如混凝土配合比中,最佳水灰比,最佳砂率,最佳初凝時間點以及最佳養護時間點。

最佳初凝時間

混凝土初凝的標誌是水泥漿由凝聚結構向結晶結構轉變的拐點。凝聚結構破壞後具有觸變復原性質,而結晶結構破壞後不具有觸變復原性質。初凝時間是指從水泥加水到開始失去塑性的時間。凝結時間的快慢,對施工方法和工程進度有很大的影響,所以要進行凝結時間的測定,以檢驗其是否滿足混凝土施工所提出的要求。最佳初凝時間是指混凝土最適合澆築的時間點。不同緩凝劑、配合比、外界溫度會改變水泥的最佳初凝時間。混凝土初凝時間是確定層面允許間歇時間的主要依據,初凝時間的長短會影響到施工工藝和質量控制措施。

最佳砂率

砂率的選擇,應視混凝土的技術要求、澆築部位及澆築方式等而定。砂的細度模數,級配情況,碎石的規格、級配情況也決定了砂率的大小。對級配良好的石子,砂率的選擇以石子的松堆空隙率與砂的松堆空隙率乘積為0.16~0.2 為宜。一般泵送混凝土的砂率不宜小於36%,並不宜大於45%,為此應重視石子的級配,以不同粒徑的兩級配或三級配後松堆空隙率不大於42%為宜。砂率稍小的混凝土,彈性模量稍大,開裂敏感性降低。所謂最佳砂率就是指能夠滿足一定和易性要求的水泥用量為最小時的砂率,或者是水泥用量一定時能夠獲得最大流動性時的砂率。砂率的選擇關係到混凝土的和易性和經濟性,所以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設計參數。大量施工經驗表明,最佳砂率與水灰比、 坍落度以及骨料的品種、級配等因素有關。一般說來,水灰比、用水量和坍落度越大,最佳砂率越大;粗骨料採用碎石較卵石砂率為高, 粒徑越小、級配越差、空隙率越高,最佳砂率越大;細骨料顆粒越細,最佳砂率越小;水泥用量較大時,砂率可以適當降低 。

一般說來,在影響混凝土和易性的諸因素中,砂率是僅次於用水量的一個因素。從混凝土組成結構來看,主要由粗骨料形成混凝土的受力骨架,細骨料填滿粗骨料之間的空隙,水泥漿包裹粗細骨料的表面並填滿其中的空隙。當砂率較大時,因為細顆粒增多,表面積較大,需要的潤濕水分增多,在一定用水量的條件下水泥漿粘度增加,從而使混合料流動性能降低;但砂率也不能過分降低,這是因為由適量細骨料組成的砂漿在混合料中起潤滑的作用,可以減少粗骨料之間的摩擦阻力,砂率過低意味著缺乏足夠的潤滑砂漿量,混合料的流動性也會下降;況且,當砂率過分降低時,還會導致離析、泌水等問題。所以,過高和過低的砂率都不利於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在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中存在最佳砂率的問題 。

水灰比

水灰比是水泥漿、水泥砂漿或混凝土混合料中水與水泥的質量比值。是影響漿體和混合料流變特性、凝聚結構和硬化後密實度、強度、耐久性以及其他物理性能的重要參數。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合水,有一部分為集料吸收和吸附,餘下的水量與水泥質量之比稱為淨漿水灰比或淨水灰比,對上述各種性質起關鍵作用,其值愈小(不低於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則水泥石愈密實,強度和耐久性愈高,某些工程技術性能也愈好。其倒數稱為灰水比。水灰比不僅影響硬化漿體和混凝土的強度、耐久性,還影響硬化漿體總空隙率和力學性能,膠結性水化產物的組成和性質,以及硬化水泥漿體結構等綜合性能。拌合條件包括:攪拌機內型、攪拌參數、攪拌時間、攪拌工藝,這些都影響水灰比。混凝土的性能主要受混凝土空間物理結構和水泥粘結強度的決定, 拌合條件直接影響混凝土空間物理結構,影響混凝土空間結構的均勻性,可使水泥漿更好地發揮粘結作用。在相同的施工要求下,用好的拌合條件,不但可以提高效率,而且可以減小水灰比,提高經濟性。攪拌機的類型對水灰比的影響。如果攪拌機的料流循環體積占拌合總體積的百分率越大, 在相同攪拌容積和攪拌時間下,攪拌均勻性越好。從百分率方面來比較, 行星攪拌機>雙葉片雙臥軸攪拌機>雙臥軸攪拌機>鼓式攪拌機。攪拌效果也是如此,對於攪拌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在攪拌體積和攪拌時間相同的條件下,雙葉片攪拌機較單葉片攪拌機攪拌效果要好。循環面積百分率越大,拌合料循環空間越大,拌和出來的混凝土空間結構也就越均勻,混凝土強度也就越大,因而相同強度要求下, 對水灰比要求較小 。

混凝土養護時間

的水化作用來實現的,而水化作用的好與壞,與適當的溫度和濕度條件關係密切,為減少混凝土收縮,避免開裂,使其達到預期強度,就必需精心養護。方法主要有自然養護、蓄熱養 護、蒸汽養護、暖棚養護。電熱養護以及蓄熱一蒸汽或電熱混合養護多種。自然養護是廣泛使用的方法,它是利用自然氣溫條件(高於+5℃), 經人工適當覆蓋與澆水進行養護。一般說來,由普通水泥、矽酸鹽水泥拌制的混凝土的養護時間應不少於10晝夜。由礦渣水泥、火山灰質水泥拌制的則不少於15晝夜。DL/T5144—2001 《水工混凝土施工規範》規定: “混凝土養護時間,不宜少於28d,有 特殊要求的部位宜延長養護時間 (至少28d)。” 混凝土養護時間的長短,取決於混凝土強 度增長和所在結構部位的重要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